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首页
标签
外治贴敷
标签文章 51 篇
《伤寒杂病论》中的外治法
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系统总结了东汉以前的中医学成就,其中尤以经方和辨证论治体系光耀千古,以至于书中其他医学成就不为中医学界熟知。实际上,张仲景在著作中还记录了丰富、实用、有效的外治方法,展示了中医简便廉验的特色。 官窍外治法官窍也称“九窍”即耳、目、口
1982
0
0
0
一内一外治疗皮肤瘙痒
柴胡10g,黄芩10g,生甘草10g,生地黄10g,滑石30g,牡丹皮10g,荆芥10g,防风10g,栀子10g,黄柏10g。泡半小时,煮半小时。趁热外用。这个方子看起来不起眼,临床一用却疗效神奇。治疗二三十例从未失败。用于痛痒的皮肤病疗效甚好。
407
0
0
0
自拟㗜鼻散外治慢性鼻炎效果好
单纯性鼻炎和肥厚性鼻炎,㗜鼻散,山柰 30g 白芷 30g 细辛10g 薄荷冰2g 鹅不食草30g。上药共研细面,贮瓶密闭备用。每次用少许㗜鼻,每天用3~4次,一般1~2周即可痊愈,无不效者。
792
0
0
0
名医蒲辅周荨麻疹外洗方
荨麻疹有些好治,有些不好治,甚至有个病例十几年也不能治愈。今天给大家分享蒲老临床治疗荨麻疹一个外洗方。这个方是蒲老医案当中记载一张方,蒲老总共看了两诊,第一诊开了五剂单纯内服,没能治愈。二诊又开五剂,加了外洗方子,后访问治愈。看一下原案:风疹块(荨麻疹)周
549
0
0
0
疱疹、荨麻疹、痤疮、银屑病、脱发等七种常见皮肤病的中药外治法
疱疹疱疹是由某些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病初往往先有烧灼感,搔痒或疼痛,继而出现红斑、水疱,损害破裂后露出糜烂面,然后结痂,痂脱而愈。临床最常见的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热疱”“蛇丹”等范畴,多由风热毒邪阻于肺胃,或肝胆火旺
974
0
0
1
醋拌黄柏末外敷治疗肿痛或痛风
女,40岁,干部兼饭店经理。1964年6月3日来诊。患痛风证,左膝关节肿大焮热、疼痛、行走困难。余与黄柏末2斤,冰片少许,醋与麻油调成糊状,敷于关节,外敷一纱布,每日换药1次,内服桑枝煎方。3天后,关节红肿热痛消失近半,扪之热亦不炙,烦热乃清,夜能安寐
597
0
0
1
两个治疗烧烫伤不留疤痕的方子
制法:将梅片、朱砂研末,将生地、麦冬、红花、甘草、陈皮、归尾、茶油一起放在锅内慢火煮,至麦冬成褐色,再放白蜡待溶后,纱布过滤,与梅片、朱砂调和成膏备用。用法:先将烧伤面清洗干净,再将烧伤膏徐徐敷在烧伤面上即可。
999
0
0
0
赤小豆外敷治疗热毒痈肿、血肿及扭伤,屡见奇效
赤小豆应用方法简便,价廉效高,经临床观察此方有排脓消肿、止痛、化瘀、消炎的作用。《朱氏集验方》记有赤小豆“治一切痈疽疮疥及赤肿,不拘善恶,但水调涂之,无不愈者”。《药性本草》载本品“治热毒,散恶血。”通过临床观察和实践,说明前人的体会是可信的。
1689
0
0
0
用“三藤一仙汤”泡洗关节治疗肌肉关节疼痛效果好
“三藤一仙汤”由威灵仙、海风藤、络石藤、鸡血藤四味常用的中药组成。方中威灵仙为君药,其味辛、咸,性温,《本草正义》称其“以走窜消克为能事,积湿停痰,血凝气滞,诸实宜之”。威灵仙性猛善走,能通行十二经脉,具有极佳的祛风湿、通经络的功效。
395
0
0
0
灯草火炙法治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即中医所称的“缠腰火丹”、“火带疮”等。《外科证治全书》曰:“缠腰火丹,生腰肋间,累累如珠形,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干者色红赤,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发热,属肝胆风热,宜服龙胆泻肝汤。湿者色黄,或起白水疱,大小不等,作热烂流水,较干
432
0
0
0
家有冰硼散 小病不犯难
