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
  • 书籍
  • 赞助
发文章
  1. 首页
  2. 标签

对药

标签文章 32 篇

乌梅和干姜的配伍理解

乌梅和干姜这对药对,在乌梅方阵中出现次数较多,如乌梅丸、乌梅桃花汤、乌梅当归散等,且通常乌梅用量远大于干姜,都是为了防止干姜助热太过。
1951 0 0 0

治疗妇科病症药对7则

仙鹤草乃益气养血,止血之佳品,寒热虚实之出血皆可用之;仙桃草又名接骨仙桃草、芒种草,性温味甘淡,能补虚损劳怯,健脾胃,活血止血。两药配伍,属强壮性止血剂,凡崩漏下血致形体虚羸者,皆宜应用。此乃家传经验,颇具功效。仙桃草用量12-15克为宜。
969 0 0 0

名老中医治病常用十大药对

苍术燥湿健脾并具行气功效,而厚朴可以温胃、燥湿、行气、消积,去除呕胀。二者合用,为异类相使之法,共同使用起到燥湿健脾、和胃行气的功效。这种合用方法,临床多用于湿阻脾胃的证型,症见脘腹痞胀、倦怠懒言、头昏嗜卧、纳谷不香、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缓者。
898 0 0 0

张简斋8个经典药对

银柴胡甘苦微寒,直入阴分,清热凉血,善退虚热而无苦泄之痹,《本草正义》云其“退热而不苦泄,理阴而不升腾,固虚热之良药”;鳖甲咸寒,既能滋阴潜阳,又可引药直入阴分以清虚热。二药源于清虚热之代表方清骨散,简斋先生每遇外感发热、内伤发热、产后发热、虚体感冒等证属阴虚者
727 0 0 0

中医名家治疗咳嗽、哮喘常用的8个药对

胡颓叶配太子参,由古方清肺散演变而来,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防止或减少感冒,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哮喘的复发,因而治疗少儿哮喘常奏奇效。用于止咳常配伍半边莲、莱菔子、枳壳、枳实等。胡颓叶配麻黄、桂枝、赤芍、白芍、射干等可提高宣肺平喘的功效。
7265 0 0 0

药食同源——20组药食相助的药对

麦冬+粳米=麦门冬汤《医方集解》,治水溢高原,肢体皆肿,初起便有喘满。通草+猪蹄=猪蹄汤《灵苑》,治乳少。大黄+鸡子=将军蛋《种福堂方》,治赤白浊,梦遗。石莲肉+猪肚=水芝丹《医学发明》,治下焦真气虚弱,小便频数。
2533 0 0 0

《伤寒杂病论》里41个小而精的药对方

涌吐升提药对方:瓜蒂+赤小豆=瓜蒂散祛痰排脓药对方:桔梗+甘草=桔梗汤淡渗利湿药对方:葵子+茯苓=葵子茯苓散消瘀逐湿药对方:硝石+矾石=硝石矾石散润燥化瘀药对方:猪膏+乱发=猪膏发煎
3652 0 0 0

人参和黄芪,当归与地黄,这两组药的异同

在补气生血的方剂中,常以人参、黄芪等药相配伍。黄芪在补气中能发挥其升阳、补中、生发(逐邪、内托)、固表等性能,而人参在补气中能发挥其滋阴、润燥、生血、止汗等性能。气虚者,补其不足,因而仲景治表虚则用黄芪,治里虚则用人参。
2124 0 0 1

20个治疼痛药对

橘核、荔枝核行气散寒凝:橘核与荔枝核,其性偏温,主入肝经。二味成对,长于行气散结,散寒止痛,用于厥阴肝经寒凝气滞所致的疝痛、睾丸肿痛等症,若能加配小茴香、吴茱萸等温肝止痛之品,更能奏效。
1372 0 0 1

116个妇科“对药”大全集!

