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780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论桂枝的主要功效
桂枝有温经通阳、发汗解表、利关节、调营卫、降冲逆等作用。前人对本品性味和效用的记述很多,但某些说法和实际有所出入,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历代一些医籍认为,桂枝味辛性温,也有说是辛、甘、温,都是以辛为主。桂枝性温是无疑的,试尝桂枝,就会发现入口时先有甘味,后有辛香之味。
2919
0
0
0
叶橘泉论枳壳、枳实
枳壳、枳实是中医常用的药品,大家知道它们是消食药,消化不良用之有著效。元代朱震亨说枳实消积,有“推墙倒壁”之力;张元素则称“枳壳破气,虚弱人不可多服”。可是,他们认错了良药的功用(中药有不少是被误解的),迷糊了许多读者,不敢充分地应用。01实践上的经验,枳壳、枳实
1235
0
0
0
张炳厚:引经药,通达病所至关键
张炳厚老师卓越不群的临床疗效,与其对引经报使药的极端重视有着密切关系。老师常说“万病以通为用”,并指出这一临证开方的要旨源自《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黄帝曰:“气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愿闻其约奈何?”岐伯曰:“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
618
0
0
0
伏龙肝用于神经反射性呕吐颇有效
“伏龙肝”,名见陶弘景《名医别录》,系取灶中对釜脐下之黄土,盖得火久烧,土色赤黄者,用以入药。据称治妇人崩中,吐血,止咳逆出血,醋调涂痈肿云云。本品似有镇静镇呕作用,用于神经反射性的呕吐,颇有效。1惟古代记载,须取燃烧野草的陈年旧灶心黄土,服法是研细吞服或煎汤的,
655
0
0
0
干姜、薄荷、细辛辛散作用分辨
干姜、薄荷、细辛三味药都具辛散作用,为治痰嗽常用之药,但由于性能不同,功效亦异,临证应用,须加分辨。 干姜干姜为治寒饮痰嗽之要药。其味辛,其性温,入肺、脾、胃、心、肾诸经,其有祛寒温中,化痰饮,祛痰涎,止呕吐之功。临床常配合桂枝、细辛、五味子、甘草以治肺寒咳嗽
3269
0
0
0
栀子: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皶鼻,白癞赤癞,疮疡
栀子,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皶鼻,白癞赤癞,疮疡。”,《伤寒论》入方8次,《金匮要略》入方4次。
2440
0
0
0
附子证:阴证、寒证、虚证、瘀证、湿证、疼证。
附子一药,是一味毒药,但只要辨好、用好、煎好,更是一味好药、效药、妙药!我临床也喜用附子,常量一般3至15g,16至20g算较大量,20g以上算大量,煎服法常量69分钟,较大量86分钟,20g至30g煎96分钟以上,最大量用过56g,煎2小时,救治一肺癌心衰呼
1663
0
0
0
黄芩在经方中的配伍应用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为中药中著名“三黄”之一。古代黄芩分枯芩与子芩。枯芩(宿芩)为生长年久的宿根,中空而枯,体轻主浮,善清上焦肺火,主治肺热咳嗽痰黄;子芩(条芩)为生长年少的子根,体实而坚,质重主降,善泻大肠湿热,主治湿热泻痢腹痛。而今多不再区分。作为传统的清热药,黄芩
3617
0
0
0
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百合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百合和细叶百合的肉质鳞茎。全国各地均产。于秋季茎叶枯菱时采挖,洗净,剥取鳞片,沸水蒸过,或略蒸过,晒干或烘干。【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肺、心经。【功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应用】1、用于肺热咳歉、劳嗽咯血。百合甘而微寒,能清肺润肺而
759
0
0
0
那么多种柴胡,你开的是哪一种
导读:落在处方笺上仅仅“柴胡”二字,那么,你知道柴胡有多少种,你要开的柴胡是哪一种,药房给付的又是哪一种呢?柴胡,《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属伞形科植物(银柴胡属石竹科),主要分南柴胡、北柴胡两大类。 1 品种及入药部分南柴胡类中,包括软柴胡、川柴胡、红柴胡3种,原植物
3139
0
0
0
有些“柴胡”真的劫肝阴:论南北柴胡的异同
