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4999 篇文章
筛选
月经不调针灸治疗技术
月经不调是以月经周期异常为主症的月经病,临床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几种情况。月经周期缩短,经行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者,称月经先期。月经周期延长,经行错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者,称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即经行或提前或错后7天以上,先后不定者,称月经先后无定期。本
1
0
0
0
药对证,虽剧但服
□ 孙国印 孙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脾脏方热痢第七曰:“凡服止痢药,初服皆剧,愚人不解,即止其药不服,此特不可,但使药与病源的相主对,虽剧但服,不过再三服,渐渐自知。惟非其主对者,本勿服也。”笔者在临证中常遇到此类病例,如李某,女,28岁,因外感风寒,干咳不止,
1
0
0
0
股骨干骨折适宜技术
股骨是人体中最长的管状骨。股骨干是指股骨转子下至股骨髁上的部分。股骨干有一个轻度向前外的弧度,有利于股四头肌发挥其伸膝作用,骨干表面光滑,后面有一条隆起的粗线,称为股骨嵴,是肌肉附着处。股骨干的皮质厚而致密,骨髓腔略呈圆形,上、中1/3的内径大体均匀一致,下1/3的内径较膨大。股骨干周围由三群肌肉包
1
0
0
0
桑络汤治结节性红斑
□ 马建国 山东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张某,女,32岁,2010年5月5日初诊。双小腿起十余个杨梅、樱桃大小红色皮下结节,疼痛较剧,行动受影响,且感双下肢沉重乏力不适半月余,经激素解热止痛药内服取效不著。查见上述部位疹色鲜红,境界明显,触之灼手。口渴口黏不欲饮,纳食不香,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略腻,脉濡
0
0
0
0
仲景水鸡本义新识
□ 郭允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水鸡声”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篇中张仲景对哮喘等肺系疾病痰浊壅盛证所表现出的诸多症状的一个经典描述,正确认识这一经典症状的本义对临床应用射干麻黄汤等一系列经典方剂有着重要意义。然欲知“水鸡声”本义则需先弄清“水鸡”之所指。历代的解释“水鸡”是什么
0
0
0
0
淡渗利湿治湿热证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北齐徐之才在《药对》中根据功用,将药物分为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类(即十剂),指出:“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轻,是指轻宣理气药物(亦包括药味少而用量轻);实,是指邪实气实。本
1
0
0
0
喘病案 杨牧祥验案选析(5)
□ 于文涛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史奎竹 河北省新乐市中医院杨某,女,68岁。2008年2月5日初诊。患者曾有17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每遇冬寒加重。一周前不慎感寒,出现喘息气短,吸气困难,气不得续,动则更甚,伴咳声低弱,咳痰白滑量多,畏寒自汗,面白无华,神疲乏力,舌淡瘀暗,苔白滑,脉沉细。辅助检查:
1
0
0
0
脾胃治疗不可忽视“脾阴”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脾胃病者,医者多倡导东垣之论,一部《脾胃论》集脾胃学术之大成,其论述详于温补而少于清滋,往往忽略脾阴治疗,后世医家也多遵其说。然脾与其他脏腑一样,也有阴阳之分。纵观古今立说,论脾阴者颇多。《灵枢·五邪》篇云:“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
1
0
0
0
《本经》桔梗功效释义
□ 宋永刚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桔梗为《本经》下品。原文:味辛微温。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本经》云其味辛微温,与现在的认识不同。就其味而言,现认为以苦味为主,兼有辛味。就其药性而言,也与之相左,现多认为本品平中偏凉。现行教材将本品归为清化热痰药,性凉可
2
0
0
0
突破禁忌当谨慎
□ 王树文 河北省赞皇县东街卫生所笔者近治一慢性腹泻患者,方中使用了被列为“十八反”禁忌的反药,患者服药后出现了较强的药物反应,后经辗转加减变通,继续使用反药控制了病情。恰好近日又读了贵报2011年7月29日载“使用十八反,犯禁还是突破”一文,颇多感触。刘某某,男,63,农民,2011年4月2日初诊
