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4766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大柴胡汤加味治疗妊娠高胆汁酸血症医案
毛某,29岁。因“孕60天,发现总胆汁酸升高10余天,住院治疗未愈”要求会诊。全方运用大柴胡汤加味治疗。其中大黄用至20g,配伍金钱草、茵陈、平地木,起到清热利水的作用;大黄配伍郁金、丹参活血化瘀;柴胡配伍枳壳、川楝子、木香、大腹皮、郁金疏肝利气;白芍养肝敛肝。
907
0
0
1
进行辨证论治七步法
所谓“脏腑经络定位”,即根据中医学脏腑经络学说有关各方面的内容,结合患者各方面的特点,对患者疾病进行定位,定出患者疾病究竟是在哪一个脏腑,哪一条经络。定位的问题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因为病位不同,性质也不同,治疗措施也就不同,所以它是辨证论治的第一步。
1520
0
0
1
梦与鬼交二十载,珠兰取根一夜除
珠兰与茉莉不同,不可误用。珠兰在植物学中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金粟兰科植物,学名金粟兰。其花极香,茶厂取之,与茶同焙,名珠兰茶。
770
0
0
0
治疗荨麻疹、感冒、梅核气的经验方
慢性反复发作的荨麻疹强调三点,即祛风、和血和改善体质,因为正气内充,气血流畅,何病之有。治疗此病,我以楂蔻饮为基本方剂,使用五十多年,疗效较好,对一些慢性反复发作者尤佳。
1409
0
0
2
中药封包治疗膀胱功能障碍
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具有储尿和排尿功能,这依赖于膀胱的气化功能,若肾气不足,或气滞血瘀,使膀胱传导失司,固摄无权,膀胱气化无根,引起水液代谢障碍,就会出现各种储尿和排尿症状,诸如尿频、尿急、尿失禁等。
963
0
0
1
桔梗临床使用11法
桔梗有止痛效用,首见于《神农本草经》。不但可治胸痛、胁痛,还可治胃痛、腹痛、癥积结痛,其机理与其有宣气、调气、运血、安神功能有关。现代药理证实粗桔槐皂苷具有镇痛作用。
1175
0
0
0
胡希恕先生常用防己黄芪汤治疗肾炎水肿等疾病
冯世纶教授认为防己黄芪汤与防己茯苓汤均主水气浮肿,但因本方无桂枝,故不治水气肉瞤,方中白术、生姜、大枣、增量黄芪,则治胃虚于里而气更不足与外,当属太阳太阴合病的表虚证。
6032
0
0
0
“知母”临床论治备参14条
酸枣仁汤用酸枣仁合知母治疗虚烦不得眠,取其滋阴养心安神;白虎汤用石膏合知母治疗发热、汗出、烦渴引饮,用以清胃泻火除烦;百合知母湧治疗百合病“如有神灵”,用以养阴清热镇静;桂枝芍药知母汤在祛风化湿通络药中配以知母,治疗“诸肢节疼痛”,以加强镇痛作用。
1091
0
0
0
冯世纶教授常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精神类疾病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主治疾病,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与把握。首先,经文明确提到烦惊、谵语的临床表现,提示适宜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的病症需要具备或伴随精神神经症状;其次,从药物功效来看,方中龙骨、牡蛎固精敛汗、镇静安神,主治自汗盗汗、心悸怔忡、脐腹悸动、失眠多梦、心烦躁动、恐惧、惊狂等症
4939
0
0
0
老中医的治泻经验方
针对脾虚夹湿型,张东岳教授拟经验方“肠健平”,方药组成如下:党参20g,焦白术20g,茯苓15g,薏苡仁30g,白扁豆30g,山药30g,砂仁15g,莲子30g,陈皮12g,乌药10g,桔梗12g,甘草6g。
849
0
0
1
黄煌讲更年方、三黄四逆汤
