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4999 篇文章
筛选
五行图非五方星形图
□ 杨林森近世众多医易典籍所载之“五行图”,皆如(图一)之星形。比如:《杨力揭秘易经养生智慧》(北京科学技术出版杜2009.1)、张其成《易学大辞典》(华夏出版社1992)、张家锡《中医学基础》(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6)、吕志平《中医基础学》(科学出版社2006.8)等等,于理于实,明显
0
0
0
0
炒杜仲配桑寄生 治疗代谢综合征药对(5) 药对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三)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来源 经验药对。应用 炒杜仲补益肝肾,《本草求真》载其“入肝而补肾,子能令母实”,王好古则称其为“肝经气分药,润肝燥,补肝虚”。桑寄生,功用与炒杜仲类似,益肾强腰,《医林纂要》言其“坚肾泻火”。二者合用,治疗肝肾阴虚不足型高血压。心得 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属肝肾不
0
0
0
0
治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案
□ 熊兴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王某,男,9岁。2010年6月1日初诊。患者躁动伴睡眠惊恐3年余。家长于3年前发现患儿注意力不集中,躁动不安,右侧面颊肌肉抽搐,不自主做挤眉弄眼动作,手中持物玩耍不停(包括刀、针等锐器),曾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儿童多动症”,予中西药物治疗,服祛风解痉(含乌梢蛇
0
0
0
0
论辨证论治十法(4)
□ 赵法新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途径最优给药途径种种,大凡可分口服、外用两类。口服药途径 口服是最主要的传统给药途径之一,药物经胃肠吸收到肠系膜毛细血管网、小静脉,按下腔静、门静脉、肝脏、肝动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的顺序到达肺泡,再由肺静脉依次到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参与体循环,将药物输送到全身
0
0
0
0
标本兼顾辨治颈椎病
□ 潘树和 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颈椎病是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的综合征,以颈肩疼痛,四肢麻木,肌肉无力,眩晕,步履蹒跚,甚者四肢瘫痪为特征。颈椎病相当于中医的“痹证”和“眩晕”范畴。“痹证”的病因,概括为外伤、劳损及外感风寒湿邪,这三大致病因素均可以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0
0
0
0
论辨证论治十法(2)
□ 赵法新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剂型合宜中药剂型,多种多样,古有汤、丸、散、膏、丹,今又发展有胶囊、颗粒、冲剂、片剂、注射剂等更多剂型。剂各有特长,病也多样,人各不同,力求合宜,优势互补,药力才能发挥最大效用。所以,要求剂型与疾病、个人都要合宜。盖汤者,荡也,力大、效猛,犹扫荡之势,多用于初诊、急病、
0
0
0
0
天麻配钩藤 治疗代谢综合征药对(3)药对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三)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来源 《杂病证治新义》天麻钩藤饮。应用 天麻柔润,平肝熄风,通络止痛,祛风止痒;钩藤甘寒,清热平肝。二药配伍,平肝熄风,通络止痛之功增强。心得 治疗糖尿病合并动脉硬化的患者。煎煮时钩藤后下。常用剂量:天麻15克,钩藤30克。其他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二者均有降压作用
0
0
0
0
木曰敷和话肝胆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木曰敷和”语出《素问·五常政大论》,是对五行之一“木”的基本性质和功能的概括。敷者,古作宣布、布施之意,“木曰敷和”即指敷布某种物质,使其不协调状态趋于和谐。《素问·气交变大论》:“东方生风,风生木,其德敷和,其化生荣,其政舒启,其令风。”《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其
0
0
0
0
“调和众药”说甘草
□ 王玉生 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二卷》引甄权语:“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至今医界多有“甘草调和诸药”、“甘草和百药”的说法。故而不少人多习惯在中药处方中加入甘草。笔者认为,任何药物都有其适应证,绝不可能是病皆可用。甘草的
0
0
0
0
百日咳中医诊疗技术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毕伴有特殊的吸气性吼声,即鸡鸣样回声。本病传染性强,任何年龄皆可患病,但以5岁以下小儿为多。全年均可发病,而以冬春两季较多,多为散发,也可流行。本病病程较长,可持续2~3个月。婴幼儿易发生肺炎、脑病等并发症。中医学对本病症状的
