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临床使用11法

##一

桔梗主利肺气,通咽膈、宽中理气、开郁行痰之药也。

凡咳嗽痰喘,非此不除,以其有顺气豁痰之功事头目之病,非此不疗,以其有载药上行之妙。

中膈不清,胁肋剌痛,或痰或气之所郁,剂用二陈,佐以枳壳、桔梗治之无有不愈;咽喉口齿,腹满肿结,或火或热之所使,剂用荆、翘,佐以甘草、桔梗治之无有不愈。

所以桔梗配于枳壳,有宽中下气之效;桔梗配于甘草,有缓中上行之功。

##二

桔梗性浮,载药上升,入肺、胆、胸膈、上焦。

载散药表散寒邪,载凉药清咽疼喉痹,亦治赤白肿痛;载肺药解肺热肺痈、鼻塞、唾脓咳嗽;载痰药能消痰止呕,亦可宽胸下气。

清气既得上升,则浊气自能下降,下气之说,理根于此。

##三

桔梗有止痛效用,首见于《神农本草经》。

不但可治胸痛、胁痛,还可治胃痛、腹痛、癥积结痛,其机理与其有宣气、调气、运血、安神功能有关。

现代药理证实粗桔槐皂苷具有镇痛作用。

##四

古方表剂多用桔梗,盖其开提气血、通窍宣滞,与羌、防、橘、半等为伍,殊有捷效,鼻塞尤宜。

##五

桔梗配甘草,名甘桔汤,通治咽喉口舌诸病,宋仁宗加荆芥、防风、连翘,名如圣汤,极言其验。

又王好古《医垒元戎》有配伍法,载之颇详:云失音加诃子,声不出加半夏,上气加陈皮,涎嗽加知母、贝母,咳渴加五味,酒毒加葛根,少气加人参,呕加半夏、生姜,

唾脓血加紫菀,肺痿加阿胶,胸膈不利加枳壳,心胸痞满加枳实,目赤加栀子、大黄,面肿加茯苓,肤痛加黄芪,发斑加防风、荆芥,疫毒加牛蒡子、大黄,不得眠加栀子。

##六

桔梗引大黄可使上升,引青皮平肝止痛。

又本品入治痢药,开肺气之郁于大肠;入治嗽药,散火邪之郁于肺中。

##七

桔梗得牡蛎、远志,疗恚怒;得消石、石膏,疗伤寒。

##八

桔梗配紫菀,有畅利肺气、通利三焦、宣通窒滞之功,对消除肝性腹胀有较好效果。

##九

桔梗用至9克以上,具有排脓作用,故凡大便溏泄夹有黏冻或痢下脓血者,用之甚效。

##十

桔梗,凡头面部疾病如咽痛、咳痰、声带病、鼻病、耳病等均可辨证应用。其升中有降,能引药直达病所。

治衄证时不必顾忌其升腾助逆,可配合收涩、降逆止血药同用,常用量3~6克。

##十一

若专用降剂,桔梗不宜同用。

又本品功著于肺脏,攻补下焦药中不宜配用。

作者:陶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