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408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地肤子汤怎么用?
一、原文主治:下焦热结,小便赤黄不利,数起出少。二、组成地肤子三两,知母、黄芩、猪苓、瞿麦、枳实、升麻、通草、葵子、海藻各二两。三、用法:上十味为末,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大小便皆闭者加大黄三两。四、方解 ①升麻、黄芩味上焦热结对症药物,清水之上源,上源
951
0
0
0
论“痈疔百效丸”
痈疔百效丸,原名疔疮丸,或名巴豆二黄丸,余常用之,百发百中。推而用之于一切痈毒、疖肿,皆获奇效。余以其治疗之效既彰,而治痈之效,由余经验而得,乃改以今名---痈疔百效丸。疔疮丸原为清代医家卢成琰氏方,陈修园医书中亦予附载。方用巴豆(去皮膜)三钱,明雄黄三钱,生大黄三钱。
616
0
0
0
少腹逐瘀汤的临床应用
方剂名称少腹逐瘀汤药物组成小茴香7粒(炒),干姜2分(炒),元胡1钱,没药2钱(研),当归3钱,川芎2钱,官桂1钱,赤芍2钱,蒲黄3钱(生),灵脂2钱(炒)。处方来源《医林改错》卷下。方剂主治少腹积块疼痛,或有积块不疼痛,或疼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
1986
0
0
0
何绍奇:东垣清暑益气汤
清暑益气汤系东垣方,见于《内外伤辨惑论•暑伤胃气论》。东垣以《素问》“气虚身热,得之伤暑”立论,并进一步指出“时当长夏,湿热大胜。”虚人而感暑之气,证见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懒于动作,胸满气促,身热而烦,大便溏而频,小便黄而少,不思饮食,自汗,体重,舌淡,齿痕,苔腻口粘,脉虚大
6600
0
0
0
暑湿感冒的防治用药及联合用药方案
暑湿感冒是感冒的一种,暑湿感冒一般来说发生在夏季,这个时候因为人们比较容易贪凉,比如吹空调,洗凉水澡等,就会导致暑湿感冒。暑湿的典型症状有:发热、微恶寒、鼻塞、流涕(或咳嗽)、头痛、头胀、胸闷不适、腹胀、腹泻、食欲不佳等。治疗原则:清暑化湿、解表和中。常用药物
3038
0
0
0
同称三阴三阳,意义却不相同
《素问·热论》之三阴三阳,涵盖经络、脏腑,非为经络系统独受病。其中三阳病以经络、六腑受邪为主,为阳病;三阴病以五脏精气本病为主而又受外邪,为阴病。仲景《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体系深受其影响,《伤寒论》之三阴三阳系统也是包含经络脏腑在内人体整个气化结构之全部,其中三阳病篇之太
598
0
0
0
《外台》茯苓饮怎么用?
一、条文字眼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二、组成茯苓、人参、白术各三两 枳实二两 橘皮各二两半 生姜四两上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三、方解
8605
0
0
1
阴疽良方阳和汤
阴疽之表现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如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其形成多由于素体阳虚,营血不足,寒凝痰滞,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脉,常伴有全身虚寒证。临床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尤其是疖肿形成之后,大剂量应用清热解毒之品或长期应用抗生素,可使疖肿转化为阴疽。阳和汤出自王洪绪的《外
1474
0
0
0
治白带仅从“湿”着眼还不够
带下病的治法,根据寒、热、虚、实的不同,一般有温化、清热、燥湿、祛痰、补虚、泻实等不同。在这些治法中,我素来是推崇《傅青主女科》“夫带下俱是湿证”之说,又以祛湿为先,在选方用药均着眼于湿邪的温化或清化,确实收到一定的效果。但近年来临床实践表明,仅从湿着眼还不够完善。盖
632
0
0
0
九味羌活汤治杂病经验
九味羌活汤临床新用组成:羌活、防风、苍术各5g,细辛1g,川芎、白芷、黄芩、生地黄、甘草各3g。功效: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主治:外感风寒湿邪。症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痛,口苦微渴,苔薄白,脉浮紧等。方解:本方主治证由风寒湿邪侵于肌表经络
2875
0
