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首页
标签
厥阴
标签文章 15 篇
轻松应对“厥阴病”
在厥阴病篇,不像前五篇,有明确的治则,如太阳发汗、阳明清下、太阴温补、少阴强壮发汗、少阳和解,未明确指出治疗原则和方证,仅从厥阴病提纲“厥阴之为病……下之利不止”看,厥阴病是禁用下法的。厥阴病应怎样治疗呢?历来疑难重重。通过对六经实质的探讨,并结合临床实践,可逐渐明了其治疗原则和
1136
0
0
0
六经方证汇总—厥阴病方证
关于厥阴病的治则,因其病位在半表半里,法宜和以解之,又因病情属阴证,故和解须配伍温性亢奋药,和温性有强壮作用的血分药,如乌梅丸、温经汤、鳖甲煎丸、麻黄升麻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等。
7236
0
0
1
厥阴主风病机与乌梅类方活用
讨论几个问题首先一个,就是厥阴主方是什么?这直接牵涉到厥阴病机的问题,就像小柴胡汤为少阳主方一样(当然,也有讲小柴胡汤为少阴主方的,这里头实际上是有些误解,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不做讨论),主流专家基本上是认定乌梅丸是厥阴主方。乌梅丸和小柴胡汤这两个方证,可以说都是寒热虚实
2380
0
0
0
胡希恕经方医学:厥阴病
厥阴病非常简略,就是这四条(326——329)。你们看看本篇就明白了。以厥阴病做题首的,就这四条,都冠以厥阴病,从底下(第330条)“诸四逆厥”以下,你们看看,一个没有厥阴病了,你看看本文都没有。根据这种题首也看出来了,前后不是论述一个主题。前四段全是论厥阴病以下呢,“辨厥利呕哕
2713
0
0
0
厥阴病第一大主方乌梅丸
作者/宋柏杉 文字整理/王珓、炳程《伤寒论》的写法,有的是详于前略于后,有的是略于前而详于后,我个人认为读《伤寒论》一定要前后互参,提纲里面的内容涵盖了子纲里条文的内容,子纲的条文一定具有总纲的特点。 一、从条文看,乌梅丸都可以治疗哪些疾病?在厥阴病篇更需要前后互
4055
0
0
1
厥阴病的4大方剂解读
1、肝疏不及肝疏不及是由于阳气虚衰,寒湿内盛,心包失于温通,导致肝失疏泄,脾失运化,不能为胃行气津液,致使阳明水湿内停,聚湿生热,湿热生虫,加之阳虚太阴寒盛,致使蛔虫上扰及胸膈,形成蛔厥。由于此病机是由于阳气虚衰引起的,与肝的疏泄有关,所以在辩证时不能离开肝的作用
4151
0
0
0
揭秘伤寒中“厥阴”二字的由来
关于《内经》乃至《伤寒论》六经中的厥阴,为什么称作“厥阴”,除了《素问•至真要大论》黄帝和岐伯的问答中,提出厥阴为“两阴交尽也”以外,鲜有医家对其做出详尽而可信的解释。六经中太阳、少阳、太阴、少阴从阴阳之气的多寡和经络的循行部位廓清了其名称的概念内涵,而“阳明”以“两阳合明”显示
1789
0
0
0
JT叔叔:厥阴杂病
厥阴杂病消渴:肾气丸,《局方》清心莲子饮,五苓散, 茯苓泽泻汤,文蛤汤淋/小便不利病:小柴胡加茯苓汤,栝蒌翟麦薯蓣丸,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蒲灰散伤寒痉阴阳易差后病:栝蒌桂枝汤, 葛根汤,桂附归辛参姜汤,大承气汤,烧裩散,枳实栀子散, 小柴胡汤,牡蛎泽泻散,理中丸, 竹
7600
0
0
0
JT叔叔:厥阴篇提纲
厥阴篇提纲:乌梅丸;厥阴温病补充:乌梅白糖汤 (附:三豆饮〕;皮癣之治疗原则:一扫光上堂课,我跟同学推荐说可以自修的书哦。那那个金匮的教材的那个上课文字稿,上堂课我带的是连建伟教授的,那我回家才留意到,其实我个人比较喜欢大陆的张家礼教授的,所以这本同学也可以参考一下哦。有一本
3390
0
0
0
JT叔叔:厥阴病麻黄升麻汤
《神农本草经》:●天门冬(上品):一名颠勒.味苦平.生山谷.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去伏尸.久服轻身益气延年。●升麻(上品):一名周麻.味甘平.生山谷.解百毒.杀百精老物殃鬼.辟温疫瘴邪蛊毒.久服不夭.轻身长年。天门冬这么一味仙家药,在张仲景的经方中,使用率却
6566
0
0
0
厥阴病病机分析
厥阴病的研究始于岐黄,形成于张仲景,但是厥阴病的建立,却给后世医家带来了不解之难题。虽然历代医家把厥阴病总结为心包与肝的脏腑发生病变,但是理解起来与张仲景的论述不相符。本人参考历代医家对厥阴病的理解,在伤寒论的整体认识上,得出与历代不同的认识,今提出以供参考。理解厥阴病病机,
970
0
0
0
厥阴病入门详解
厥阴病提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1)厥阴病为半表半里偏向于里;半虚半实偏于虚证;半寒半热便于寒证;阴阳合病,表现为上寒下热,或是上热下寒,表寒里热,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等等形式。它沟通少阴,太阴;同时沟通少阳(少阳沟通太
6131
0
0
0
上热下寒厥阴病医案
宋某,女,53岁,2019-10-27,手热足凉口干不苦,不出汗,纳可,舌淡苔水滑,脉沉弱,月经不正常,无鼻塞流鼻涕打喷嚏。二便调。六经辨证:上热下寒厥阴病。用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柴胡10g 炙甘草10g 大枣10g 干姜8g 桂枝10g 天花粉10g
2874
0
0
0
运用厥阴主风的理论指导临床
讲师简介高格非,自由执业,医学得自父亲启蒙,毕业于江西中医药大学,师承刘英锋教授,曾跟诊陈瑞春、伍炳彩、姚椿龄、龚子夫教授,后受黄煌教授学术思想影响颇多。推荐语:从阴阳论, 厥阴为两阴交尽,一阳初生之经,从六气论,“厥阴之上,风气治之”,所以阴阳错杂与风气内动是厥阴主
1659
0
0
0
乌梅丸治厥阴咳嗽
L某,女,30岁。7月4日初诊 主诉:反复咳嗽1月余。体貌:体瘦,面色晦暗。病史:一月来反复咳嗽,畏寒,自诉夜间手足心发热,过23时手足心发热更重,甚至触凉缓解,触诊手足心冷,胃胀,腹冷喜暖,口干,易便溏,小便黄。舌淡胖,苔白腻,脉沉细。既往有胃食管反流症。诊断:
2048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