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780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重用䗪虫治疗妇科病
䗪虫一药,性味咸、寒,有毒性。其功用逐瘀、破积、通络、理伤等,是活血化瘀药中力专效速的常用药之一。其用量各书记载、汤剂多在3~10克,散剂多为1.5克。因有毒,不宜多用。笔者临床用量经常在30~45克,从未发现1例病人有毒性反应。因本品为活血化瘀破积之药,自当中病即止,勿过量常服
878
0
0
0
经方口诀:黄芪
【歌诀】黄芪证,汗出肿,肌无力,关节痛,身觉沉,动不灵,尊荣人,肌肉松,面黄白,隐黄红,或黄黯,乏光荣,水肿貌,目无神,腹无力,水囊形,舌淡胖,苔多润,易过敏,且畏风,大便稀,不成形,肢麻木,血运停,大剂量,黄汗肿,身不仁,量用中,补不足,小量行,
2565
0
0
0
石膏先生张锡纯
导读:张锡纯曾被称为“石膏先生”,并视“石膏为寒温实热之金丹,救颠扶危之大药。为药品中第一良品,真起死回生之功”。今日分享张氏论石膏一文。石膏之质,中含硫氧,是以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外感有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神农本经》谓其微寒,则性非大寒可知;且谓其宜于
2486
0
0
0
浅谈泽漆和泽漆汤
泽漆这味药,可以说是低贱良药,它不分土壤,无论山野荒坡,还是沟渠道旁,都可以生长。每年春天我都会自己采挖泽漆备用,因为泽漆本地很多药房没有货,本地中医也不用泽漆这味药,同时现在药材批发市场有不少是河里生长的水花生捞上来晒干冒充泽漆出售。以前在使用泽漆的过程中都是春天,其它季节不用
4036
0
0
0
仲景药物学:干漆
干漆为漆树科植物漆树树脂经加工后的干燥品。其性温味辛,有毒,归肝、脾经。功效主治:1.破瘀消积如治“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的大黄䗪虫丸,方中干漆性善下行而破血,能“削年深坚结之积滞,破日久凝结之瘀血”。《本经逢源》并与大黄、䗪虫等同用,以加强其逐瘀
1352
0
0
0
白芍治妇科需要特别注意的点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经。主要功效为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本草备要》谓其“补血,泻肝,益脾,敛肝阴,治血虚之 腹痛”。《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壅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
660
0
0
0
张锡纯解读龙骨
龙骨味淡,微辛,性平,质最黏涩,具有翕收之力(以舌舐之即吸舌不脱,有翕收之力可知),故能收敛元气、镇安精神、固涩滑脱。凡心中怔忡,多汗淋漓,吐血、衄血,二便下血,遗精白浊,大便滑泻,小便不禁,女子崩带,皆能治之。其性又善利痰,治肺中痰饮咳嗽,咳逆上气;其味微辛,收敛之中仍有开通之
2940
0
0
0
治疗角膜病的药物——赤石脂
赤石脂是一种红色的高岭土,因色红滑腻如脂而得其名,性味甘涩微温。具有涩肠止血,收敛生肌的作用,是一种常用收涩药。临床上多用以治疗久泻、久痢、便血、脱肛、遗精、崩漏、带下、溃疡不敛等病证。《本草求真》说:赤石脂“甘温质重色赤,能入下焦血分固脱,及兼溃疡收口,长肉生肌也……石脂之
750
0
0
0
仲景药物学:苦酒
苦酒为以米、麦、高粱或酒、酒糟等酿成的含有乙酸的液体,又名“米醋”。味酸,苦,性温。归肝、胃经。功效主治:1.解毒苦酒汤主治“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仲景以其为主药,是取酸苦涌泄,降火解毒之功。《注解伤寒论》谓:“敛咽疮”。《别录》言:苦酒能“
4257
0
0
0
牡蛎也会过敏?
