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首页
标签
少阴
标签文章 10 篇
少阴伤寒病为何有寒有热?
伤寒以六经分篇,惟少阴之病最难洞悉。因其寒热错杂,注疏家又皆有讲解而莫衷一是。有谓伤寒直中真阴则为寒证,若自三阳经传来则为热证者,而何以少阴病初得即有宜用黄连阿胶汤及宜用大承气汤者?有谓从足少阴水化则为寒,从手少阴火化则为热者。然少阴之病,病在肾,而非病在心也;且少阴
1052
0
0
0
少阴病表证解除后的善后治疗
少阴病是表阴证。阴证是正气不足,表现为“脉微细,但欲寐”。津液、血液是物质,阳、气是人体的功能表现。脉微细,脉细反应了血虚、津液虚,脉微是无力的脉象,反应了阳虚、气虚。阳气足(阳证)代表机体功能正常或亢奋,阳气虚(阴证)代表的是机体功能沉衰不足,需要用温阳药物来振奋。仲景
922
0
0
0
少阴病全面解读
《伤寒论》中少阴治法25条,其中阳虚病从寒化的13条,阴虚病从热化的5条;阳郁不达的1条;客热咽痛症4条;刺灸法2条。少阴是心肾水火两脏,病至少阴,多由气血阴阳不足,发病虽由寒邪伤人,见证则随人体虚实寒热所化不同而异;总之,阳虚病从寒化,阴虚病从热化。少阴病以虚为主。虚则
2827
0
0
0
JT叔叔:少阴篇主方
少阴篇:白通汤,白通加味汤,四逆加人参汤,通脉四逆汤,桃花汤,猪苓汤我们这个课堂因为已经趋近结束了,我有时候会好奇,就是同学与同学之间是不是有些人可以比较谈得来一点,这样子你们可以日后再组一个属于自己的读书会比较容易一点,自己看看最后四个礼拜还有没有什么大家攀攀交情的机会。因
4320
0
0
0
JT叔叔:少阴篇提纲
这一部药里面,像什么琥珀对不对,它凝神之外,它也是去湿利水的嘛,就是差不多这些药加加减减啦,你长期调理的话哈,这样的做法。那讲到这种用有毒的药,又低剂量,分散风险的做法的话呢,风湿性跟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痛风类的话,这三个药散可以顺便跟同学讲一下哈,这是一个大陆医师他在用的方
5961
0
0
0
从麻黄附子甘草汤证看少阴病本质
麻黄附子甘草汤出自《伤寒论》第302条,曰: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麻黄附子甘草汤一般认为是太少两感,为少阴兼表之证。即外有太阳表邪,里有少阴阳虚。而胡希恕先生及冯世纶教授则认为麻黄附子甘草汤为少阴病的本方。这里虽然都是少阴,但二者
1544
0
0
0
邓文斌:少阴病提纲解析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少阴病是在表的阴(寒, 虚)证;也有(在里的阴(寒,虚)证)里阴证,表里皆阴证,表里皆虚寒;与太阳病表阳(表、实、热)相对应,互为表里。(一)基本条件1、脉微细:微细,沉细,沉弱,微弱(寒邪束缚脉搏跳动无力)。2、但欲寐也:是一种疲倦
5486
0
0
0
从临床验案谈一谈“痹证多在少阴”
胡希恕认为痹之为证六经均可见,治疗痹证的经方六经归属太阳病(即表阳证)有麻黄汤、葛根汤、麻黄加术汤、麻杏薏甘汤、桂枝汤、桂枝加黄芪汤、防己黄芪汤等;属少阳病(即半表半里的阳证)有小柴胡汤(可参看《伤寒论》第99条及《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附方1)、柴胡桂枝汤(太阳少
870
0
0
0
少阴病是太阳太阴合病吗?
少阴是太阳太阴合病吗?这个问题,也是在学习少阴病篇过程中会遇到的。少阴病的本质是病位在表的阴证,而太阳太阴合病,同样有表证,有阴证,但绝对不能认为是少阴,我们来分析一下。少阴、太阴都是阴证,但少阴是病位在表,太阴是病位在里。阴证而病位在表的是少阴,阴证而病位在里的是太阴。
2815
0
0
1
你知道少阴病的望诊吗?
《伤寒论》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本条作为少阴病的提纲证。但欲寐,是什么,其实是一种精神状态上的观察,也就是望诊。但欲寐就是总想睡觉,需要睡觉来节省能量,说明机体处于疲乏虚弱的状态。大家想想,有些动物冬季要冬眠是不是这个道理呢,用冬眠睡觉来节省能量。所以冬季的时
514
1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