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4999 篇文章
筛选
《伤寒论》诊脉法与麻黄升麻汤的“下部脉不至”
在脉道理论形成的初期,经脉是各自独立的,没有相互的循环流注,也没有与脏腑建立对应联系,当时流行遍身诊法(分经候脉之类),诊脉是辨别何条经脉发生异常搏动,“是动则病”。独取寸口脉法最初也不过是据这个部位诊十二经脉而已,后来才逐渐演变成辨别病在何藏。
1894
0
0
0
外感风热第一方——银翘散
本方现代广泛用于急性发热性疾病的初起阶段,如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麻疹、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腮腺炎等辨证属卫分风热证者。皮肤病如湿疹、风疹、荨麻疹、疮痈疖肿,亦多用之。
8431
0
0
0
半夏厚朴汤拯救被“逼疯”的家长们
经典的情志病方,传统的理气化痰方,具有利咽喉、止呕吐、除胀满、止咳喘、定眩悸等功效,现代研究提示能抗焦虑、抗抑郁、镇静催眠、抑制咽喉反射、调节胃肠蠕动等,适用于以咽喉有异物感乃至躯体感觉异常、腹胀、恶心为特征的疾病。
1584
0
0
0
柴桂姜汤方
柴胡桂枝干姜汤所疗之黄,乃介于阳黄与阴黄之间之黄。便于记忆,吾姑且称其为“中黄”!又思“治黄要活血,血活黄自去”。于是处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7剂未完,目黄显退,纳增,神增。
1631
0
0
0
治疗慢性肾炎的验方
“益气化瘀补肾汤”治慢性肾炎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治疗各型慢性肾炎。临床实践证实,本方对隐匿性肾炎疗效最为显著,观察了10例,4例完全缓解,5例基本缓解,1例部分缓解,全部获得疗效。
1215
1
0
1
近视、老花的食疗方
羊肝1具。将羊肝洗净切片,煮食,蘸醋食之尤佳。经常食用,可缓解视力减退。
534
0
0
1
白头翁汤的应用与发挥
用本方制成灌肠剂,治疗抗药性菌痢12例,取得良效。用本方每味药各三钱,研碎后加水至500ml,微火煎1小时,至50ml离火澄清,灌肠。10例经灌肠后,大便次数好转,脓血便消失,平均3.5天;大便镜检阴转,平均为4天。
2477
0
0
0
倪海厦临床常用经验方集锦
脂溢性脱发的经验方(出自《伤寒杂病论》--三黄泻心汤)大黄10克,黄连5克,黄芩5克。治疗小儿流鼻涕且咳嗽(出自《伤寒杂病论》- 发热且舌苔发黄者:大青龙汤)麻黄10克,桂枝15克,杏仁10克,生姜2片,石膏20克,大枣10枚,炙甘草10克
42830
1
0
5
送你155张经典药方
中老年人腰腿疼:方法是:用生山萸肉50—100克煎熬,早晚分服。此方效果神奇,对老年人两腿无力效果更好。一般5天见效,10天一个疗程,20天可治好。骨质疏松:每天吃10粒李子干,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和骨折。
1252
0
0
2
五脏病机全部详解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神志和主血脉。因此,心的任何病变均可出现血脉的运行异常和精神情志的改变。这些病理变化是心之阴阳气血失调的结果。所以,心之阴阳气血失调是心脏病变的内在基础。
739
0
0
0
首乌延寿丹
首乌延寿丹药方是明朝董其昌传下来的,董其昌在老年时曾经服用此方,须发由白转黑,精力也因而充旺。康熙时有人收藏董其昌手写此方真迹,字带行草,断为晚年所书。又引梁茝林说,当时达官贵人有很多人服此方调养,都收到上寿康强,黄发变玄,腰脚转健的效果。
2608
0
0
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名家经验
本例糖尿病病史极长,下元虚损至极,故血压高、便秘、糖尿病白内障视物模糊诸症均现,施氏以丸药滋肾养肝,调潜浮阳,服药3个月,不但尿糖全消,大便通畅,血压也平,再进丸药3个月,尽收全功。
836
0
0
1
仲景唯一的减肥方
朋友连吃了半个月的枳术汤,虽然只有两味药,却吃得它连连矢气,胸口中好像有块重物掉到肠腹中去了,原来是痰消痞化,不再上扰。这样整个人一下子轻松不少,再去一称,居然减了好几斤。我告诉他,中医只能帮到这里,后面一定要靠加强运动,同时还要少熬夜,少喝冷饮。
3563
0
0
2
五苓散医话五则
女 ,48岁,主诉复视4个月。4个月前因孩子生病着急后出现复视,伴突眼,头晕,发作时站立不稳,脑中常感觉一片混沌,双眼畏光,眼周肌肉跳动。五苓散与当归芍药散合方每日一剂,分3次服用。服上方15剂后,视野正面及右面重影已缓解,头晕、凸眼减轻,下肢浮肿消退。
1387
0
0
0
治疗失眠不寐的经验方
女,35岁,主诉:不寐心烦,夜间多梦易醒3周,加重伴口苦1周。每日1剂,分2次水煎滤渣取汤450mL,每次150mL,1日3次,4日后患者复诊,自诉入睡及易醒等症较前明显改善,但仍感口苦,舌质偏红苔白,脉滑。前方加入郁金12g,鸡内金15g。继续服用7剂。三诊,患者自诉入眠较好
789
0
0
0
疾病总论观指导下的针灸学
有一个学生,头痛很长时间,同时腹泻、清水样便,胃里怕冷,稍微吃点凉的、冰的胃就很痛,同时口水又多。对应理中汤的一组穴位加上治头痛的一组穴位,也就是桂枝理中汤的一组穴位。我参考他的穴位,灸中脘、气海、足三里,都是双侧;针外关、合谷,也是双侧。每天针灸1次,2天就见效了。
560
0
0
1
从10大良方入门经方思维
小青龙汤:感冒第一、二天不要用,第三天后不管有哪些症状,只要流清涕或稀白的痰都可以使用,一吃不管是咳嗽、流鼻水、发烧恶寒,通通可以痊愈。
2679
0
0
1
麻黄药证
麻黄治哮,重在配伍,合桂枝发汗散寒;合石膏宣肺清热;合桑白皮清肺达邪;合葶苈子宣肺下气;合射干祛邪化痰定喘;合厚朴理气宽胸平喘;合党参宜气调脾,宣肺定喘;合熟地黄滋肾纳气,温肺止咳;合附子温肾阳,宣肺气,化痰治喘。
1957
0
0
1
黄煌 临床语录26条
黄连温胆汤多用于高血压、精神分裂症、应激障碍、惊恐障碍、癫痫、抽动秽语综合征等,而除烦汤多用于神经症、焦虑症、抑郁症、哮喘、胃炎、肠道易激综合征等、特别是发热性疾病过程中的烦躁失眠最有效果。也就是说,两方在主治疾病谱上有所不同。
858
0
0
0
《张仲景50味药证》学习笔记
大黄证的客观指征为“口燥舌黄”,其舌质坚老,舌苔黄厚干糙,或如干焦锅巴状,笔者称之为“大黄舌”。大黄体质:体格健壮,肌肉丰满,食欲旺盛,容易腹胀,或大便秘结,口唇黯红,皮肤易生疮痘。血压偏高,或血脂偏高。
2337
0
0
1
729
730
731
732
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