20多岁小伙子,盗汗1年为主诉。近一年来每夜汗出,白天基本没有多少汗。夜间汗出湿透内衣,有时出汗2次。或许是不堪换衣服的麻烦,于是干脆裸睡。即使这样,也依然出汗。有时遗精,但并不频繁。观其形体较瘦,面色蜡黄。脉浮弱,舌淡苔薄白。腹证:腹直肌紧张,肚脐旁深压可触及搏动感;上腹部腹白
1740
0
0
0
茯苓:利水治痰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生用,以体重坚实、断面细腻者为佳。单用皮,称为茯苓皮,长于利水;近外皮部的淡红色部分,称为赤茯苓,其性凉,长于渗利湿热;茯苓菌核生长中抱有松根者,称为茯神,长于宁心安神,松根称之为茯神木,具有安神之功。 1 利水作用茯苓的利水作用最早记载
1776
0
0
0
石膏怎么用?
(一)性味:味辛,微寒。(二)定性:阳明药物。(三)历代本草论述1、《别录》:味甘,大寒,无毒。主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膈热,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2、《本经》:味辛,微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
1147
0
0
0
班秀文:“连翘”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
连翘芬芳轻扬,具有辛散之性,能和营调气,通达上下,善清冲任血分之瘀热,且解毒不伤正、利湿不损阴,不仅能广泛用于治疗内、外、儿科之疾,在妇科临床中若配伍得当,则平中见奇,略陈于下。 01 清郁热、凉血和营治经病妇人以血为用,血分易虚易瘀。若感受热邪或素体阳盛,过食温
735
0
0
0
中药也有圆运动——乌梅
1.药用来源乌梅来源于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梅树的未成熟果实,别名又叫青梅、梅实、熏梅,或者是春梅。它的主要产地在四川、浙江、福建、云南等地。一般是在果实接近成熟的时候采收,通常是在5月份,我们把它低温烘干,然后闷至黑色就可以了。 2.药性特点乌梅味极酸,从性能上
954
0
0
0
中医不传之秘在量上 看看中药的“特殊用量”
一个疗效显著的方剂,不仅选药精确,结构严谨,而且方中每味药的用量也是非常合理的。在临床上,药量的大小往往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先贤以实践经验创制了许多疗效卓越的方剂,其中有药量独重者,有药量独轻者,或药量重轻并见者,或药量之间遵循一定比例者,真是奥妙无穷。今不揣浅陋,试从以
672
0
0
0
陈芥菜卤:中国最早的青霉素
陈芥菜卤的由来【组成】陈年芥菜卤汁。【功效】清热,下痰,定嗽。【主治】肺痈,症见咳痰腥臭者。【用法】煎沸,候温,缓缓呷一小盅。【经验】明代常州天宁寺用大缸放芥菜,先日晒夜露,使之霉变,长出绿色的霉毛来,长达三四寸,即“青霉”,再将缸密封,埋入泥土之中,十年后开
13508
0
0
0
经方药解:竹叶
竹叶,首载于《名医别录》,《伤寒论》入方1次,《金匮要略》入方1次。 一、药物基原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叶。叶呈狭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钝形,叶柄长约5毫米,边缘之一侧较平滑,另一侧具小锯齿而粗糙。以色绿、完整、无枝梗者为佳。其卷而未放的幼叶,称竹叶卷心。产于长江流域各省
1544
0
0
0
经方剂量不守祖训是中医疗效下降的重要因素
经方剂量到底是多少?中医有句名言:剂量乃仲景不传之秘。可见剂量对疗效的重要性。但是,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明明白白标明了剂量,何来不传之秘的说法?中医方剂剂量的混乱,其实是一千多年以来战乱和历史沿革导致的。直到明代李时珍著述《本草纲目》时,说:“汉之一两,今用一钱可矣。”可
792
0
0
1
用药以胜病为主,不拘分量之多少
作者:余健楚药为治病者设,医者临证,虽贵在辨证准确、方药合拍,而药物剂量之多少亦至关重要。药轻病重则药不能胜病,药重病轻则徒伤正气。张仲景用药,尤为精当,同是大黄、厚朴、枳实,而剂量不同,方名为三,治证亦异。张锡纯深谙其道,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谓“论用药以胜病为主,不拘分量
502
0
0
0
一味油桂引火归元疗咽炎
过年,老姐来访时,说话声音渐哑,并老是嗽嗓不已。知道她年幼时因慢性扁桃体炎把扁桃体切除,20多年来润喉片、消炎片不离身,大青叶、山豆根、金银花、连翘一类更是没少喝,依旧三天两头嗓子不爽不净。我细观面色,两颧挂红,又叫她把口张开,只看到舌苔少津,舌尖红赤。想来想去,也没想到什么
783
0
0
0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