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3499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知母配石膏清泻肺胃
□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神农本草经》说知母:“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名医别录》说知母:“疗伤寒久疟烦热,胁下邪气,膈中恶及风汗内疸。”《药性论》说知母:“主治心烦躁闷,骨热劳往来,生产后蓐劳,肾气劳,憎寒虚损,患人
529
0
0
0
亡阴亡阳病势险 辨治尤需准而快
□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亡阴、亡阳均是疾病的危险证候,一旦辨证错误,或救治稍迟,就会有生命危险。亡阴与亡阳是两个性质不同的病证,亡阴的根本原因是机体内大量脱失津液,从而导致亡阴。亡阳的主要病因是阳气亡脱。因为气可随液脱,亦可随血脱,故亡阳也常见于汗、吐、下太过以及大出血之后,同
332
0
0
0
医以通变称良——李东垣治虚人外感案赏析
□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补中益气汤可以治疗虚人外感,这为历代医家所共识。读古今医案,见使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虚人外感时,或用原方,或加大方中升麻、柴胡用量,或加用表散药。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载有一则虚人外感医案,叙证明晰,用方恰当,加减有度,读后足可启悟临证。《脾胃论·
368
0
0
0
炙甘草汤临证活用体会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伤寒论》177条说:“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此条只有14个字,就将心悸之病因、病机、诊断和治法显示俱全,实乃言简意赅,临证辨治心悸,理解此条并活用炙甘草汤确能获取良好的疗效。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方药组成为:炙甘草、生姜、
367
0
0
0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名医名方
[! ]()tongxiaolin.jpg仝小林仝小林,1956出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分泌重点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
1122
0
0
0
少阴咽痛证治心得
□ 史锁芳 郭立中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咽痛是临床常见病症,有时单独出现,有时可与咳嗽、发热等并见,临床常见并发阴虚兼夹脾虚、或痰浊阻闭、咽喉受损导致发声困难。笔者在研读《伤寒论》过程中发现张仲景在治疗咽痛一症时颇具卓识,现将学习心得略陈于下。少阴经脉循喉咙,挟舌本,故仲景
545
0
0
0
《内经》制怒方法初探
□ 马作峰 姜瑞雪 王平 张六通 湖北中医学院“怒”作为七情之一,是一种不可忍受的负性情绪,对人的健康危害极大 。《内经》中有“怒则气上”、“多阴者多怒”、“血有余则怒”、“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肝气虚则恐,实则怒”等大量涉及“怒”的内容,成为后世医家发挥和完善
573
0
0
0
便秘因于内伤——从麻仁丸到润肠丸
□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麻仁丸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全方组成为:麻子仁、芍药、枳实、大黄、厚朴、杏仁,蜜和丸。第247条说:“趺阳脉浮而濇,浮则胃气强,濇则小便数,浮濇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润肠丸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全方组成为:大黄、当归梢、
344
0
0
0
王三虎妙用当归芍药散治疗卵巢囊肿
□ 张炜 广西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王三虎教授是广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柳州市中医肿瘤研究所所长,熟读经典,擅用经方,对肿瘤类疾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和理论探索。笔者作为王三虎教授的学生,随其临证受益颇多。现将王三虎治疗卵巢囊肿的经验介绍如下。 对病因病机的探讨 卵巢
457
0
0
0
刘保和应用血府逐瘀汤验案举隅
□ 彭智平 刘少灿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刘保和为河北中医学院教授,师从印会河。从事临床与教学工作至今已40余载,临床善于问诊、抓主症,屡起沉疴,治疗疑难病症常出奇制胜。笔者有幸侍诊于刘保和,临床悉听其教导,渐有所得。现将刘保和应用“血府逐瘀汤”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血府逐瘀汤出
687
0
0
0
路路通王不留 通经活血绝对
□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路路通、王不留性味均为苦平无毒,“能通行十二经络”,用其治疗各种气血郁滞之病症,常能收到满意疗效。经过人们长期的临床研究发现,路路通、王不留合用虽是以“通”为先,但其功用主要有五点:通络益肾 现代医学认为,肾炎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肾小
556
0
0
0
四逆散方证特征的体悟
□ 王阶 指导 熊兴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四逆散方源于《伤寒论·少阴病篇》,主治少阴病热化阳郁的四肢不温症,即:“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从条文即可看出,本方主治甚广。若上焦心肺阳气失于宣通,则“咳”、“悸”;若肝失
330
0
0
0
连建伟治疗甲型H1N1流感三方
□ 庞德湘 浙江中医药大学二附院今年国外甲型H1N1流感十分猖獗,国内疫情也日趋严重,近日与老师连建伟教授聊及流感可防可治的话题。连建伟是国家级名老中医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今年9月他参与了观察诊治浙江中医药大学一批被隔离的流感学生,运用中医药治疗,大多都在2
314
0
0
0
崔应珉炙甘草汤临证经验
□ 刘明 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所吾师崔应珉,出身中医世家,自幼随父习岐黄之道,业医三十余载,治病无数。余有幸侍诊多年,崔应珉教授经方运用灵活精当,效若桴鼓。炙甘草汤是《伤寒论》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名方。现就其临证经验略述于此。 炙甘草汤气血阴阳俱补
421
0
0
0
论叶天士之“先安法”
□ 王玉生 王翠 山东德州真爱医院 董秀文 山东中医药大学“先安未受邪之地”出自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原文说:“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徬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其大意是针对斑疹虽出而热不解
754
0
0
0
柴胡白芍刚柔妙对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柴胡苦,微寒。归肝,胆经。《神农本草经》:“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药性论》:“治热劳骨节烦疼,热气,肓背疼痛,宣畅血气,劳乏羸瘦;主下气消食,主时疾内外热不解,单煮服。”《本草纲目》:“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
379
0
0
0
桂枝茯苓丸方证特征
□ 熊兴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桂枝茯苓丸又名夺命丹(《妇人大全良方》)、催生汤(《济阴纲目》),源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本方可以活血化瘀,缓消癥块。主治下焦瘀血的妇人癥病,即“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
1726
0
0
0
何炎燊用苇茎汤治甲流合并肺炎
□ 叶立昌 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苇茎汤出于《备急千金要方》,原治肺痈咳嗽脓血,臭痰,胸痛。王孟英所著的《温热经纬》收载此方,加以阐释并推广其用。他说:“苇茎形如肺管,甘凉清肺。且有节之物生于水中,能不为津液阂隔者,于津液阂隔而生患者,尤能使之通行。薏苡仁色白味淡,气凉性降,秉秋金
414
0
0
0
也说“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 王四平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近读本报2009年10月28日第四版王玉生、董秀文先生的“论‘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一文,有所启发,但感觉未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涵义和适应证阐释清晰。大家知道,阳偏衰和阴偏衰为临床常见病证,对其治疗亦有明确规定:阳偏衰采用“益火之源,
1598
0
0
0
苓桂枣甘汤临证治验
□ 鲍艳举 吕文良 花宝金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苓桂枣甘汤,见于《伤寒论》第6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有悸者,欲作奔豚,苓桂枣甘汤主之。”以及《金匮要略·奔豚病》第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苓桂枣甘汤主之。”笔者应用本方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举例探讨如下。病案
591
0
0
0
171
172
173
174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