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4999 篇文章
筛选
发热不是评定阴阳的金标准
通过查阅胡希恕先生笔记以及各书,得知先生注解此条是依据正邪交争之后的趋势来判断阴阳;而仅非在条文字体表面做文章。第七条是借发热恶寒,言喻刻下证的机能尚未出现沉衰,当为阳证;反之,借无热恶寒,言喻机能不足,视为阴证。
805
0
0
0
下利医案一则
患者腹泻,4-6次/日,不敢进食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物等,病情反复,患者苦不堪言。乌梅丸加味。共7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早、晚饭后半小时服用。7剂后肠鸣音减轻,大便溏减至4次/日,仍无规律腹痛,夜间口干,咽喉红肿等症状亦明显好转。
1222
0
0
0
中医情志学说
比如情志与气机运行的关系是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等,那么怒气来了以后,调气下降就行了,降气就可以治疗情绪。比如吃个三五副逍遥散、柴胡疏肝散,一般的怒气就可以平掉了。
6406
0
0
0
治疗经前烦乱
经前烦乱不安是妇科常见症之一,究其原因与热扰心神有关。据临床观察,此类患者多为阳盛体质。竹皮大丸中竹茹、石膏甘寒清热降逆,白薇清热凉血,桂枝平冲,甘草和中,合用具有清热平冲之功。俟血热得清,冲气不复上逆,则气顺血安,心神得宁,烦乱自消。
582
0
0
0
治疗“坐骨神经痛”
暂无简介
6677
0
0
0
《伤寒论》腹诊大全
胸满——桔梗汤、桔梗白散、桂枝去芍药汤、厚朴大黄汤、吴茱萸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大承气汤、猪肤汤、麻黄汤、苓甘五味姜辛汤(千金)、黄芪建中汤、小建中汤、半夏厚朴场
2128
0
0
1
木防己汤治高龄心衰
阿姨83岁了,心衰多年,高血压病、腿痛等慢性病,喘得上气不接下气,说话断断续续,随即汗出。脸部泛红,有细细的汗珠。双下肢浮肿,按之凹陷不起。木防己汤:粉防己15克 生石膏50克 桂枝10克 人参10克,水煎服,日服一剂。喝了一剂后喘好像好了点,3剂服完说活动后不喘了,头疼缓解。
1804
0
0
0
桂枝加桂汤治疗奔豚气
患者自诉胸部胀满不舒及腹部空感,伴有心悸,躯干及头面部汗出,平素畏寒肢冷,身着多层衣物尚不得缓,腰背部冷痛,得温痛减。数年来,该症经常举发,迭经多方,罔治无效。桂枝加桂汤,患者住院当晚服上方一剂,即感气上冲胸症状明显减轻,夜寐转安,汗出不多,甚是欢喜。原方继服三剂,诸症减之八九。
1464
0
0
0
中医科普——趣味性、后记(治阴虚火旺、失眠)
一个中医的真正热爱者,他可以迅速地得到中医精髓。比如今天郁闷憋屈,搞点逍遥散,或者泡杯橘叶茶,体会体会心开郁解、疏肝理气的感受吧!又比如今天晚上吃撑了,彻夜难熬,搞点保和丸,消食化积,方才舒服,从此以后便知道吃饭七分饱的道理,能够自己做主,而非欲望引导。
1035
0
0
0
中医科普——通俗性(治便秘、湿疹)
不是所有的便秘用滋阴药都可以,有一种是阳虚肠蠕动减退的便秘,像老年人走路疲倦,反应减退,脉象搏动变弱,这时你增液都没用,应该温阳。有个老人大便秘结,吃润肠药、泻下药都没效果。吃含有附子的肾气丸,结果晚上尿频减少,大便正常通畅。
830
0
0
0
中医科普——实用性(治失眠、关节痹痛、小儿疝气等)
