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981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潜心精研《伤寒论》 融会贯通重临床
我在分析《伤寒论》的条文、在看条文描述的内容的时候,会发现有一类很接近某汤证但又略有差别的证。例如《伤寒论》给出桂枝汤、给出麻黄汤,这就是很具有标志性的证,但事实你在临床上会碰到很多离桂枝汤还有一点差距、离麻黄汤还有一点差距的证
776
0
0
1
中医理论其内在逻辑
在临床上会发现,好多的疾病,比如说外感病,它有可能会出现好多其他的津伤的症状,你要是在《伤寒论》里头去找具体的疾病对应的话,很难找得到。但是你要是学会了方子中的加减,可以说是你就会自己创造出很多新的类似于桂枝汤的一个加减,这些方法是能够对应到复杂多变的临床问题的。
600
0
0
1
如何学习中医之伤寒归真
《黄帝内经》为中医学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牢固的基石。而在《伤寒杂病论》上多下功夫,能掌握中医辨证论治的神髓。回顾历史,纵览隋唐名著、金元四家、明清各派,凡是在学术上、临床上有所建树的,无不取法经典,无不精通仲景医学。仲景之书,不仅讲术,而且
1128
0
0
1
中医之正本清源
现在中医很多观念都是错的,为什么是错的呢?比如说现代很多中医不遵循古中医剂量以及煎煮服用方法了。这是没有真正领悟古人的制方用意。我下面举例说明。
820
0
0
1
中医之临证观象
中医到底是如何看病的?如何诊病的?如何治病的?中医有没有什么捷径?我们许多的后学者都觉得中医非常难学,几十年才能够出来一些成果。或者有些人说到七十岁之前不要讲话,一讲便错。对吗?这句话说对也对,说不对也不对。如果一个人到了七十岁中医才刚刚入门,那么我们这个中医到底是治病救人的、切
679
0
0
1
心慌心悸急症良方桂枝甘草汤
在《伤寒论》中哪个治疗心脏病的方所对应的这个病症最重?既不是桂枝甘草汤,也不是桂枝去芍药汤,更不是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而应该是炙甘草汤。炙甘草汤的症状是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治疗的是心律失常。病人去做一个B超、心脏彩超,大多数病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心脏结构上的损伤。
7409
0
0
0
解读天人合一的生命观
仲景在《伤寒论》中告诉我们,如何通过辨证,了解是哪里的气机,出现了怎样的问题,“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症治之”。了解了气机的犯逆之处,仲景的解法是通过升法、汗法、清法、温法、下法、吐法,来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最终使病态的、逆天的生命态,回到本来的状态,恢复本来的功能。
1227
0
0
0
柴胡类经方合方临床应用技巧
我治过的病很多都用这个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总结一下,有失眠、惊悸怔忡、癫痫、郁症、狂症、眩晕、高血压、阳痿、遗精、帕金森综合症、小儿舞蹈病、耳鸣耳聋……这些都还不完全呢,还多得很呢。有人叫躁郁症,有人叫狂躁或抑郁,这个方子是其中首选之一。
2107
0
0
0
解读太阳病篇条文
生病不外乎外伤、饮食、内伤、七情,仲景在《伤寒论》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他只是给你一个模型来了解生命,你自己遇到相应的情况,就会有所体会,而不讲情绪致病怎么样,年纪大了怎么样,所以这不是一个包治百病的论述,他是从道的角度、天人合一的角度、六经的角度讲清楚了这个生命的机能。
1010
0
0
0
术数,是如何影响中医经方的组成与剂量的
