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4999 篇文章
筛选
“汗”与病证的关系
□ 郭世岳 河南省滑县中医院“阳加于阴,谓之汗”出自《素问·阴阳别论》,其含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汗为阴液,靠阳气的蒸腾与宣发,阳加于阴则汗出;二是脉来为阳,脉去为阴,阳加于阴即来者盛,去者衰,指脉象与汗出的关系。如张志聪注:“汗乃阴液,由阳气之宣发,而后能充身泽毛,若动数之阳脉加于尺部,是谓之汗。
3
0
0
0
说说居经与避年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在中医文献中,月经每三个月来一次者,称为“居经”,每一年来一次者,称为“避年”。有人认为,此乃禀赋不齐,不属病态。但历代医家对此看法不尽相同。笔者临床发现不孕症患者多有月经失调,且居经、避年者为多数,故认为居经、避年者“禀赋不齐”者有之,但属病态者也不少。历代文献简述明
1
0
0
0
论治热入血室
□ 刘冠军 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由仲景所论“热入血室”得到启示,以柴胡剂为主,合用祛瘀剂,或小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或大柴胡汤合桃核承气汤加减,见证选方,可治疗某些神经症。“热入血室”之名出自伤寒论。《伤寒论》直接论述热入血室,在太阳病篇有3条,阳明病篇有1条。《金匮要略》将这4条尽纳入妇人杂
1
0
0
0
小儿支气管哮喘诊疗技术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小儿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气性呼吸困难,常在夜间和凌晨发作。辨证论治1.发作期(1)寒饮停肺证[证候] 咳喘哮鸣,恶寒怕冷,鼻流清涕,痰液清稀,四肢欠温,面色淡白。舌质淡胖
0
0
0
0
补心肺之阳治术后声音嘶哑
□ 武耀光 山西省盂县中医院武某,男,75岁,于2008年5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行食道癌手术,术后出现声音嘶哑,发音困难,当时主管医生说可能手术过程中损伤喉部神经,很难治愈。诊见患者咽痛,咳嗽,声音嘶哑,咳痰量多,色白痰凉,饮食减少,舌淡苔白,脉沉弱略滑。笔者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理饮汤合二子二石汤加
1
0
0
0
健脾补肾治愈纯红再障
□ 程家正 上海曙光医院黄某某,女,5岁。1992年10月确诊“纯红再生障碍性贫血”。曾在上海儿科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用强的松、大力补等治疗,并输血6~7次,每次200~600ml,但病情反复,每遇感冒等感染后血红蛋白及红血球即明显下降,强的松与大力补减量时也下降。1993年12月18日来诊,就诊时
1
0
0
0
浅议“阳加于阴谓之汗”
□ 王玉生 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原文是说明三阴三阳经脉的阴阳变化发病及预后,所以后世医家对此注解亦多以此为据,认为系阴脉及阳脉的变化而成为汗。例如明代张景岳说:“阳言脉体,阴言脉位,汗液属阴而阳加于阴,阴气泄矣,故阴脉多阳者多汗。”(《类经》人民卫生出版社19
1
0
0
0
邪:气血郁滞的病因推测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学中“邪”的含义广泛,《黄帝内经》中就有病因、诊断、治疗三个层面。在“治疗层面”的“邪”,是古代医家对造成气血不正常状态原因的一种推测,治疗的方法为“攻邪已病”,即用最直接的方法破坏气血郁滞的病态平衡,使人体有复正之机。●多数情况下,人体与微生物之间在“正”
1
0
0
0
蛔虫病中医诊疗技术
蛔虫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临床以食欲缺乏、面色萎黄、脐周疼痛时作时止、大便下虫或粪检有虫卵为主要特征。男女老幼都可感染,但以儿童发病率最高,在农村尤为多见。由于成虫寄生于小肠,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故对小儿的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若蛔虫误入临近器官,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则危及生命。中医
1
0
0
0
鸡血藤配首乌藤 治疗并发症药对(13)药对在糖尿病中的应用(四)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应用 鸡血藤有养血活血,通经活络之功;首乌藤功擅养心安神,祛风通络。二药配伍,共达养血活血,通经活络之功。心得 治疗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四肢疼痛者。在使用雷公藤时,配合应用鸡血藤和甘草,能减少雷公藤的毒副作用。D4
