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4999 篇文章
筛选
温病乃《伤寒论》之阳明病
□ 刘冠军 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温病条辨》首方为桂枝汤,且桂枝用量倍于芍药,故颇受后人非议,认为目无法纪,自乱其例。其实桂枝汤在此不但用之得当,亦证明吴鞠通精究《伤寒论》始著《温病条辨》,而温病乃《伤寒论》之阳明病也。温病分为温热、湿温两大端。温热病多发于“温邪上受”,温病初起,同伤寒一样,亦
0
0
0
0
儿童多动综合征诊疗技术
儿童多动综合征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亦称儿童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儿童较常见的行为障碍性疾病,以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差,动作过多,情绪不稳,任性冲动,伴有学习困难,但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为主要临床特征。好发年龄为6~14岁,男孩发病较多。预后良好,绝大多数患儿到青春期逐渐好转而痊愈,仅少数患儿仍留
0
0
0
0
远志配夜交藤 治疗血糖难控因素药对(4)药对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二)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来源 经验药对。应用 “远志,功专心肾,故可镇心止惊,辟邪安梦,壮阳益精,强志助力”(《本草正》);夜交藤养血安神,祛风通络。二药相配,共达养血安神,通经活络之功。心得 失眠、疼痛均为血糖难控因素,此药对不仅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质量,且藤类药物有通络之效,故能减
0
0
0
0
腰痛辨治
□ 张虹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腰痛,是指一侧或双侧腰部疼痛,甚则痛连脊骨。《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十九《腰痛第七》曰:“凡腰痛有五:一曰少阴,少阴肾也。十月万物阳气皆衰,是以腰痛。二曰风脾,风寒着腰,是以腰痛。三曰肾虚,役用伤肾,是以腰痛。四曰暨腰,坠堕伤腰,是以腰痛。五曰取寒眠地,为地气所伤,是以腰痛。
0
0
0
0
补肾调治顽固性皮肤病
□ 车文生 河南中医学院在皮毛与五脏的关系中,与肺关系尤为密切,《黄帝内经》明确提出:“肺主皮毛”、“肺合皮毛”、“肺生皮毛”、“肺应皮毛”。但是临床治疗一些顽固性皮肤病,从肺而治并无良效,笔者老师河南中医学院崔应珉从肾入手,常获良效。现将其思路总结如下。**皮毛与肾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0
0
0
0
猩红热中医诊疗技术
猩红热是由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咽峡炎、杨梅舌、全身鲜红色弥漫性皮疹、疹退后片状脱皮为特征。少数患儿在病后2~3周可发生急性肾小球肾炎或风湿热。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多见,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经皮肤伤口或产道侵入而致感染者,为外科型或产科型猩红热。本病属中医
0
0
0
0
炒枣仁配五味子 治疗血糖难控因素药对(3) 药对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二)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来源 经验药对。应用 炒枣仁酸平,内补营血安神志,外敛营阴止虚汗,为宁心安神,固敛虚汗之要药;五味子敛肺涩肾,敛汗止汗,生津止渴,涩精止泻。二药伍用,内收外敛,除烦安神。二者合用,取“苦酸制甜”之意,为降糖、改善睡眠之经验用药。心得 该药对在于取酸味药之收敛作用,
0
0
0
0
“奇经八脉”名义考
□ 贾延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奇经八脉”一词出自《难经·二十七难》,它是指十二经脉以外的八条经脉。那么,这八条经脉为何以此命名?笔者在此做一探讨。奇经所谓“奇经”的“奇”,当读jī,是单数之义。《说文解字》:“奇,一曰不耦。”《礼记·投壶》》:“一算为奇。”注:“奇,只也。”可见,所以叫“奇经”,是因
0
0
0
0
黄连配阿胶 治疗血糖难控因素药对(2) 药对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二)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来源 《伤寒论》黄连阿胶汤。应用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阿胶补血止血,育阴润燥。黄连苦寒,以泻为主;阿胶甘平,以补为要。二药相合为用,一清泻一补益,养阴清热,奏安眠之效。《伤寒论》即用其治疗心中烦,不得卧者。心得 治疗阴分不足,舌体瘦、苔少或无苔、舌质干;或过度
0
0
0
0
咳嗽源于肝肺不调