冰硼散由冰片、朱砂、玄明粉、硼砂组成,具有清热消肿、凉血解毒、敛疮生肌之功,中医传统用于治疗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等口腔疾病。近年临床应用发现它有不少新用途。流行性腮腺炎:取冰硼散3克,用少量凉开水拌湿后敷于肿胀明显处,纱布覆盖,胶布固定,2~3天换药一次,除部分有高热及并症的患者
134
0
0
0
治阴囊湿疹验方
1.百部30克,青黛9克,白酒半斤。用法:将上药用布包好,放入酒中浸泡3天后,用药酒洗患处,每日2~3次。2.苦参30克,杏仁12克,枯矾9克,食盐9克,川椒9克,蛇床子30克。将上药水煎洗患处,每日2~3次。3.葱根6克,砂仁壳9克,当归6克,大黄5克,苦参15克,威灵仙1
544
0
0
0
脑出血中医适宜技术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占全部脑卒中20%~30%,病死率高。[b]适宜技术[/b]1.针刺疗法(1)对中风脑出血闭证取督脉、十二井穴为主,用毫针泻法及三棱针点刺井穴出血。口眼歪斜者,初起单取患侧,久病可取双侧,先针后灸,选地仓、颊车、合谷、内庭、承泣、阳白、
1553
0
0
0
注射现硬结 成药巧缓解
在日常生活中,或许不少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肌肉注射或者静脉输液之后,在针眼的周围形成了一个硬结或者瘀青,有时还会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让人痛苦不堪。怎样来缓解这种症状呢?一般常用的方法是用具有消炎消肿作用的硫酸镁溶液湿敷。具体方法是:首先用硫酸镁粉剂或者溶液,加热水配
444
0
0
0
中药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 秦红群 大理州人民医院紫花地丁:取新鲜紫花地丁(带根)两根,用水洗净后切碎,用鸡蛋两个搅拌均匀后水煎服,两次即可。如无鲜品可用干品代替,用量酌减,先以温水浸泡至软后切碎。紫花地丁味苦、辛,性寒,能兼清气血之热,解毒散结消肿。用之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既经济实惠,又有显著的疗
698
0
0
0
吴茱萸外用7则
吴茱萸,性热,味辛、苦,能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止呕,既可内服,亦可外用治疗多种疾病。胃肠病:吴茱萸研末加醋,凡士林少许,调成软膏,敷于中脘、神阙穴,治疗胃痛、泄泻有较好的疗效。湿疹:吴茱萸30克,黄连15克,共研末涂敷患处,每日一次,治疗湿疹,效果显著。口腔病:以陈醋调
1260
0
0
0
补骨脂可治五更泻
□ 郭旭光 山东省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五更泻俗称鸡鸣泻,多发生于中老年男性,证属脾肾虚寒、大肠不固。表现为黎明前泄泻,腹部隐痛,便后缓解。伴有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四肢欠温。本病采用以中药补骨脂为主药之方剂治疗,效果颇佳。内服:补骨脂研末,每次10克,温黄酒送服,10日为1个疗程
427
0
0
0
中药封包治疗膀胱功能障碍
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具有储尿和排尿功能,这依赖于膀胱的气化功能,若肾气不足,或气滞血瘀,使膀胱传导失司,固摄无权,膀胱气化无根,引起水液代谢障碍,就会出现各种储尿和排尿症状,诸如尿频、尿急、尿失禁等。
956
0
0
1
脐疗法50法
少儿高烧不退:用稻草烧灰一碗,加白酒或酸浆水调稀敷脐上,其烧即退。小儿肠麻痹:用丁香3克、肉桂3克、木香10克共研,加麝香少许水调,敷脐上,胶布绷带固定。约二小时腹中肠鸣,频转矢气,大便通下,继而内服异功散,可转危为安。小儿腹痛,脐周鼓包块者:用花椒粉10克,葱白二两,捣如泥敷脐
1503
0
0
2
艾灸不上火的注意事项
中医说失眠的主因是“阳不入阴”,他失眠近30年,每天晚上就是能够感到阳浮于上,脑子非常非常清醒的状态。经过这段时间的艾灸,他切切实实体会到了阳能够下行,能够入于阴的感受。晚上也逐渐可以安稳入睡了。
854
0
0
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