2
0
0
0
小议秋伤于湿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秋伤于湿”语出《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对此说历代医家众说纷纭。当今医者,多遵喻嘉言“秋伤于燥”之说,笔者认为,一年有四季之分,有旱季和雨季之别,各季节之间的转换规律前后联系,互相制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辨析“秋伤于湿”之理由可归纳如下。
1
0
0
0
四因辨治肺间质纤维化(下)
□ 魏文浩 河北省清苑县中医医院虚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在中医看来,与先天不足,肺、脾、肾三脏虚弱有关。肺为娇脏,由于禀赋不足,卫外功能不能调节应变,肺部反复感染,邪气稽留,宣肃不彻,肺中津液受损,肺络中血行迟滞,络脉失养,痰瘀互结阻于络道,“不通则病”,其病位在肺,与脾、肾密切相关,病性本虚而标实,
0
0
0
0
四因辨治肺间质纤维化(中)
□ 魏文浩 河北省清苑县中医医院痰痰为肺痹基本病理产物,肺位居上焦,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肺气亏虚,或肺病迁延,或肺阴耗损,无力输布津液则生痰病。《医门法律》指出:“肺之气,行荣卫,布津液,水邪入之,则塞其道,气凝则液聚,变成涎沫”。脾居中州,主运化水湿,当脾气不足,运化功能失调,津液不得输布、运
1
0
0
0
银屑病难治因药邪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药邪,即药误用而变为邪。药本治病之用,“良医以活人”,而庸医以之误人、害人,致使救人之药变为害人之邪。药之为邪,非药之过,乃医之错。有谚云“物无喜恶,过则为灾”,正可说明药之无辜和医之责任。《儒门事亲·十形三疗·痿》中记载:“宛丘营军校三人,皆病痿,积年不瘥。腰以
0
0
0
0
清骨散治术后发热(上)
□ 刘艳平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在外科临床工作中,一些严重创伤和较大手术治疗一周后的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其发热特点为夜热早凉,午后体温逐渐升高,体温常在38℃~39℃之间,并伴有手足心发热,至凌晨则降至正常。手术刀口局部多无炎症反应,复查血常规多正常或血象较高,持续应用抗生素效果不明显。该类
1
0
0
0
止痒搽剂治丘疹性荨麻疹
□ 马建国 马龙 山东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丘疹性荨麻疹为春夏秋季儿童最常见的皮肤病,以2~13岁为多。发病主因是跳蚤、蚊子、虫子接触叮咬皮肤;另有一些患者是对某种食物过敏,其中食鱼、虾,牛、羊肉等最多见。可发于身体任何部位,以四肢、腹部、臀部为多,奇痒难忍,痒剧时晚间不能安眠,有的在小腿、足背、足跖发
1
0
0
0
上病下取疗痄腮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上病下取”始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灵枢·终始》篇曰:“病在上者下取之。”是指上部病变从下部治之,属于一种与病气上下相反的治法。明代张景岳指出:“气反者,本在此而标在彼也。其病既反,其治亦宜反。故病在上,取之下,谓如阳病
1
0
0
0
湿疹案 杨牧祥验案选析(4)
□ 于文涛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史奎竹 河北省新乐市中医院苏某,男,35岁。2008年9月2日初诊。患下肢皮肤瘙痒10余年,病情时轻时重,每因春秋天气变化时加重,下肢内侧皮肤可见散在红色粟米状疱疹,肤色潮红,伴有抓痕,渗出、脱屑,局部可见皮肤增厚、硬结,舌尖红,苔薄黄微腻,脉浮弦略数。中医诊断为湿
0
0
0
0
“下病上取”治便秘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下病上取”首载于《灵枢·终始》“病在下者高取之”。《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气反者……病在下,取之上。”顾名思义,是指下部病变从上部治之,是一种与病气上下相反的治法。明代张景岳指出:“气反者,本在此而标在彼也。其病既反,其治也宜反。故……病在下,取之上
1
0
0
0
用“治证”求解寒温统一
□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热病是整个外感病的总称,它允许不同的医学家根据自己的经验划分不同的阶段,也允许不同的医学家根据自己的认识划分不同的证型,作为某个时空点的标志,也就是用证和方进行治疗。对于外感热病的不同阶段,温病学家、伤寒学家都试图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划分。伤寒学家把外感热病划分为六个阶段,
3
0
0
0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