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2050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四神丸能治五更泻,为什么泻在五更?
编辑/闫奇峰 作者/李克绍四神丸是治疗脾肾阳虚五更泻的代表方剂,对于这首方子相信每一位中医人都能熟记其组成与临床功用,但是本文开篇李克绍老提出的问题你思考过么?四神丸能治五更泻,为什么泻在五更?五更泻为什么用四神丸也有治不好的?下面就谈谈这些问题。五更泻是肾泻中的一种
2011
0
0
0
你知道少阴病的望诊吗?
《伤寒论》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本条作为少阴病的提纲证。但欲寐,是什么,其实是一种精神状态上的观察,也就是望诊。但欲寐就是总想睡觉,需要睡觉来节省能量,说明机体处于疲乏虚弱的状态。大家想想,有些动物冬季要冬眠是不是这个道理呢,用冬眠睡觉来节省能量。所以冬季的时
517
1
0
1
古代读书人适用方初探
作者/党伟龙读书人(或称文人、书生、士子等)是中国古代社会十分重要的一个群体,无论为了举子业寒窗苦读或日常爱好,读书写作都是他们的重要生活内容,劳心而不劳力、多思而少动等共同生活方式,造成其健康问题有别于一般人。那么,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方药之中,有没有一类比较适用于这个群体服用
742
0
0
0
“小儿王”刘弼臣的“小儿病时调护指南”
小儿患病除应积极治疗外,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俗谓“三分医药,七分调理”,调理就是护理的意思。护理小儿应当从各方面注意,如病室内外的环境,以及对患儿的精神安慰和寒热、饮食的照顾,做好消除患儿的心理恐惧,取得护理上的合作等。治疗操作时,如针灸、推拿、捏脊、拔罐等,动作要迅速轻稳
413
0
0
0
萧龙友、蒲辅周、章次公等16位中医大家的专病绝招
萧龙友:伤食腹胀用糊米萧龙友先生(1870.2.13-1960.10.20)萧氏家中经常备有炒黄黑的糊米,小儿伤食饮用。成人腹胀,常用砂仁一粒,以针穿其孔中,在火上烧焦,取下,纸包捻碎,去纸嚼服,甚效。又疰夏不思食,用荷叶粥宽中解暑,妙用非常。 章次公:
876
0
0
1
黄连阿胶汤治不寐验案举隅
黄连阿胶汤属于经典汉方,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功能滋阴清热,交通心肾,用以治疗伴有烦躁症状的不寐疗效显著。本篇文章对黄连阿胶汤的组方药物进行中医理法分析,整理该方的现代药理研究,并分享1个临床运用该方治疗阴虚火旺型不寐的验案,以供同道探讨。黄连阿胶汤由黄连、黄芩、阿胶、白芍
1539
0
0
0
柴松岩:对经闭病的治疗体会(理论篇)
经闭为妇科常见病,女子年逾十八岁尚无月经来潮者,称原发经闭;月经周期已经建立,而停经三个月以上者,称继发经闭。临症以后者为多见。 1《景岳全书》中说“经本阴血,何脏无之”,即是说,月经本来也是血,哪个脏腑没有血呢?人从生命之开始,即有阴血的活动,如胚胎的发育及出生
818
0
0
0
《伤寒论》方在杂病中的应用
作者/金寿山《伤寒论》讲辨证论治。辨证论治应该落实到“治”,如果治疗效果不好,辨一番,论一番,只是一种空谈。《伤寒论》方就是行之有效,是张仲景博采众方得来的。张仲景有三句话,叫做“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平脉辨证”。“勤求古训”是继承前人的经验,学好理论,这就要读书。明朝金正希
949
0
0
0
咬文嚼字:《宋本伤寒论》里的“蘖”字有学问
文字训诂即训诂学,即“古汉语语义学”,是从语义的角度来进行古籍文献的研究。关于“训诂”一词的含义,“训”,《说文》谓“说教也。”《说文解字段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引申之凡顺皆曰训。”所谓“说教也”者,就是对古文献语言的具体含义进行符合本意诠释注解之意。唐
463
0
0
0
运用经方合时方治疗重症银屑病体会
作者:陶相宜,欧阳晓勇,张旭,罗光云银屑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和红皮病型。其中关节病型银屑病、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及红皮病型银屑病,因其危重性及难治性,属重症银屑病的范畴,目前临床多采用联合疗法进行治疗。我科临床收治多例重症
