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2050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沈绍功讲四君子汤类方
四君子汤的历史演变与发展四君子汤,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四味组成。专于脾胃之虚,运化不健之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脉细之证,为健脾补气的祖方。其在古代医书中多有演变和发展,在《小儿药证直诀》中,加一味陈皮,为“异功散”,加强理气和胃之力,尤
12454
0
0
0
五运六气解读李东垣“不传之秘法”
关于李东垣的医学思想,医家概称之为“补土派”,甘温除大热,代表方是补中益气汤。其实大家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没有看到王好古在《此事难知》序言中所说他老师李东垣医学思想的“不传之妙”及“言外不传之秘”,即“此事难知”之处。那么其主要“不传之秘”在哪里呢?其实李东垣医学的核心是“五运六
3983
0
0
1
论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要点
慢性支气管炎以反复、持续咳喘为特征。肺主气司呼吸,其气以下行为顺,清肃宣降为常,故咳嗽、气喘的呼吸异常证象为病在肺。从临床所见,本病罹患者多系老年,体质差、病程长,随着病情的发展,每由肺而波及其他脏器,一般是由肺而脾以极于肾。因此,本病本质上属内伤虚证,病在肺,又不止
1395
0
0
0
欧阳履用经方治杂病的经验
—1—先伯一生行医留给我的宝贵经验教训先伯欧阳履钦先生,早年留学日本,对日人信仰我国医学,有深刻感触。归国后潜心祖国医学,年近四十,医道大行。生前著有《伤寒折中》、《金匮折中》、《药性表解串要》、《时方歌括》等书问世,从学者遍布湘、粤、桂诸省,前后凡百余人。先
431
0
0
0
黄煌儿科经方
绪言小儿体质的特点:多变,易愈。小儿诊断的重点:1、望诊——精神状态、心理行为特征、体型体貌特征、舌诊、咽喉诊;2、切诊——腹诊。服药问题:1、用量:小儿用量是成人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2、疗程:小儿服中药,中病即止,不宜长期服药,特别是那些味苦、具有
6236
0
0
1
茯苓饮:胃无力的动力药
笔者曾用茯苓饮治疗一例吐水患者。其人为患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形体瘦长,主诉为吐水。 从口中不自主吐出清水,没有吐酸,又没有恶心的前驱症状,而且,不论站立位还是平卧位都一样。除此之外,患者没有食欲。 来院那天晚上,患者在床前放了痰孟备用。 第二天早晨查房,发现半痰盂的清稀液体。患者
878
0
0
0
近代老中医那些年用过的秘方和纪实
—1—蒲辅周小传蒲辅周(1888—1975),四川梓潼人。三世精匡,祖父尤知名。十五岁始继承家学,三年后独立应诊于乡,后悬壶于成都,声誉日隆。解放后,于一九五五年调中医研究院工作。倾心中医事业凡七十余午,医理精深,经验宏富,长于内,妇、儿科,尤擅治温病,在中医学术的许
593
0
0
0
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军汤治疗痤疮
痤疮一病临床常见,以青中年人多见,发于颜面,影响美观、影响心情,甚至让许多青年人产生自卑感。而以经方思维治疗此病若能方证相应,可以对一些久治难愈的患者速获佳效,疗效喜人。以下即为近期所治一例,记录于案,共享同道。 小W老师,毕业不久到幼儿园任教,脸上就断续开始冒痘,初起不
1767
0
0
0
经方在儿科夜啼中的应用
夜啼是指婴儿日间安静,夜间啼哭不安,每晚如是,似有规律的疾患。一般责之于脾寒、心热、惊恐等所致,治疗中以时方为主。笔者通过临床实践,认为脾阳不足、心胃火盛、痰热、外感余热未清及伤食引起者亦非少见,均主用经方,随症出入,颇能得心应手。1、理中汤理中汤由人参、炙甘草、白术、干
540
0
0
0
张锡纯:豁然开朗用经方
张锡纯学宗仲景,但师古不泥,用经方喜为变通。他明确指出: 医者“用古人之方,原宜因证、因时,为之变通,非可胶柱鼓瑟也。”其所谓之变通,非仅指加减一端,而并有药代变通法与方代变通法,这种变通法在经方应用中很具特色。笔者有见于此,故特撷要条述之。1、药代变通法经方大都
964
0
0
0
蔡长福:百病根源就是肾亏骨空
