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2050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小青龙汤治咳嗽屡起奇效
小青龙汤主要针对伤寒表实和寒饮内停之咳嗽,仲景治疗寒饮咳嗽还用到苓甘五味姜辛汤,二方共有药物为甘草、干姜、细辛、五味子,此四味药物也是仲景治疗寒饮咳嗽的核心药物组成。苓甘五味姜辛汤中无麻、桂解表之品,故其所主者无表证。咳嗽病机方面,虽同为寒饮为患,但有所区别
1402
0
0
0
新冠后遗症临证处理方法
曾治周男,26岁。新冠后嗅觉改变严重,味觉全失,消化不良,轻度恶心,经用柴胡疏肝散化裁,两周许获愈。方用四逆加川芎、香附和血理气,治专理气疏肝。柴胡、枳壳、香附均以理气,白芍、川芎和血,甘草以缓。
1072
0
0
2
常见病分型治疗
小儿蛋白尿按照多种证治分型的临床疗法
脾肺气虚型临床症见面目浮肿、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气短懒言、易患感冒、食少纳呆、自汗便溏、腰背酸软,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而润,脉细弱无力,治以健脾补肺、益气固表。方药常选用玉屏风散合参苓白术散或补中益气汤加减
1122
1
0
0
麻黄附子细辛汤在临床上的多种应用
治疗性功能低下。麻黄附子细辛汤对性神经也有一定的兴奋作用。麻黄可以兴奋盆底肌肉。我曾治疗一位中年阳萎患者,久治无效,因感冒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3剂后感冒解,阳萎也随之好转,后用补肾养阴药,反无效,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果又见效。
1114
0
0
0
从中药剂量看如何巧治疑难病
在利用益母草治疗肝硬化腹水时,剂量与用法是关键,首先要单煎、先煎,再用药汁煎其他药物,用量一般是100~200g;白术也是消除腹水的一剂良药,徐师理解白术可以去腰脐间水气,利小便,还可以培土制水,在治疗腹水时也可用到60~100g。
625
1
0
2
看“抵当汤”如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本病是由于死血(瘀血)凝结胞宫、瘀滞流注于经脉脏腑所致。造成瘀血的原因,可能是外受寒凉,或因气滞血瘀而致。瘀血停留,日久可以化热,若因患者体内素有蕴湿,或气滞湿阻,湿热互结,则可兼见下焦湿热之象。在治疗上以活血化瘀,清利湿热为主。方用抵当汤与八正散合方加减。
504
0
0
0
理中汤治疗各种消化道疾病的效果
胃痛、腹痛可以说是人人都经历过的不适,在气候寒冷的季节,寒邪往往是诱发的胃肠不适的主因,而理中汤能够温中助阳,治疗脾胃虚寒导致的呕吐泄泻等效果极好。
1022
0
0
0
从宿痰伏肺角度有效治疗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哮喘又称为变应性哮喘或特应性哮喘,是指由过敏原引发的一类哮喘,属于典型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支气管哮喘最常见的类型。过敏性哮喘与过敏体质的相关性,从过敏体质-宿痰伏肺角度,标本兼治过敏性哮喘,不仅可以有效控制哮喘反复发作,还可使患者逐步撤减激素。
396
0
0
0
常见病分型治疗
春季失眠要对症下药
失眠属于中医“不寐”“脏躁”等病范畴。因肝属木应春,春天阳气生发,所以也是肝火最为旺盛的时候,如果此时不注意调摄情志,容易导致肝气郁滞、心烦急躁,出现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头痛头晕,浑身不适等症状。春季失眠常与肝相关,现列举几种常见证型,并推荐适合的中成药,患者可在医师指导下选用。
1252
0
0
1
诺如病毒感染高发?七味白术散有效
本方是治脾胃虚弱商致腹泻的方剂。以神疲乏力,腹泻纳呆为据。若胃气失和,恶心呕吐者,加半夏、代赭石;流涎而臭者,加黄连、滑石、诃子、益智仁;水肿者,加猪苓、泽泻。用于慢性消化不良,婴幼儿腹泻,小儿疳症,小儿多尿、遗尿,流涎,肾病水肿等属脾胃虚弱者。
810
0
0
0
钟乳石方治“胃溃疡”病有良效
男性,29岁医院经X线诊断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常服用止痛、制酸的西药和舒肝和胃的中药,疗效欠佳。综观脉证,确属寒热互结,脾胃失和,升降失常,胃机受阻,不通则痛。治宜调和脾胃,散寒泻热。遂予钟乳石方加味治疗。二诊即见病人气色较前好转。询之胃脘痛明显减轻三诊病人胃脘近两周未痛
