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首页
标签
膏方
膏方
标签文章 8 篇
扶元益阴膏调理脾肾不足
脾肾不足型的症状头晕目眩,精神不振,腰膝酸软,耳鸣耳聋,气短乏力,神疲食少,胃胀,胃痛,呃逆,食欲减退,下肢或有浮肿,大便溏泻。舌质淡白,脉沉迟而细。膏方调理扶元益阴膏【出处】《慈禧光绪医方选议》。【组成】党参 200g,炒白术 200g,茯苓
441
0
0
0
“天人合一”思想在膏方中的概括与运用
四时气候可影响脏腑功能但未立即发病,成为伏藏体内,随时可能诱发病证的“伏邪”“故邪”。当人体因情志不遂,或者饮食劳逸,或者重新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便会形成新感之邪与“故邪相袭”“因加而发”的“伏气致病”。
497
0
0
1
进补先服“开路方”
要想膏方疗效好,除了应当辨证处方、合理加工、正确服用外,还与服用膏方前选择正确的“开路方”有一定关系。所谓开路方,就是在进补前半月先调理好脾胃,以便“开路”进补,使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正常,提高膏方疗效。一般说来,应该去将要为你开膏方的医生处服用开路方更加对路。
523
0
0
0
酸枣仁汤改成膏剂,常服安眠
酸枣仁汤原载于《金匮要略》,主治“虚劳虚烦不得眠”。由炒枣仁、茯苓、川芎、知母、生甘草5味药组成。沿用至今,仍是血虚心烦失眠、心悸虚汗等证的效方。先师指出:酸枣仁一味,今人只知其为心家要药,功专宁心敛汗,殊不知其养肝养血之力,正如《本草图介》所言:“酸枣仁味酸性收,故其主治
1265
0
0
0
黄煌:经方膏方三首
一、炙甘草膏处方:生晒参100克,麦冬500克,生地250克,阿胶500克,肉桂50克,桂枝100克,炙甘草100克,枸杞250克,干姜100克,桂圆肉250克,红枣500克。辅料:核桃肉250克,黑芝麻250克,冰糖250克。制作:核桃肉、黑芝麻炒熟后研粉,生
1107
0
0
0
燮理十全膏 补气又补血
燮理十全膏:熟地300克,白术225克,人参112.5克,黄芪112.5克,当归、白芍、川芎各75克,炙甘草37.5克,鹿角胶150克,龟甲胶112.5克。出自《重庆堂随笔》,为清代王秉衡所著。诸虚劳损,伤及气血,必用补法,然补亦有所道,补中兼通,方能补为所用。
6446
0
0
0
膏方调理乳腺炎
膏方是具有滋补养生、调治疗疾两大作用的中药内服制剂,是在复方大剂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的中药剂型。它能够调整人体脏腑气血阴阳的平衡,滋补强身、扶助正气、祛除病邪,使气血和顺。
510
0
0
0
膏方进补知多少
人们在进补之前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的体质,辨析体质不仅可指导养生还可治未病,要不然就可能出现“南辕北辙”的结果。对每个人来说,一旦对体质进行精准辨识后,就可根据自己的体质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个性化的养生调理了,只有依据自身体质、年龄、所处之地来选食用药、定制进补方案才会有较好的效果。
335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