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4999 篇文章
筛选
阿胶黄芩汤治秋燥医案二则
阿胶黄芩汤功用在于清热止血,润肺清肠。主治发热干咳,下利,舌红少苔,脉细数,属肺燥肠热证。方中甜杏仁润肺止咳,桑白皮泻肺热,甘蔗、糯米润肺生津,宣肺止咳。
1772
0
0
0
经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经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可用到的经方有:白虎加人参汤 ,治疗胃热炽盛,津气两伤、消渴;桃核承气汤 ,治疗血热互结的蓄血证,是泄热逐瘀代表方。真武汤,治疗少阴肾阳虚衰,水气泛滥之证。肾气丸 ,是温补肾阳代表方剂。五苓散治疗膀胱气化不利,水停下焦之证。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血痹。
1407
0
0
0
郝万山经方医案故事36首(全)
三十年前,我在东直门做住院医生,东直门医院做住院医生。那么,我总觉着我开的方子疗效不好,我就给领导说,我自己不看病了,我要给老大夫们抄方。所以那个时候,东直门医院的老前辈,我都给他们抄过方。那个时候,我有一天给宋耀志老师抄方……
9286
0
0
0
清热解毒的三豆饮
三豆饮此方药性平和,味甘而淡,不伤胃气,而有清热解毒,活血祛风,养肝润肺,滋燥生津诸作用。具有滋养之功,但滋而无滞,虽清热解毒,但清而不伐。三豆汤及其加减方所治各症,都是由于阳邪伤津,导致机体津液耗损而出现之热症、燥证。
1288
0
0
0
桂枝龙骨牡蛎汤20则精选医案分析
桂枝龙骨牡蛎汤以桂枝汤调和阴阳(桂枝、甘草辛甘化阳,芍药、甘草酸甘化阴),加龙骨、牡蛎,不仅固敛走失之阴精,而且潜纳浮越之阳气,与桂枝汤相伍,可谓刚柔相济,标本兼治。本方为治疗遗精、滑脱、梦交、惊悸、虚劳诸疾属于阴阳两虚者之要方。
15479
1
0
1
治疗足底筋膜炎宜用关中李氏骨伤流派筋结病灶减压除痛针法
足底筋膜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发病率约为10%,好发于40~60岁的人群。其典型症状为足跟负重时的压力痛;休息后的晨起痛;久行久站后的累积痛;小腿后侧、跟腱处的伴发痛。本病迁延日久,容易反复发作,反复的疼痛导致正常步态转变为避痛步态,严重影响下肢力线,影响正常的生活及工作。
1607
0
0
0
小儿营养不良的中医辨证治疗
小儿营养不良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母乳缺乏或不足,长期不断奶,喂养不当,营养失调或因多种疾病的影响,致使脾胃受损。脾胃虚损津液内亡,是本病病机所在。本病属中医学疳证范畴,为古代儿科四大要证之一。
869
0
0
0
宋兴:外感新久咳嗽辨治思路
咳嗽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前人以有声无痰或有痰无声来区分咳与嗽,但是临床大多难以完全区分开,故以咳嗽并称。宋兴将咳嗽一症分为外感咳嗽、内伤咳嗽、非典型性咳嗽三大类,其下又分外感新咳、外感久咳、内伤新咳、内伤久咳、非特异性新咳、非特异性久咳六种。
1235
0
0
0
茯苓饮治疗吐水患者
茯苓饮的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促进胃蠕动,加速胃排空以治本;二是抑制胃液分泌,减少“停痰宿水”。因此,茯苓饮可以看作胃的动力药。不过,需要指出,茯苓饮证的胃潴留属于胃动力性的,不是幽门梗阻导致的“关卡性”的。对于幽门梗阻导致的胃扩张,不适合使用茯苓饮。
701
0
0
0
张锡纯10种常用药的特殊用法
张锡纯为近代著名临床家,在学术上也有不少独创见解,堪称学验两丰,其对常用药如石膏、熟地等品,每有特殊用法,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张锡纯10种常用药的特殊用法:石膏、熟地、莪术、山萸、山药、鸡内金、茅根、三棱、人参、莱菔子。
