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善能祛风湿止痛,利水,清下焦湿热
防己为防己科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粉防己或马兜铃科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广防己的根。
前者药材称汉防己,主产于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地。后者药材称木防己,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
均于秋季采挖,洗净,除去粗皮,晒至半干,切段,个大者再纵切,干燥。切片生用。
【性味归经】苦、辛,寒。
归膀胱、肾、脾经。
【功效】祛风湿,止痛,利水。
【应用】
1、用于风湿痹痛。
防己善能祛风湿止痛。因其性寒,以湿热者为宜。寒湿痹痛,须与温经止痛的肉桂、附子等药配伍。
2、用于水肿、腹水、脚气浮肿。
本品能利水、清下焦湿热。常与利水消肿药配伍,如己椒苈黄丸,即以本品与葶苈子、椒目、大黄配伍;若属虚证,可配伍益气健脾之品,如防己黄芪汤,即以本品配黄芪、白术、甘草等药。
一般认为,汉防己利水消肿作用较强,木防己祛风止痛作用较好。
【用量】5~10g。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较甚,不宜大量使用,以免损伤胃气。食欲不振及阴虚无湿热者忌用。
【文献摘要】
《本草拾遗》:“汉防己主水气,木防己主风气,宣通。”
——唐·陈藏器
《本草求真》:“防己,辛苦大寒,性险而健,善走下行,长于除湿、通窍、利道,能泻下焦血分湿热,及疗风水要药。”
——清·黄宫绣
《神农本草经》认为防己:
防己,味辛,平。主风寒温疟,热气诸痫,除邪,利大小便。一名解离。生川谷。
翻译成现代文就是——
防己,味辛,性平。主治外感风寒,温疟,身体发热,各种痫症,能祛除热邪,使大小便通利。又叫解离。产于河流的谷地处。
【神农本草经读】防己
述:防己气平,禀金之气;味辛无毒,得金之味,入手太阴肺经。风寒温疟者,感风寒而患但热不寒之疟也。热气诸痫者,心有热而患牛、马、猪、羊、鸡诸痫也。温热皆为阳邪,痫疟皆属风木,防己辛平可以统治之。除邪者,又申言可除以上之邪气也。肺为水之上源,又与大肠为表里,防己之辛平调肺气,则二便利矣。
【张隐庵曰】经云:水道不行则形消气索。是水有随气而运行于肤表者,有水火上下之相济者,如气滞而水不行则为水病、痰病矣。防己生于汉中者,破之纹如车辐,茎藤空通,主通气行水,以防己土之制,故有防己之名。
《金匮》方治水病有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治痰病有木防己汤、防己加茯苓芒硝汤;《干金》治遗尿,小便涩,有三物木防己汤。盖气运于上,而水能就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