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847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补中益气汤治疗皮肤病案2则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由黄芪、人参(党参)、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炙甘草组成。功效调补脾胃,升阳益气。笔者临床中用治某些皮肤病,获效显著。 阿夫他口炎贾某,男,37岁。2009年4月21日初诊。上下唇内侧发生5处约绿豆粒大圆形浅溃疡,表面凹陷,上覆
462
0
0
0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治高考紧张综合征验案
高考紧张综合征是众多高三学生所存在的问题,一般表现为失眠,纳差,心烦,头沉头晕,记忆力减退,神疲倦怠等等。笔者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数例,收效满意,现将一例典型病例报告如下。患者,男,19岁,高三学生,2009年3月25日初诊。患者自进入高三后学习压力增加,现临
560
0
0
0
田淑霄运用补中益气汤经验
田淑霄教授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名中医。田教授临床善以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各种疾病,效果确切。笔者有幸跟随田教授学习,略有心得,浅述如下。补中益气汤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所创,原为主治脾胃气虚发热的
631
0
0
0
古典中医夜读系列
经方医案:从一则感冒误治说起
某六岁女童,先是开车窗吹风,后在温泉池游泳。回家途中即发热,无汗,头晕。欲吐。车行吹风,表受风寒。造成寒闭。又在温泉游泳,受湿热蒸熏,又成湿温之虞。孩童身体气机单纯,徒受寒温迭变,发病迅速。但证候看似简单,其实较为复杂。若只是表实寒闭,正气趋外以御寒,而导致的无汗
2789
1
0
1
甘草干姜汤合薯蓣半夏粥治疗顽固性呕吐医案
患者男,77岁主诉:呕吐2年余,加重1月。六经辨证为太阴病。案中患者为老年,基础疾病多,呕吐时间长,呕吐频繁,呕吐痰涎量多而清稀,小便失禁,舌淡红,苔白稍厚腻,脉沉,六经辨为太阴病,里虚寒证,辨方证为甘草干姜汤合薯蓣半夏粥。
3082
0
0
0
青龙摆尾针法治疗落枕医案
落枕的发生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经脉痹阻、气滞血瘀,而青龙摆尾针法具有通经接气的作用,适用于经络气血阻滞之证,可促使针感向病所传导,非常适合对落枕的治疗,正如《灵枢》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在辨证选穴的基础上,施行此法,可以增强针感,疏通经络,使经气直达病所,从而达到舒筋活络
1728
0
0
0
用温胆汤治疗顽固失眠医案一则
女,45岁 患者失眠多年,每天需要服用安眠药物帮助睡眠,睡眠质量还是很差,最近一周失眠更加严重,几乎不能睡眠,前来寻求帮助。现症胖状,面红黄,脉弦少滑多,舌质红,舌苔红,齿痕多,眼神有很神,考虑半夏体质,半夏人,决定龙骨牡蛎温胆汤加黄连。吃完1剂就反馈非常有效果
4764
0
0
0
周仲瑛治疗狼疮性肾炎验案1则
女,32岁。既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十余年,7年前发现狼疮性肾炎。1周前曾患带状疱疹,目前局部仍痛,舌苔淡黄,中后部腻,舌质红,脉细。辨证属肝肾亏虚,下焦湿热,脾胃不和,风毒痹阻。予补益肝肾,清利湿热,调理脾胃,祛风解毒。
1144
0
0
2
上廉穴——治疗脱发的有效穴
女,27岁毛发稀疏3年余。现病史:3年前觉头发开始脱落,逐渐头发越来越少,几见头皮,余无异常感觉,纳食、睡眠均好,二便正常。取穴:中脘、上廉、足三里。经3次治疗后,停止脱发,洗发时仅掉少量头发。针12次,已有毛发新生。1年后随访,发长如初。
2515
0
0
0
颈痹汤治疗颈椎病的良方