用吴茱萸打粉贴脚心,也可以买个按摩棒,晚上睡觉前半小时反复点按左右两边脚底板,刺激脚底穴位,气血就引下来了。结果这病人还没把两边脚底板按完,就打哈欠,昏昏欲睡了,一睡就到天亮。
584
0
0
0
金水六君煎治老慢支痰喘
重用熟地黄、当归,除了补精油外,还看到了脏腑排浊需要滋润,增水才能行舟。病人大便干结,痰喘不下,这金水六君煎上去,大便遂畅,痰喘遂安。效不更方,连服七剂,老人家胸中渐开,头脑清爽,终于得以出院,从此他再也不敢暴饮暴食了。
817
0
0
0
胃痛治肝与木克土
碰到顽固胃病,一定要看病人肝脉如何,情志如何,如果左关脉弦硬,情志不稳定,容易发脾气,这时你只治脾胃是治不好的,必须帮病人疏理肝郁,疾病方能得愈。
942
0
0
0
胆汁反流性胃炎
半夏泻心汤,加一味蒲公英。这是一个标本兼治之方,蒲公英乃慢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治标之特效药,能降其上逆之酸水。黄连、黄芩、半夏能令胆胃之气下降,人参、大枣、甘草、干姜能补脾土之虚,以治其本,令得脾虚得补,能够健运升清。这司机胆汁反流性胃炎吃了一个多月的药没治好,而吃三剂药就好了
1425
0
0
0
健脾法治硬皮病
硬皮病不容易治,病人面色晦暗,皮肤灰黑没弹性,脾虚血瘀,常规的十全大补汤,重用黄芪,白术,还用姜、枣调和营卫,重用大枣十二枚。为了加强输送气血到肌肉表皮加了蝉蜕、蛇蜕两味药。病人先服七剂,觉得精神好,腰部也不僵硬了,又吃了七剂,皮肤开始变软,颜色灰黑转为淡白,大便通畅。
718
0
0
0
湿热相交,民病黄疸
疏利肝胆,清热利湿,这是黄疸急性期的治疗思路,但疾病转为慢性,慢性就要调理脏腑功能。遂用理中汤,理脾气。而且病人面色由鲜黄变为暗黄,脉象濡弱,舌苔偏腻,已经是脾虚力弱之象,纳谷便差。这病人服完五剂药,脸黄首先退掉,胃口变佳,精神变好,再吃五剂药,黄疸基本消退,恢复健康。
727
0
0
0
千斤顶与黄芪(治虚劳所致颈椎病)
黄芪就相当于千斤顶,把骨节经脉顶上去,这时葛根汤、活络效灵丹才能充分发挥疏通颈部经脉、祛除颈部瘀血的作用。果然病人吃了第一剂药就感到颈部松软,浑身是劲,连服七剂药,觉得颈僵、头晕感彻底消失了,肢麻、肩周痹痛也没有了,身体从来没有这么精神过。
1058
0
0
1
瘀血咳嗽
有一种咳嗽叫瘀血咳,瘀血咳该怎么办?唐荣川说,有咳嗽,侧卧翻身则咳嗽加重者,宜血府逐瘀汤加杏仁、五味子主之。只需要照本宣科,按书开方就行。所以江老师原方不动地用上去,结果一剂药咳嗽减轻,三剂药咳嗽消除,病人翻来转去,晚上再没有咳嗽过。
1276
0
0
0
不完全肠梗阻
黄连、紫苏叶又名连苏饮,小剂量使用善于通宣理肺、清热降胃。中医认为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呕吐者胃气之不降,再配上大黄、甘草两味药,打开消化道、整条肠管下行的通道,使浊阴出下窍,就像打开下水道的塞子,水就不会溢上来,能够流下去。肠道不梗阻了,呕逆、泛酸、吐臭水就没有了。
984
0
0
0
小青龙汤治感冒后咳嗽
小青龙汤是治疗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而咳嗽久不愈的特效方。对于感冒发热用解表退热药后,咳嗽久不除的病人,用消炎药效果不理想,这时往往是寒饮留肺,用小青龙汤温阳化饮,一剂知二剂已。
1999
0
0
0
736
737
738
739
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