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4766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温经汤治排卵期出血医案一则
黄煌教授应用温经汤经验丰富,论述详尽:温经汤是“天然的雌激素”,适用于虚性体质人群,主治不孕症、卵巢早衰、痛经、更年期失眠等,对体质偏热者慎用,体型肥胖壮实及面色红润者慎用。
1123
0
0
0
江尔逊对付白厚腻苔的4种治法
本案证候症结在于心之阳气虚衰,脾之转输无权,肺之通调涩滞,肾之蒸化失职。而专主以温药和之,立补火生土以培土生金、温化痰饮之法,使诸症迎刃而解,白厚腻苔很快消退
1290
0
0
0
4味药的理中汤轻松解决胃寒怕凉
大病差后、久病:大病差后、久病不愈者,多有中气虚馁的病机,故纳谷不馨、脘腹不适、大便不调、面黄少华等为常有见症。如以脾胃阳虚,寒湿不化为主者,最适合用理中汤,温补脾胃阳气以善后。
1204
0
0
0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大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牙痛医案一则
牙龈疼痛肿胀,但视之不鲜红,饮食不能下咽。全身怕冷,无汗,面晦暗,精神萎靡,疲倦无力。全身怕冷、无汗、头部如冷水浇,典型的太阳表实证。牙龈虽然肿胀但不鲜红,说明不是阳明证,此为太阴寒湿聚集,舌质淡白,舌体胖大,太阴证。太少合并太阴证。大黄附子细辛汤加麻黄附子细辛汤。
1117
0
0
0
千金乌头汤治疗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症医案一则
多汗、怕冷、不发热,太阳表虚证;吃桂枝芍药知母汤汤后口淡、口水增多(误诊使用石膏、滑石阳明药物所致)、有齿痕、脉弦滑,太阴证;腰疼、脉沉弱,少阴证;局部膝关节发热为假象,不能武断认为是阳明证,合起来为太阳太阴少阴痹证,方用《千金》防己汤加《千金》附子汤
696
1
0
1
五积散加减治疗太阳太阴感冒医案一则
此案病人无汗恶寒,身疼,为太阳表实证;肠鸣、腹胀、纳差为太阴里虚寒证;辨证为太阳表实太阴里虚寒证,六经辨证法任务完成;再用细辨病因法,痰多咳嗽是痰湿证,舌质白,舌苔水滑,肠鸣是水湿(饮)证;五积散用麻黄、桂枝、白芷、葱白、生姜、紫苏叶解表实
433
0
0
0
麻黄的临床运用
治疗风肋痛,治肺气喘急,腹胁疼痛,麻黄散方:麻黄二两,赤茯苓一两,桂心一两,桔梗一两半,杏仁四十九枚,炙甘草半两。捣筛为散,每服四钱(《圣惠方》)。
761
0
0
0
甘草泻心汤治疗11种皮肤病效果好
男,47岁。阴囊湿疹二月余,奇痒而烦,服西药、中草药及洗用药无效。脉弦细,苔白。方药:甘草泻心汤,加苍术10克,黄柏10克,银花10克,玄参12克,土茯苓12克,二付。大有好转,原方二付
1071
0
0
0
《金匮要略》活血化瘀之法全解
金匮要略》有瘀血之篇名,而治疗却散在于其他各病中,如疟病、虚劳、肝着、黄疸、妇人征病、阴阳毒、肺痈、肠痈等,用方有近二十首。揭示出,瘀血既成,病机已非单纯,往往气滞、寒凝、痰阻、水停、热郁等兼夹错杂,治法上也相应复杂
8738
0
0
1
学伤寒要把这七味药理解透
当麻黄进入人体,由元气变化成药性后,将营卫的寒湿之气烘干,营卫寒湿之气被驱赶出外,所以汗出而愈,换句话说,麻黄的温燥之性,让营卫寒湿出表,使营卫恢复阴阳交合,这样从厥阴上来的一气周流就不会被堵在这里了。
967
0
0
1
《伤寒论》中主治便脓血的一首经方
下利便脓血者,实热证占十之八九,初起不可使用桃花汤,以防助热而留邪于里。若久利无热,确有虚寒滑脱之象,有用桃花汤的机会方中以收敛药赤石脂一斤,一半铿后煎汤,一半筛成细末,单放冲服,而以干姜温里,粳米和胃生津。
885
0
0
0
中医通过治肝解决心慌医案一则
很多人都曾有过心跳突然变得强烈、速度加快的感觉,多数是在情绪过于激动之后,或者连续几日休息不佳时出现,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心悸”,发作时往往还会伴有头晕、胸闷、憋气等表现。而中医通过治肝却能有效改善此症状
607
0
0
1
苓桂术甘汤可治眼睛发花,视物不清等眼疾
苓桂术甘汤治目疾。其主证是头目昏眩、眼睛发花,视物不清,多眵泪,或生云翳,或赤痛,必小便不利者,用之必效。人皆以目赤,云翳属火,久服寒凉药不效或转重者,用之则效。
1398
0
0
0
肾着汤合四逆散治疗腰痛医案一则
女,61岁,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沉重、冷胀痛,不能久坐,曾于多家医院就诊、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肾着汤合四逆散加减,三剂,两日一剂,每日三次,患者服完二剂,眉开眼笑复诊,腰部沉、冷胀痛缓解,可以打麻坐整个下午
1948
0
0
0
结直肠癌病变针药结合截断法
中医治疗肠息肉,要针药结合,用针刺合谷穴去排他的便毒。哪个药排便毒——僵蚕。为什么?蚕很特殊,它的大便和其他动物的大便不一样,蚕砂不臭。僵蚕更偏形质病。蚕砂更偏气化病、功能性疾病。形质损伤,用僵蚕,就是用它来排便毒。另外,除了排毒,还有穴位的引经。
729
0
0
0
苓桂术甘汤——“痰饮者”的首用方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临床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心包积液、慢性心功能不全、内耳性眩晕、慢性胃肠炎、急性羊水过多症等疾病。
4787
0
0
0
温经汤可谓是方剂中的“天然雌激素”
温经汤适用于以月经量少、舌淡或闭经为临床表现特征的虚性体质人群。其病理基础是女性卵巢功能障碍或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本方能养血滋阴、活血化瘀、温经止痛。本方应用范围颇广,月经不调、漏下、下腹部冷痛、不孕症等可以考虑使用本方。
1784
0
0
1
厚姜半甘参汤是治疗“腹胀满”的一首高效经方
厚姜半甘参汤是记载在《伤寒论》里的,原文是“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它的适应证是太阴病,是去除腹胀满的。
1130
0
0
0
下肢出汗对于病势判断和汗法的调整很重要
若一有病,则可见种种汗之异象,属机体病理变化的外在表现。外感热病下肢无汗,其理在于:太阳为诸经藩篱,统摄一身之营卫,其经气从头至足而行;若邪气外袭,或邪热内壅,则营卫之气阻滞而难以下达,玄府因之闭塞,故下肢无汗。
524
0
0
0
两个方子治疗咳嗽漏尿见效快
咳而遗尿,中医学称之为“膀胱咳”,“膀胱咳”的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咳论》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
1483
0
0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