1
0
0
0
内服外敷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自拟方
□ 潘树和 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难治性疾病之一,属中医学腰痛、骨痹范畴。症见腰膝酸软无力,腰部冷痛沉重,下肢麻木。笔者认为,该病为诸邪所致,劳损于肾,筋脉失养,经脉瘀滞,故以补肾壮督,活血通络为大法,自拟壮督通络汤方,验之临床,效果显著。组成 巴戟天12克,熟地15克,骨碎补15
1
0
0
0
塞因塞用 补中益气疗腹胀
□ 黄飞 王永瑞 山东淄博延强医院临床上常遇到虚实夹杂的病人,分清虚实是辨证的关键一步,否则犯下虚虚实实之戒,不但无功,反而加重病情。2010年12月笔者接诊一患者,女,51岁,患多发性骨髓瘤1年,化疗3次未缓解。症见腹胀腹痛,泻后痛减,胸闷,喜深吸气,乏力,说话多即感劳累,五心烦热,口干,手足麻,
1
0
0
0
人参补气之圣药
□魏文浩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人参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又名人衔、鬼盖,列为上品。“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考仲景用人参的条文共76处,出现在42个方剂中。《药徵》认为“主治心下痞坚痞硬、支结也,旁治不食,呕吐,喜唾,心痛,腹痛
0
0
0
0
乳香配没药 治疗并发症药对(12)药对在糖尿病中的应用(四)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应用 乳香辛温香润,能于血中行气,舒筋活络,消肿止痛;没药苦泻力强,功擅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乳香以行气活血为主,没药以活血散瘀为要。二药合参,气血兼固,共奏活血祛瘀,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之功。心得 治疗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四肢疼痛者,因容易引起胃部不适,故一般建议
1
0
0
0
以通为补治胃下垂
□ 张济洲 张瑜舫 湖北省天门市黄潭医院中医科胃下垂一病,习以补气升提为法治之。笔者根据胃的生理病理特点,以通降法治疗,收到了理想的疗效。胃为水谷之海,容受饮食。其主纳,纳则贵下行,下行属通降。下行通降,胃则和顺。饮食入胃,胃泌津液,将水谷腐熟,下排入小肠。小肠接受胃腐熟的食物,吸收其精微,又将食物
1
0
0
0
妇人腰痛当从脾治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妇人之病,经、带、胎、产杂病是也,善治者调其冲任督带。腰痛一症,妇科常见,或因带脉不舒,或因水湿困聚,多使腰脐之气不利,故腰痛频作,医家尤在泾云:“其治法不在温肾散寒,而在墺土以胜水,使其腰脐之湿去,则腰痛自除。”《金匮要略》创“甘姜苓术汤”,暖脾而利湿,方中白术最能利
3
0
0
0
但头汗出四机理
□ 范铁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汗出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反映着人体阴阳的盛衰和病邪的性质,在《伤寒论》中对辨汗之法有着非常详尽的论述,尤其是对“但头汗出”论述非常典型。笔者认为,《伤寒论》中导致“但头汗出”的机理有4个,即热与有形之邪相结、误用下法导致变证
0
0
0
0
熊大经:从少阳论治耳鼻喉病
□ 张勤修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刘敏 冀庆 成都中医药大学●“少阳”包含经腑两层。以经络而言,少阳经脉介乎表里之间,连接表里经气以称为枢。以脏腑言,胆主阳气之生发,三焦统领阳气之气化;胆主枢之启动运转,三焦继以道路畅通,形成枢路一体,枢运机转,气、火、水布散上下内外。脾胃与少阳枢机在生理和病理上
1
0
0
0
产后关节痛诊疗技术
产褥期内,出现关节或肢体酸楚、疼痛、麻木、重着者,称产后关节痛。中医称本病为“产后身痛”、“产后痹证”。**病因病机**本病发病的机制主要是产后气血虚弱,或风寒湿邪稽留有关。血虚:素体血虚,产时产后失血多,阴血亏虚,四肢百骸空虚,经脉、关节失之濡养,则肢体麻木、酸痛。血瘀:由于产后余血未净,瘀血留滞
2
0
0
0
复发性口腔溃疡宜从脾胃治
□ 于慧杰 湖北中医药大学 张压西 武汉市中医医院复发性口腔溃疡在临床颇为常见,是一种发生在口腔黏膜的浅表性溃疡,但因其具有反复频繁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治疗和控制复发均较为困难。该病属于中医学口疮、口糜、口疳的范畴,证属脾虚湿困型较多,这与南方地区的湿热气候、居民饮食习惯等有关,又因反复发作,病程
3
0
0
0
23
24
25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