2870
0
0
1
刘渡舟:使用经方的关键在于抓住主证
《伤寒论》的内容,多能理论联系实际,理法方药兼备,形成辨证论治的体系。使人越读越有味,越用越想用,成为后世医学的规范。它对发展中医学、指导临床实践,作出了巨大的责献。《伤寒论》实载113方(佚一方)。其方结给构比较严谨,药眯精炼,配伍有度,煎服得法。比起《内经》13方,有了新的
490
0
0
0
经方治疗荨麻疹验案三则
作者:穆杰,王庆国,王雪茜,程发峰,朱文翔,李长香,岳文超,连雅君荨麻疹又称“风疹块”“鬼风疙瘩”,发病先有皮肤瘙痒很快出现风团,呈扁平水肿性隆起,皮损为红色或白色,风团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甚可遍布周身,时隐时现,病部瘙痒,愈搔愈重,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可发生在任何
6110
0
0
2
刘宁:经方在脾胃病中的应用
本文章为刘宁老师2017年7月15日在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运用中医经典等治疗脾胃病难点疑点》学习班的讲课,由“中医家”协助整理编校。 一、自我介绍感谢韩主任盛情邀请,今天来了真是收获颇多。前面高老师和刘老师讲的是振聋发聩、精彩纷呈,感谢两位老师的奉献,讲得确实非
1127
0
0
0
经方大家刘渡舟治肝八法及十六方证
这八个治法主要是疏、利、清、活、温、和、消、补。疏就是疏肝解郁,因为肝脏是喜条达舒畅而恶抑郁的,肝炎的时候因为湿热毒邪内侵,影响肝脏正常的疏泄功能,就会出现肝气不疏,像食欲不振、两胁不适,都是肝气不疏的反应,在整个乙肝的治疗过程当中,都不能忘记疏肝之法。疏肝的常用药物
3726
0
0
1
焦琦:经方结合穴位贴敷治病心得
一、经方含义释义经方是指汉代以前经典医药著作中记载的方剂,以张仲景的方剂为代表①汉以前临床医方著作及方剂的泛称。《汉书·艺文志·方技略》”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经方者, 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结,反之
1649
0
0
1
冯世纶:寒热有常和虚实无常
“寒热有常,而虚实无常”是经方医学用语。近有同道发表有关论述,深受启发,今略做表述,与通道共同讨论。术语来源“寒热有常,而虚实无常”,是著名经方大家胡希恕先生率先提出,原是用于论述阴阳寒热虚实的关系,重点是概述临床反应症状的属性,是阴证还是阳证。有关论述记载多见于《中
794
0
0
0
经方大家胡希恕自述用柴胡汤治大病
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石膏治妇人热入血室 “我的一个朋友徐又忱,他的爱人叫徐秀珍,感冒时来例假,热入血室,病很重都不认识人了,她管她丈夫都叫小鬼。我给她看时已病了十多天了,已经起不来了,也不让我给她看病,给她切脉她叫唤有鬼,后来按着胳膊,我
1153
0
0
0
糖尿病经方辨治思路
毛进军 据中国疾控中心、中华医学会等联合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控专家共识》认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9.7%,患者人数近1个亿,呈快速增长趋势,导致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广泛流行,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
1562
0
0
0
情志病的经方大药——百合病汇讲
金匮脱简导致的后世误解 ——百合病版本、训诂学研究我们曾经提过,经方、《伤寒论》的研究进展,版本学、训诂学必不可少。其实后世对百合病的诸多误解,很多是训诂的差异造成的。比如宋版的《金匮要略》:“论曰:百合
3107
1
0
1
冯世纶:经方的半表半里阴证
厥阴病的概念 经方的厥阴病,是病位在半表半里的阴性证,与少阳病相对在《伤寒论》称为厥阴病。人们对厥阴病争议最多,而对厥阴病的提纲更是争论的焦点。《伤寒论》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消渴为热证,厥阴病为半表半
1303
0
0
0
90
91
92
93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