□ 刘少灿 王兵 郭圆圆 河北医科大学扁鹊医学社河北医科大学的张德英教授,从事教学兼临床医疗工作30余年,其治疗咳嗽,处方用药灵活多变,且疗效显著,并著有《痰证论》一书。笔者有幸侍诊于侧,今将跟师所得,述诸如下,并附验案二则,以飨同道。外感咳嗽:风邪犯肺,木击金鸣观之外感咳嗽,感风者居多。因风为百病
0
0
0
0
论方证对应中证之内涵
□ 熊兴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近来在《中国中医药报》上刊登了大量有关中医临床诊治疾病思路的学术文章,读来颇能启人心思,其中特别有关辨证论治与方证对应的内涵以及临床思维模式异同的探讨、争鸣尤为激烈,尤为令人瞩目。一般认为,辨病机、识证候、立治法、处方药,理法方药一体,以理统法,以法统方,以
0
0
0
0
从“盛者夺之”谈大剂量用药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谓“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盛者夺之”。方药中先生解释其为疾病轻浅时,只需轻剂帮助人体自愈能力的恢复,疾病就可痊愈;疾病较重时,必须用较重之剂才能平其病势,治愈疾病;而邪气亢盛,病情急重时,正气已经不能自调,邪不去,正就不复,所以必须使用重剂攻邪
0
0
0
0
针刺“靶点”治面肌痉挛
□ 蔡晓刚 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面肌痉挛是一侧面神经受激惹而产生的功能紊乱症候群,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紧张、激动及自主运动等而加重。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渐渐涉及整个面部,甚者可累及颈及肩部肌群。西医学对此病缺乏特效治法,目前一般采用对症治疗,但效果欠理想。面肌痉挛属于
0
0
0
0
附子重剂应用探讨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属于阳虚阴寒偏盛,寒邪痹阻经络,直犯脏腑等阴寒重证痛证;或寒湿内困胶结不化,痹阻经隧关节,经久难除等寒湿痹证;或大热伤阳耗阴,阴不敛阳,阳气将脱,阴阳离绝之危证,可大胆应用大剂量附子。●仲景用附子常离不开甘草之佐使,甘草或干姜与附子同煎,可降低附子之毒性。●大剂
0
0
0
0
赭石小方三用
□ 刘宝恒 张哲浩 吉林省汪清县中医院赭石,苦,寒,入肝、心二经。《神农本草经》云其“主贼风蛊毒,腹中毒邪气,女子赤沃漏下”。近贤张锡纯氏谓:“赭石色赤,性微凉,能生血兼能凉血,而其质重坠。又善治逆气,降痰涎,止呕吐,通燥结,用之得当,能建奇功。”“治吐衄之证,当以降胃为主,而降胃之药,实以赭石为最
0
0
0
0
水蛭功擅理血 王杰临证用药经验拾萃(2)
□ 戴海安 李军 新疆昌吉州中医医院水蛭,味咸苦,性平,有小毒,入肝、膀胱经,为虫类吮血之品。其味苦咸,苦能泄结,咸可软坚,咸能胜血,功擅破血逐瘀,其力较猛。《神农本草经》载水蛭“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无子、利水道”。常治疗蓄血、癥瘕、经闭、跌打损伤等证。《伤寒论》“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
0
0
0
0
中西医结合治疗挤压综合征(5)
□ 刘东汉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刘维忠 甘肃省卫生厅 刘倍吟 刘倍均 甘肃中医学院2010年10月1日十一诊:服药后患者自觉轻微腹胀,喜按,大便略成形,1日行3~4次,约180克,仍觉口干不欲饮。9月30日出现低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欲饮食,小便量2040ml。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质微瘀,苔中白
0
0
0
0
草果功擅化浊 王杰临证用药经验拾萃(1)
□ 戴海安 李军 新疆昌吉州中医医院编者按:王杰主任医师为新疆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理论联系实践,辨证用药自出机杼。今有其学生择其要而记之,本版将分5部分陆续予以介绍。草果味辛性温,为燥湿温中,祛痰截疟,消食化积之药,目前临床并不常用。王杰临证擅用喜用此药,常云:“草果
0
0
0
0
中西医结合治疗挤压综合征(4)
□ 刘东汉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刘维忠 甘肃省卫生厅 刘倍吟 刘倍均 甘肃中医学院2010年9月20日八诊:患者服药后腹胀有所缓解,矢气觉舒,无明显口苦,仍口干,失眠,有食欲,大便已成形,一日行3次,每天尿量约400ml左右,呈絮状。舌体淡胖,边有齿痕,苔薄黄,尺脉弦。处方:柴胡10克,当归20克,炒
0
0
0
0
半表半里概念产生于汉代
□ 冯世纶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3年前,北京中医药大学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伤寒论》的半表半里”学术研讨会,研讨会时间虽短,但以其与会者提供资料颇丰,引人注目。尤其会议后将其整理成册出版(见《冯世纶经方临床带教实录》),供同道进一步研讨有所启迪。今重读该书,对半表半里有了进一步认识。半表半里属八纲概念
0
0
0
0
31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