0
0
0
0
人中白、人中黄 清热解毒治口疮 王杰临证用药经验拾萃(3)
□ 戴海安 马红鹤 李政 新疆昌吉州中医医院人中白又名淡秋石,秋白霜,为尿壶中自然沉结之固形物,白色经久而干者,性味咸寒,入肺、肝、膀胱经,能清热降火消瘀,用于治疗吐血、喉痹牙疳。人中黄又名甘中黄,为甘草末置竹筒内,于人粪坑中浸渍后的制品,性味甘寒,入心,胃经,能清热解毒凉血,用于治疗热痹、烦渴、斑
0
0
0
0
大黄配黄连 降糖药对(2) 药对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一)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来源 《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应用 大黄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黄连功擅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二药同为苦寒之品,相须为用,清泄胃肠实热之力增强。心得 大黄黄连泻心汤中大黄清肠热,黄连清胃热,应用时配黄芩,以清肝肺之热。由于黄连有止泻之功,故大黄黄连泻心
0
0
0
0
哮证的分期治疗
□ 陈金伟 广东省连州市北湖医院哮证是一种以突然发作、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喉间发出哮鸣音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哮鸣音为随呼吸动作而发出的异常响声,如鼾声、吹哨声、气流声或拉锯声等。本证以冬季多发,多起于儿童时期,可因气候变化、感冒发作、劳累过度、饮食不节和起居失宜等而诱发,病程可长达数年、数十年而不愈
0
0
0
0
中西医结合治疗挤压综合征(3)
□ 刘东汉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刘维忠 甘肃省卫生厅 刘倍吟 刘倍均 甘肃中医学院2010年9月10日五诊:患者服药后于9月7日全天尿量约2210ml,复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96g/L,再无进行性下降;血小板70×109/L,逐渐升高;肌酐255.2mol/L,尿素氮32.86mmo1/L;大便成形2
0
0
0
0
胆道术后综合征辨治
□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胆道术后综合征是由于胆石症及胆囊炎等行胆囊摘除术后,出现与胆道有关的症状,如绞痛、右季肋部疼痛,黄疸,发热或胁部重压感,恶心呕吐,排便异常(便秘或腹泻),全身倦怠等,甚或加重。本病最初认为可能系胆囊失去所致,故称胆道术后综合征。现在认识到可能与术前诊断失误、总胆管及胆囊
0
0
0
0
分清泄与泻
□ 杜荣生 张智慧 河北医科大学近代中医常泄泻并称,于是不少人想当然的认为“泄”与“泻”为同义词,毫无区别可言,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孙文胤在《丹台玉案》中曰:“泄者,如水泄也,势犹舒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而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曰泄泻。”由此可见,从病势上讲二者略有区别:前者较缓,后者较急。万全在
0
0
0
0
徐经世治痤疮案2则
□ 卓思源 王开兴 杨凯 安徽省中医院痤疮是发生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虽为皮肤病变,而实为脏腑气血不调。丹栀逍遥散出自明·薛己编撰的《内科摘要》,具有疏肝健脾,和血调经的功效。全国第二、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徐经世治疗痤疮,善从内调治。现将其用丹栀逍遥散治疗痤疮的典型病案总结如
0
0
0
0
钟志明辨治腰椎病经验
□ 钟麒 王园兰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朝阳社区医疗服务站腰椎病(含骨质增生、退行性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论性别、年龄均可罹患,但以中老年人为多。究其原因可能与气候条件、居住环境、个人体质和抗病能力有直接关系。中医认为,本病属“痹证”范畴。《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
0
0
0
0
柴胡重剂应用探讨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叶天士有“柴胡劫肝阴”一说,影响颇大,现临床用量多在6~12克左右。笔者临床上遇到发热患者,上述剂量则难以奏效。笔者应用柴胡作为和解退热药时,一般用量在30克左右;如遇高热不退(39℃~40℃),用量则可至50克,并同用大枣、生姜,抑制其苦寒疏泄太过的副作用。“
0
0
0
0
中医降酶五法
□ 邓来送 邓莉 陈国唤 邓星 湖北省黄石市第二医院不论急性肝、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在肝细胞病变活动时,都可表现谷丙转氨酶(G.P.T.)的增高,所以谷丙转氨酶的下降是衡量肝功能恢复的重要指标。中医对肝炎病理的认识:初期(急性肝炎)多是湿热蕴结;中期(慢性肝炎)多是肝脾失调,脾气虚弱,肝血(阴)不足;
0
0
0
0
28
29
30
3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