371
0
0
0
名家治疗咽痒咳嗽久治不愈的经验汇集
冯世纶教授治疗咽痒、咳逆、胸满的常用处方为半夏厚朴汤,在此方基础上常合杏仁、枇杷叶、桔梗和甘草。半夏厚朴汤温化痰饮降逆,合杏仁、炙枇杷叶增强降逆祛痰止咳之功,咳嗽常伴咽痒、咽喉不利,其中枇杷叶降逆祛痰,利咽喉,对于咽痒比较适宜。桔梗清热利咽,排痰排涕,合甘草、生姜为桔梗汤、排脓汤
6436
0
1
0
炙甘草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本次新冠疫情将“病毒性心肌炎”推向了大众视野,其实不仅是新冠,大部分病毒感染性疾病都可能导致心肌炎的发生,在病毒流行感染期,约5%的患者发生心肌炎,约有12.5%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可进展为扩张型心肌病,导致心力衰竭甚至死亡,本病好发于青壮年。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前1-3周有感染前驱症状
2064
0
1
1
如何调理“阳康”后的咳嗽、乏力、失眠等症状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阳康”后饮食需清淡而不失营养,关键是要有利于脾胃的吸收,可煲一些相对比较清淡的汤,比如选用一些健脾益气的食材,如淮山、五指毛桃、芡实,以及白萝卜、红萝卜等,用点瘦肉或不太肥腻的排骨、鸡肉煲汤,帮助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
1385
0
0
1
经方医学快速逆转新冠病毒感染老年重症 “白肺”
对新冠病毒感染的处理,应该用严谨的经方思维去动态看待,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人群,所表现出的特征性的症状反应,新冠病毒感染后具体呈现的六经八纲方证特点。虽然经方是 “先辨六经继辨方证” 的“随证治之”思维,但应用经方思维发现青少年人、中老年人发病有其各自不同共性特点。通过对发病
3212
0
0
0
古典中医夜读系列
夜读经典:浅谈中医“外伤治则”(下)
上文提到病毒感染所致的外症,则不得不提一常见外科病——“带状疱疹”。俗称缠腰火丹,蛇盘疮,蛇丹,蜘蛛疮等。别管名相如何眼花缭乱,只要记住所谓病毒感染,发炎,红肿热痛者,皆为火毒内蕴也。明白了前篇所言医理,就知道最简便的治疗就是艾灸。用梅花针或采血针,针刺带状疱疹患
3561
0
0
2
古典中医夜读系列
夜读经典:浅谈中医“外伤治则”(中)
上篇谈到烫烧伤的“火毒内郁”之医理病机,我们顺带提一下类似的暑热内侵的中暑。中暑,古病名叫中暍(ye)。现代医学把严重的中暑称为“热射病”。与烧烫伤一样,目前的西式科普同样陷入重大误区。先予以澄清。对中暑救治,目前流传较广的是“中暑急救5字诀”:移(至凉爽
1718
0
0
2
古典中医夜读系列
夜读经典:浅谈中医“外伤治则”(上)
日常生活中,磕磕碰碰,跌倒划伤,水火烫伤等小的外伤很常见。用中医的方法如何正确的救治?其中的医理又是如何?今天我们就来全面的聊一聊。我们先提纲契领,把小外伤分分类。需要注意的是,本文重点是从中医医理角度分析外伤的诊断与治疗。明其义,知其治。若是遇到大的外伤,或损及
4451
1
0
2
脉诊断病有何奥妙
美国一病人以“左侧肩膀痛”为主诉,到医院求诊。经主管医生在肩及手部的穴位针灸治疗后,疼痛症状虽有减轻但仍不满意。当时在美国讲学的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传统疗法科主任周达君经过脉诊发现,患者的病情是“足太阳膀胱经不利”,于是嘱咐主管医生加针双侧昆仑穴及攒竹穴
561
0
0
0
常见病分型治疗
乳癌的分型治疗
乳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机理为与性激素紊乱有关。本病属中医学 “乳岩”范畴,现将乳癌的分型治疗介绍如下。热毒瘀结型症见乳房肿块增大迅速,红、肿、热、痛,甚至溃烂翻花,渗液恶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或伴有发热;舌质红(或暗红)、苔黄、脉滑
976
0
0
0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