1、党参黄芪:参芪健脾培中,益气升阳,凡妇科脾肾气虚所致的崩中漏下、子宫脱垂、白带绵绵、胎漏、滑胎等症皆为首选之药。对气血两虚之闭经,月经过少等,参芪入四物汤治崩中漏下,补气以生血。 2、党参沙参:二参相伍,益气养阴,宜于气阴两虚之不孕症、内异症、崩漏以及
1769 0 0 0

附子的41种“药对思维”

附子配乌头附子性大热有毒,能散寒燥湿,除痹温中,通阳止痛。乌头性温有大毒,辛散温通,能搜风除湿,逐寒开痹,破积散结;二药合用散寒袪湿功倍,除痹止痛效灵。主要用于:风寒湿痹,肢体关节苦痛;寒邪所干之胸痹、脘腹疼痛。
8121 1 0 2

按“七情”规律搭配的药对

清阳泻火(1)黄连+大黄=大黄黄连泻心汤《伤寒论》2)黄连+黄柏=二圣丸《小儿药证直诀》3)黄芩+栀子=黄芩清肺饮《证治准绳》(4)黄柏+知母=疗本滋肾丸《兰室秘藏》5)龙胆草+黄连=龙胆丸《证治准绳》
1319 0 0 0

董建华“对药”临床经验选析

全蝎伍蜈蚣董老常用此药治疗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面瘫、顽固性头痛、中风、痫证等病。全蝎味辛咸性平、入肝经,既能散肝经风热而平肝熄风止痉,用于治疗急慢惊风、口眼㖞斜、手足抽掣等,又能祛风通络以止疼痛,用治顽固性头痛。
670 0 0 0

中药配伍秘法!(附五行辨病诀)

木香得姜汁则散气,乌梅得香附则顺气。芍药得甘草则治腹痛,吴茱萸得良姜则亦止腹痛。乳香得没药则止诸痛,芥子得青皮则治胁痛。治病一定有主药,不用主药便是错。火结必要用大黄,枳壳枳实紧跟着。寒结必要用巴豆,三棱莪术紧跟着。实结必要用山甲,蝎子蜈蚣紧跟着。
1083 0 0 1

川朴、冬瓜仁药对应用经验

川朴与冬瓜仁药对,适用于久病体弱者、老人、小儿、脾胃禀赋不佳者;二者甘淡平和,推滞缓下,是岭南地区用药特色,具有“平淡起沉疗”之妙用。用川朴配合冬瓜仁治疗便秘,宣发上焦以舒畅下焦,是对“提壶揭盖”法的延伸应用。
693 0 0 0

老中医用了一辈子的4组药对

僵蚕、蝉蜕两药配伍,加味治疗五官科及头面诸多疾病。如声嘶失音,加木蝴蝶、大海、甘草;咽喉疼痛,加玄参、桔梗、甘草;口眼㖞斜,加全蝎、白芷、防风;角膜炎,加白菊花、密蒙花、木贼;风热上扰耳鸣,加金银花、连翘、白菊花;痄腮,加连翘、桑叶、牛蒡子、甘草;
3222 0 0 0

生地黄发挥“明目”功效的常用药对

生地黄+车前子二药为补益肝肾,清肝明目的常用组合。生地黄能补养肝肾,清肝明目。车前子性寒,归肝、肾、肺、小肠经,能清泻肝火而明目。二药配伍,补清相合,既能补益肝肾阴血,又能清泻肝经火热,凉润肝经之血热,使“目受血而能视”,“肝和则目能辨五色”,共奏补益肝肾,清肝明目之功效
1252 0 0 0

分类巧记'“药对”,这样更实用

中药从单味到配伍应用,是通过很长的实践与认识过程,逐渐积累丰富起来的。药物的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药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组合,并确定一定的分量比例,制成适当剂型,即为方剂。方剂是药物配伍的发展,也是药物配伍应用的较高形式。
1079 0 0 0

临床对药经验

(一)同类相须是指将两味功用相近的药物配伍合用,习称为“姐妹药”,如银花与连翘,三棱与莪术,乳香与没药,荆芥与防风,桃仁与红花等。临床运用要注意“姐妹药”并不是所有的作用皆相同,如桃仁与红花,在活血化瘀方面是“姐妹药”,但若用于大便燥结,红花不能代桃仁;用于关节痹痛,桃仁
445 0 0 0

邹燕勤治肾病对药介绍

邹燕勤教授为全国知名中医药专家,尤以擅治肾系疾病著称。邹老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现将其治疗肾病中应用“对药”的经验总结于后,以期同道共享。 补肾强腰:川断、桑寄生邹教授认为肾虚是肾脏疾病的主要病理学基础,几乎所有肾病均有肾虚表现或最终
1946 0 0 0

© 经方派 - 普及经方知识,传承经典中医

京ICP备160678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