用现在统计学的方法发现伤寒杂病论当中的方子,药味一般都在十二味以内。换言之,如果按照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里面的方子,药物全部在十味以内。我们在和道门的一些传承者交流的时候,他说《伤寒杂病论》用的是天元式法。天元式法用的是十天干,那么它的方子药味不应该超过十味药。哪怕用十二地支…
2048
0
0
0
解读经方用药法式
经方有没有加减法?——有。几个方子有加减:小青龙汤有加减法、小柴胡汤有加减法、真武汤有加减法、理中汤有加减法。啥有?水有,水变动不居,所以真武汤有好多变化;还有呢?风有,变动也是很大的,所以柴胡类的方子进行变化。
2222
0
0
0
桂枝汤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桂枝汤的组成,桂枝和芍药一阳一阴,芍药酸苦微寒,主收,桂枝辛热主升,一散一收,一个入肝一个入肺,金木交兵,升降调和,而且等量,都是三两,让开阖能够调和,充实中丹田的能量,让它转动起来,后面再以胃海来支撑气海,姜、草、枣,生津补液,把中气补足。
14109
0
0
1
中医经方的组成与剂量
理中汤治遗尿的病。我们先用炮姜甘草汤,甘草和炮姜4:2的比例。等遗尿好了以后,先用汤剂,之后怎么巩固?理中丸吃去。这孩子的特点,经常尿床的小孩有个特点,爱流哈喇子,这就是脾不固摄的问题,实际上核心的药就是干姜、甘草,“此肺冷也”。这是经方的运用。
1389
0
0
0
多角度熟悉桂枝汤
到今天,糖尿病人到底有多少人是消瘦的?很少了。这里面告诉你们一个智慧,以后在治糖尿病时不妨改变一下思路,从肾气丸、真武汤的角度去考虑考虑,去发动下焦的气化,不要只盯着阴亏。我们讲过膀胱气化的概念,气化不上来,再怎么弄也没用。
1425
0
0
0
附子汤是治疗整体阳虚寒湿的好方剂
毛某,男,38岁。患者形体消瘦,颜面苍白无泽。西医诊断为“肝炎”,经治三月余,未见疗效。便以附子汤投之。三诊服药后,全身舒适,双手温和,为八年罕有之感。诊其脉已滑活,遂令服归脾汤、逍遥散两方各三剂,交替服用。两月后赴医院复查,已为正常。
2574
0
0
2
治疗小儿咳嗽十三法
咳嗽患儿,多见面白无华,汗多易感,汗出则咳嗽增多,且迁延难愈,舌苔薄白,二脉较软,用桂枝汤为主调和营卫,兼脾气虚加四君子汤,肺气不固加玉屏风散,再增以冬花、百部、白前、桔梗等润肺止咳之药,以本为主,兼管标证,何愁咳之不愈。
2457
1
0
2
凭脉用药详解 附四圣心源脉法解
全身无不适,但用现代仪器检测有异常,应该说还是有病。但中医讲辨证论治,遇到这种“外无六经之形证,无便尿之阻隔”,无证可辨,该如何是好。其实无证可辨亦不是绝对的,若是仔细寻查脉象,有时会发现蛛丝马迹,寻找到治病的切入点。
1746
0
0
1
八珍汤的妙用
八珍汤为治疗气血俱虚证的主要方剂,表现为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肢体倦怠,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虚细等。凡见此种证情,应用八珍汤治之,无不获效。方中参、苓、术、草补脾益气;归、芍、地滋养心肝;加川芎入血分而理气。全方配合,共收气血双补之功。
7553
0
0
1
危险!少阴病出现下利多死症
临床上阴证重证的时候是不应该出现烦躁、息高、发热、面红等实证、热证表现,假若出现类似症状,说明有了格拒,阴盛格阳、阳气欲脱,都是病情危重的表现,古代除了给通脉四逆汤或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以外,没有别的治疗手段,所以多死证。
2638
0
0
0
温补上焦的首选方甘草干姜汤
甘草干姜汤与四逆汤为典型的甘温升法的代表方,是诸多经方的方根。方中重用甘草,取其补益甘缓之功,配以辛温的干姜,共奏补益之效。值得关注的是两药的配比,甘草的用量是干姜用量的两倍,足量的甘味可以缓解干姜之辛味,以达温补而不升散耗气之目的。
3923
0
0
2
95
96
97
98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