三黄四逆汤系泻心汤与四逆汤的合方,寒体热病方,具有清上温下的功效。适用于以烦躁、出血、心下痞、口疮而腹泻、精神萎靡、舌淡、脉弱为特征的患者,大黄10g,黄连5g,黄芩5g,制附片10g,干姜10g,炙甘草5g。以水800mL,煮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3755
0
0
0
薏苡仁临床使用17条
薏苡仁常治疗小便不利及水肿,因它并非单纯利尿,而是在利小便中兼有营养滋补功能,所以常用多用并无副作用。治大筋拘挛症,在辨证方中重用薏苡仁(150克),无不获效,益信《神农本草经》谓本品“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的记载,非后世臆测所可及。
1602
0
0
1
少阴病的16首方证汇总
少阴病共包含16首方证,是仲景书中所示治疗少阴病的主要方证,以方证数量看,明显少于太阳病,这并不是说临床所见太阳病方证多,少阴病方证少。当知这16首方证是张仲景在示范治疗少阴病及常见合并证的治疗,许多少阴病证是由太阳病转化而来
5215
0
0
0
一张让精神焕发汤调治亚健康的方子
用当归9克、川芎9克、人参6克、丹参9克、远志9克、九节菖蒲9克、白豆蔻6克、半夏曲9克、桃仁9克,名精神焕发汤。每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服,连饮10~20天,普遍见效。老朽临床又加入郁金9克、柴胡6克,祛瘀生新,以提高药力。
612
0
0
0
“瓜蒌”临床使用11条
治疗病毒性皮肤病首选瓜蒌。瓜蒌直接入肺经,宣发肺气,消痈肿疮毒,使病毒更易透发于外。临床常以之配合生薏苡仁、黄芩、土茯苓、龙胆草、茯苓等药,治疗病毒引起的带状疱疹、单纯疱疹、水痘等,有良好疗效。
1811
0
0
2
关于白虎汤“四大证”问题
白虎汤“四大证”的提法是不合乎临床实际的,也不是仲景的原意。大热与大汗不会并见;大渴是白虎加人参汤证。脉洪大更不是白虎汤之脉。“四大证”的提出虽是后人所为,但吴鞠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吴鞠通“四禁”的提出,似乎规范了白虎汤的使用,但令世人误以为白虎汤为清热之重剂,不敢越雷池半步
5804
0
0
0
奇经八脉在妇科临证间的具体应用
奇经病变,月经不调,多与冲任有关;瘕聚在少腹部位,病在任脉;背寒脊痛,下元虚冷以及不孕等均关系督脉;带下等症,乃带脉为病;跷脉失和,则失眠或嗜睡,甚至两腿痿蹙;阴阳两维,不能维系,则病寒热,或苦心痛,以上均属奇经为病
834
0
0
0
对“柴胡劫肝阴”的探讨
柴胡的作用一般可分为疏解表邪、调和肝脾、升举清阳,治疗的疾病一为寒热往来,一为肝脾不调,一为阳气虚陷。其中清热作用用量宜大,调和肝脾用量宜中,升阳举陷用量宜小。南柴胡长于发汗解表,升举清阳,能疏肝胆之气以解肝郁;北柴胡长于推陈致新,疏解寒热邪气以及痰热
3793
0
0
0
葛根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肩颈僵硬医案
男,63岁颈肩僵硬,有时头疼,眼迎风流泪,耳朵内流水,失眠,口干,疲劳乏力,小便频,大便稍干,脉弱无力,右脉摸不着,舌淡暗胖苔厚腻,舌下瘀络。诊断;痹症,湿热瘀堵经络。处方:葛根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中药免煎颗粒10剂,开水冲服,一日两次饭后溫服
1896
0
0
0
桂枝加附子汤治疗慢性咽炎医案一则
患者女,68岁咽部有白痰,无咳嗽,遇冷打喷嚏。容易汗出,动则加剧。喜热饮且饮不解渴。乏力明显,身怕冷,但欲寐。大便容易干,小便偏多。舌暗润,脉沉细弱。辨六经:少阴病辨方证:桂枝加附子汤加减。7剂 日一剂水煎温服,早晚分服。
2095
0
0
0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