1094
0
0
0
牙痛辨证论治
牙痛为临床常见疾患之一,虽属小恙,亦能影响工作。此证由于病因各异,处方用药必须辨别寒热虚实,不能执一己之偏见,专主清凉或专主温热。有关牙痛辨证论治,概括分为五型。
4431
1
0
1
皮肤瘙痒验方10首
瘙痒是皮肤病中最常见的症状。因为许多皮肤病都可引起瘙痒而无原发病变者而言。治宜润燥祛风。故方用当归、制首乌、生地、大胡麻养血滋阴润燥;板蓝根清热解毒;苦参清热利湿;荆芥、防风、白藓皮,乌梢蛇祛风之痒。合而用之,共奏清热养血,滋阴润燥,祛风止痒之功。
1401
0
0
0
辅行诀藏腑用药法
凡学道辈,欲求永年,先须祛疾。或有夙痼,或患时恙,一依五脏补泻法例,服药数剂,必使脏气平和,乃可进修内视之道。不尔,五精不续,真一难守,不入真景也。服药祛疾,虽系微事,亦初学之要领也。诸凡杂病,服药汗吐下后,邪气虽平,精气被夺,致令五脏虚疲,当即据证服补汤数剂以补之。
3559
0
0
0
治疗乳腺增生验方集
乳癖是发生在乳房部的慢性非化脓性肿块,临床以乳房胀痛和乳房内出现肿块为主要表现。不同年龄的妇女皆可发生。相当于现代医学所称之的乳房囊性增生病和乳房纤维腺瘤等病。
1074
0
0
0
新加汤的实战运用与解析
新加汤《伤寒论》,主治:发汗后,身疼痛,恶风,汗出,脉沉迟,或痹,或四肢拘挛、心下痞塞者。气血虚损,营卫失和方为本证之关键。故多用于产后、经后、久泻、劳损、放疗、化疗后之气阴虚损,营血不和诸证。
6502
0
0
0
六经辨证解决疑难病案
张某,男,58岁。口苦3天恶寒1天小便不利半天。方证辨证: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柴胡桂枝汤去黄芩加茯苓。
688
0
0
0
益肾护骨解毒汤治疗肺癌伴多发骨转移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目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医学认为,引起肺癌的病因有内、外之分。内因多属情志不调、劳累过度、饮食失节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主要是损伤了肺、脾、肾三脏的正常功能,致痰湿内聚,气滞血瘀,郁结在肺发为肿瘤。
1582
0
0
0
中风病必学方剂小续命汤
中风即现代的脑溢血、脑卒中等系列疾病,一般发生后很难痊愈,重的则会发生严重的生命危险。小续命汤是诸多续命汤中的一种,通治六经中风,㖞斜不遂,语言謇涩及刚柔二痉,亦治厥阴风湿,则可见小续命汤的运用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不仅仅是用来治疗现代意义上的各种风证,还可治疗广义上的中风。
1508
0
0
0
中医六经与藏医隆、赤巴、培根的关联
六经乃医圣张仲景于公元三世纪创立的中医诊治核心要素,时至今日,六经依然在中医临床医学居重要地位,精稔于六经亦为历代名医突破临床局限的必要捷匙。隆、赤巴、培根是藏医学的理论核心,亦是人体最基本的生命构成,相当于中医学体系中的六经,既可以是生理功能,又可以是病理状态。
917
0
0
0
阳明类方之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汤是《伤寒论》最后一方,本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属于阳明石膏类方,并非用于治疗阳明病中急性热病,乃治热势退后,阳气耗损后的机体机能相对衰退之症状。方中竹叶性甘、淡,气寒,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功可退虚热烦躁不眠,止烦渴,生津液,利小便。
2919
0
0
0
745
746
747
748
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