导读:“柴胡劫肝阴”之说常为临床工作者使用柴胡的一大忌惮。今天一起来看看王正公先生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其论点颇有正本清源,拨云见日之意味。南、北柴胡的功能,由于品种和入药部分的不同,有其同共性,也有其特殊性,我们可以从柴胡是否劫肝阴问题,来反证南、北柴胡的特性。1论述这
2231
0
0
0
十个脾胃常用反佐药
《神农本草经》曰:“药有阴阳配合。”药对又叫对药,是医生临床处方时,在中药“四性五味”“七情”理论的指导下两味药物的合理配伍,以发挥更好的治疗效应。一般认为相畏、相反配伍能增强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属配伍禁忌,但对于某些疾病仍可配用,故并非绝对禁忌。何晓晖教授应用衡法治疗脾胃病
1456
0
0
0
滋阴收涩的龙骨和牡蛎
导读:张氏对药的运用,师古不泥,多有创新,发古人之未发。其用药主张药精量大,推崇生用,讲究炮制,注重煎服;相同的两味药物在一起运用时,而以某药在先或以某药为主时,其功效、主治也不尽相同。张锡纯龙牡伍用,多有发挥,颇具新意。其治神经衰弱诸症,确有镇静安眠之功。其治疗机制,正如张
2760
0
0
1
防己:善能祛风湿止痛,利水,清下焦湿热
防己为防己科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粉防己或马兜铃科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广防己的根。前者药材称汉防己,主产于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地。后者药材称木防己,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均于秋季采挖,洗净,除去粗皮,晒至半干,切段,个大者再纵切,干燥。切片生用。【性味归经】苦、辛,寒。
2643
0
0
0
山茱萸擅治虚喘
昔治叶姓少年,素体羸弱,立春过后,暴喘汗出,声低息短,心悸动甚,口干唇燥,精神疲乏,四肢厥冷,面色泛红,额部扪之烘热,脉来浮散无力,知为虚喘,阳气欲脱。本欲进参附以救脱,但口唇干燥,有伤阴之象;附子大热,则非所宜;人参昂贵,而且难以骤得。细思本证,阳虚阴耗,肝肾两亏,选用山萸
1145
0
0
0
泽泻: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等
泽泻为泽泻科多年生沼泽植物泽泻的块茎。主产于福建、四川、江西等地。冬季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挖,洗净,用微火烘干,再撞去须根及粗皮,以水润透切片,晒干。麸炒或盐水炒用。【性味归经】甘、淡,寒。归肾、膀胱经。【功效】利水渗湿,泄热。【应用】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
1771
0
0
0
如何用好麻黄
发散风寒,用麻黄!宣肺平喘,用麻黄啊!利水消肿,还是用麻黄啊!麻黄适应症广泛,既可以治疗传统意义上的表证、表病,也可以用于内科杂病的治疗。价格很实惠,性价比好高!小编不禁想唱一首歌颂麻黄之歌,啦啦啦~~~但是,麻黄“吸粉”也“招黑”,喜爱它的人交口称赞,讨厌它的人
1135
0
0
0
蒲辅周对于各种中药的用药经验总结
野菊花:味苦寒,花小蕊多,用之不当,服之伤胃。治疔肿,野菊花连叶一握,同地丁煮汁颇效。芦荟:苦寒,为杀虫清热药,主要是杀虫。小儿脾疳,本品与使君子等分,为细末,米汤饮服一、二钱。芫花:辛温有毒。功用逐水,治牙痛难忍,芫花末擦之令热,痛定即以温水漱之。治疯犬咬中毒,用芫花根
552
0
0
0
张锡纯:薯蓣粥、一味薯蓣饮
山药,药食同源,能补五劳七伤,愈沉疴痼疾,本草经记为上品。名医张锡纯善用山药,以一味薯蓣饮治疗泄泻、阴虚劳热等效若浮鼔,其辨证用药精准,值的医者学习深研,体悟药性,以实效于临床。 一、药物篇·山药解山药:色白入肺,味甘归脾,液浓益肾。能滋润血脉,固摄气化,宁嗽定喘,强
3665
0
0
1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系列:防风
防风【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用于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 荆防散治四时外感闲着无事,爷孙俩有时会在一起猜谜。这天老爷爷说,小指月,考考你。小指月马上凝神静气,说,老爷爷,请赐招。老爷爷说,
1364
0
0
0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