一、骨空二十一椎脊柱骨是五脏六腑的源泉,骨髓中有黄色骨髓和红色骨髓,黄色骨髓可以造营养,红色骨髓造血源。如果骨髓被热耗,髓干骨干,内热自生。肾是父母给你的,叫先天,它不能病,脊柱要病了,你的生命就走不远了。脊柱要空了,脊柱要病了,你的五脏六腑也就病了,五脏六腑一病,父母给
1679
0
0
0
倪海厦:论胆结石
汉唐14号胆石症目前西方医学对胆的功能不尽了解,胆结石从何而来也不知道,得病的人,只有开刀一途,殊不知胆去除 以后,其痛仍在,而且病人无胆以后,必将面临肝结石的问题,而肝结石比胆结石来得更严重。我相信所有医师看了下面这一段物理医学的理论以后,必然会建议所有病人采用汉唐-14的
11019
1
0
1
李东垣尊古法立新方治腰痛
学方学法,方为体,法为用。学医学理,医为体,理为用。古方为体,知用才能与新病相能。如何推理,如何联想,如何应用古人的思维方式思考今天的疾病?本文作者通过对李东垣尊九味羌活汤法立川芎肉桂汤方治疗腰痛思路的分析,为后学提供了尊古之方,知医之法,治今之疾病的模板。李东垣
1436
0
0
0
如何用中医思维治疗痤疮?
病例分享我的一位学生毕业后分配到皮肤科工作,可是自己脸上的痤疮此起彼伏,惨不忍睹,怎么治也治不好,就凭这张痤疮脸在皮肤科混实在尴尬,就回学校来找我,要我给她治疗。处 方生石膏30克 知母10克生山药30克 炙甘草6克麻黄6克 薄荷10克
2076
0
0
0
黄煌:五苓散能医很多病
讲座内容: 我是为推广经方而来的。经方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使用天然药物的经验结晶。为什么说它有几千年历史,这不是瞎说的,中国人最早吃药是吃单味药的。前几年在杭州萧山一个叫跨湖桥的遗址上考古人员曾经挖出过一个陶罐,这个陶罐据说是7千年前人类的煎药罐。在这个陶罐里面,考古人员发
11675
0
0
0
2个好用的滋养安神方,尤适宜阴血不足,虚阳偏亢证
滋养安神的方剂,常用治于阴血不足,虚阳偏亢之证,症见虚烦少寐,心悸盗汗,梦遗健忘,舌红苔少等。常用药如生地、知母、麦冬、当归等以滋阴养血;配枣仁、柏子仁、五味子、小麦等以养心安神。本类方剂配伍特点是治本、治虚为主,同时使用收敛宁心以安神定志。代表方如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
2168
0
0
0
徐经世谈头痛的六经辨治
头痛是中医内科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通常是指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头痛的出现既有原发的单一病因,也有附属于许多急慢性疾病之中而发。在治疗上,有些头痛尤其是顽固性头痛在治疗上往往有些棘手。对此中医早有认识,并积累了很多成功诊疗经验,用于指导
1213
0
0
1
节律辨证用药
《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著作中,在论述到论治时的方药组成、药物用量、服法中的冷热时,又专门列述了服药方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服药方法中的节律性,并指出服药时的节律性是提高疗效的重要问题。例如:在《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中列出除有的需要一日二次服外,而大量
453
0
0
0
治疗痹症的实用十方
1.续命汤广尾幕臣迁氏,得外感,表证解后,右脚拘急,肿痛不能起步,而脉浮数。余诊曰:热虽解,而脉浮数,此为邪气下注,筋脉不通也。予《金匮》续命汤,四五日愈。余每以续命汤治前证,及历节风越婢汤证而兼血虚者,又用于后世五积散所主治者,有速效。此古
2093
0
0
0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与茯苓饮的区别
前几天阅读《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证》文章,有同仁关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与外台茯苓饮的区别,在此呢,也略做讨论。第66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厚朴半斤,炙,去皮 生姜半斤,切 半夏半升,洗 甘草二两 人参一两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
3116
0
0
0
76
77
78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