颈椎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肝肾亏损,气血不足,复感风寒湿邪。而致经络气血瘀滞,经络不通,筋骨失养,肌肉痉挛,是本虚标实之证。余在临床诊治颈椎病达30年之久,创立了颈痹汤,临床随症加减,效果非常满意,有效率接近100%,治愈率为60%左右,为治疗颈椎病有效良方。
2203
0
0
0
中医治疗母儿血型不合医案
胎儿产生红细胞凝集破坏而发生溶血,属于中医学的血病,胎儿水肿的出现,是血病导致的水病。药理研究证明,茵陈等药物对免疫性抗体有抑制作用,并含有A、B血型物质,可中和免疫抗体,从而降低或抑制抗效价。益母草、赤芍活血利水,可抑制红细胞凝集,改善胎盘微循环,增加胎盘、子宫血流量
548
0
0
0
增液汤加减治疗小儿习惯性便秘
李某,4岁,便秘4年诊为:津亏便秘。方用:增液汤减玄参。处方(中药颗粒剂,量为相当于生药量):生地黄5g,麦门冬5g。一日两次,冲服。服上方十天,大便一天一次,已不干结,因考虑病久津伤较重,嘱病人守方继续,喝两天,停一天,再服一月,观察疗效。
3585
0
0
0
胡希恕先生一剂起疴的医案录
女性,30岁。因吃葡萄而患腹泻已3天。每日3次水样便,腹微疼,咽干不思饮,心下痞满,纳差,嗳气,腹时胀满而肠鸣辘辘,四肢乏力,苔白腻,脉弦滑,原本中寒,又值外邪相加,中阳不运,水饮内作,因见肠鸣下利,嗳气,纳差等症。予生姜泻心汤。
4560
0
0
0
按时发病医案7则
一3岁男孩十余日来,连续高热,颈项强直,手足抽搐;经西医治疗,抽搐稍止,但高热不退,诊脉急数,舌红苔黄,热象虽重,神识尚清。细察病情,上午则躁扰不宁,过午却安静,体温上午40℃以上,午后下降为38℃左右,汗出身热,口渴能饮,颈项仍不柔和,诊为阳盛热极。以大剂白虎汤合羚角钩藤汤
1444
0
0
0
桑菊饮合麻杏甘石汤合桔梗白散治愈咳喘发热三天案
女 47岁患者咳嗽咯黄色块样痰,胸稍闷,气喘,咽喉干痛痒,咽痒即咳,口干,舌质红苔薄黄,脉未查。纳可二便调。处方:桑叶15菊花30杏仁10薄荷8甘草10芦根30桔梗15连翘30麻黄10石膏90浙贝15焦神曲15。上方中药免煎颗粒剂三剂,沸水冲服日一剂。述服上方一剂诸症悉减康复
1760
0
0
0
抓住病机用温胆汤治疗不寐
本案患者有癔病史,夜不能寐,日益加重,甚则彻夜不眠,心烦不安,乃痰热扰乱心神所致。治疗当清热化痰,和中安神,选用温胆汤加减。方以半夏、茯苓、枳壳、橘红健脾化痰,理气和胃;竹茹清热化痰;远志、枣仁养心安神;琥珀、龙骨镇静安神。
1414
0
0
0
青年女性痤疮6年久治不愈医案
女性,28 岁患痤疮 6 年余。长期服用各种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并且病情愈来愈重。处方(中药颗粒剂):半夏泻心汤 3g,清上防风汤 1g,薏苡仁 1g,早上服;乌梅丸 3g,清上防风汤 1g,薏苡仁 1g,晚上服。服了药后,痤疮已消失殆尽,痒痛感亦无,现只余下巴部位尚有少许
1946
0
0
0
国医大师刘尚义运用半夏泻心汤心得
刘老常将半夏、黄芩两味药与左金丸共用之,两者均是临床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常用方,一来,左金丸与半夏泻心汤均用黄连,合用以增泄热开痞之效,二来,吴茱萸可佐制黄连、黄芩之苦寒,使得泻火无凉遏之弊,同时可引黄连入肝经,以泻肝防其乘土。
1687
0
0
0
三十四次看诊治疗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案
至孕22周时胎儿小于实际胎龄3周,至孕28周时胎儿小于实际胎龄4周。治疗的整个目的就是保全胎儿的生命,避免胎死宫内。改善胎儿的血供情况,成为治疗的关键。虽然住院医师对于保全胎儿生命不抱乐观态度,但在中西医的努力下,终于获得成功,其中,中医水血学说的运用,起到关键的作用。
852
0
0
0
一贯煎为主方治疗不同的癌症医案两则
男,50岁主诉:声音嘶哑1年余。 西医:甲状腺癌。处方:一贯煎加味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后病情平稳。处方:上方加生石膏30g,知母10g,延胡索30g。12剂,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后病情平稳,仍有头晕,畏寒。连服1年后,患者已上班。
2077
0
0
0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