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朴、冬瓜仁药对应用经验

川朴与冬瓜仁是庄礼兴教授临床积累、验证多年的经验药对,两味药都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川朴是四川传统道地药材厚朴的别称,其味苦、辛,性温,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之功,用于食积气滞、腹胀便秘、脘痞吐泻、胸满喘咳等。庄教授强调临证需用道地药材,其芳香化湿之药效更佳。

冬瓜仁味甘,性微寒,具有清热化痰、排脓化瘀之功效,历代用之治疗肺痈、肠痈等,见诸名方千金苇茎汤、大黄牡丹汤等。

庄教授在多年的临床中观察到,中风病后久卧病榻者、老年者、脊髓损伤者、顽固性便秘者,常有大便不通症状,而无明显腹部胀满之苦,这类患者大多需要开塞露等辅助通便,但其大便并非总是干结硬粒,有时甚至是质软烂便。庄教授认为这类病证当责之肠道失润、排便乏力,不适合用大黄、芒硝、番泻叶等苦寒之品伐克正气。

针对此类病人,庄教授取冬瓜仁平和之性,润肠和中,用于肠腑失润、肠胃内壅,大便不畅者效佳,配合川朴苦温,一则无苦寒伤正之弊,二则川朴辛温苦降,擅长行气通滞,结合冬瓜仁甘润肠腑,一润一推,如舟之欲行,须有力推之,相互为用,相得益彰,有“疏水推舟”之妙。另外,《医经精义》云“理大便必须调肺气也”,肺与大肠相表里,厚朴辛温宣解肺气,《伤寒论》中用于表证,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庄教授用川朴配合冬瓜仁治疗便秘,宣发上焦以舒畅下焦,是对“提壶揭盖”法的延伸应用。

剂量应用方面,厚朴以道地药材川朴为佳,常用10~15g;冬瓜仁用量30~50g。尤当注意的是:①冬瓜仁用量宜大,量少则无明显通便作用;②冬瓜仁煎煮前当捣碎,使其油脂类有效成分更易煎出,更好地发挥药效。

病案举隅

患者女性,84岁,脑梗死两月余,右侧肢体乏力,言语不利,形体瘦小,平素大便秘结,中风后大便1周不得解,需外用开塞露加内服导泻剂方可解少量软便,无腹痛腹胀之苦,舌淡,脉细。

庄教授分析:患者高龄,年逾八旬,形体瘦小,气血内亏,不能濡养肠腑,大便秘结却非实证,忌用大苦大寒之品伤其正气。中药予庄氏中风病效方,在补气柔筋通络的基础上,加川朴15g,冬瓜仁30g,以润肠和中、行气通便。7剂后患者在开塞露辅助下可排出大量大便。原方加减调服2个月,患者不需服用导泻剂可自主排便,每日大便通畅。

小结

川朴与冬瓜仁药对,适用于久病体弱者、老人、小儿、脾胃禀赋不佳者;二者甘淡平和,推滞缓下,是岭南地区用药特色,具有“平淡起沉疗”之妙用。中医临证用药“不传之秘在剂量”,庄教授门诊临床,带教不论亲疏,点明药量之关键,令跟师者受益匪浅!

作者:庄礼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