0
0
蒲辅周:治冠心病的经验方
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与祖国医学的胸痹、真心痛、心悸、怔忡、心劳、心气不足、血不养心等有关。我在临床实践中治疗一些冠心病患者,初步认识到此类疾病多由劳心过度,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所致。冠心病属虚者多,而属实者少,也有虚实互见,寒热错杂的。五脏六腑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一有失
1000
0
0
0
由一则阳气虚“但欲寐”医案讨论封髓丹
警察故事——阳气虚“但欲寐”前几年的事儿了。朋友在派出所当片儿警,三十多岁,面色黄里透黑,一打眼儿过去,好像脸上浮着一层黑气。聊起身体状况,朋友叫苦不迭:没精神,没力气,总想睡觉,可总也睡不着。一搭脉,细弱无力,重取更是微不可查——阳气虚得没法再虚了。派出所的工作耗人,东
3215
0
0
0
李士懋:温病治则清、透、滋
温病本质是郁热在里,我以为温病治则不外清、透、滋。既有热邪,故当清之,然有热在气血之分,故清之又有清气与凉血之别。热乃郁热,有郁即当透邪。透邪的原则是祛其壅塞,展布气机。气机畅达,邪热外出的道路通畅,伏郁于里之热邪方能透达而解。所以,在清热的基础上,必须伍以透邪之品。欲使气机
397
0
0
0
国医大师裘沛然:医道精微最难知
关于中医药学术构建的基本思想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中医学的性质认识不一。先生的观点是,中医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综合学科,其内涵是科学技术与中华文化的结合体。故在掌握藏象、经络、病机、治则的基础上,还必须通晓我国的哲学、文学、史学等知识,才能全面掌握中医学术。例如,《易经
1030
0
0
0
李士懋先生应用升降散的经验
李士懋先生对凡有郁热者,不论外感内伤,内外儿妇各科皆用之,现综述如下: (—)关于升降散的组成与主治李氏说,龚廷贤《万病回春·瘟疫门》有”内府仙方”—首:“僵蚕二两,姜黄、蝉蜕各二钱半,大黄四两,姜汁打糊为丸,重一钱一枚。治肿项大头病、虾蟆病。大人服-丸,小儿减半,蜜
3510
0
0
0
“温病三宝”之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丸作为“温病三宝”之一,历来是中药中的战斗药,在中风的一些证候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受到古今医家的重视。长期以来,它一直是百姓心目中的救命药,但是,即使作为我国传统药物中最负盛名的急症用药,安宫牛黄丸也不适用于所有人。因为中药都有其“偏性”,偏热的中药针对偏寒的
1957
0
0
0
学习尤在泾活用六味丸的经验
尤怡,字在泾,清代医学家,对仲景著作钻研颇深,著有《伤寒贯珠集》、《金匮要略心典》、《静香楼医案》等。今天跟着徐凌云和高荣林先生的思路一起来学习尤在泾前辈运用六味丸的经验,希望对你的临床有所启发。尤怡治病求本,活用六味丸调阴阳水火升降。今择《静香楼医案》六味丸医案17条,
657
0
0
0
局方神术散,治慢性头痛特效
关于神术散,在《医方集解》上记载了四个,分别为海藏神术散,太无神术散,局方神术散,许学士神术散。本文是局方神术散的治验举隅,作者经验是本方治疗慢性头痛效果较显著。神术散出自《活人局方》(编者按:未查到原始文献所提的这本书,疑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故又称“局方神术散”,由苍
1010
0
0
0
岳美中几十年治咳经验总结
咳嗽一症,虽非大病,治不得法,亦缠绵难愈,是历代方书,论之甚详。古方良法妙药虽多,然用者难精反而莫知适从。仅将数十年治咳经验介绍如下,或许于临证者有所裨益。咳嗽名目尽管繁多,有热咳、寒咳、火咳、燥咳、五脏咳、六腑咳等等,但主要仍然在肺,所谓“咳证虽多,无非肺病”。立论过繁,反
834
0
0
0
国医大师张磊教你活用三清汤
张磊,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第三届国医大师。他从医70年,医理纯熟,医术精湛,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于内科杂病的治疗。三青汤组成为桑叶、丝瓜络、竹茹。三味药皆色青入肝,故名三青汤。原为王孟英治疗妊娠恶阻和血虚内热、胎动不安的方子。方中桑叶、竹茹皆性
4000
0
0
0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