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273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张忠德:甘肃新冠疫情属于燥寒
甘肃属于西北地区,属于风寒之地,目前十月份属于深秋接近隆冬了,中医外感一般分为春温,夏暑,秋燥,风寒等;因此可以看出甘肃这次新冠属于寒燥特点。凉燥重症咳喘可以斟酌小青龙汤加减,本方散寒温化寒饮,恰好符合凉燥侵袭肺部,加之陈旧性寒饮。
701
0
0
0
中医不传之秘在用量
一旦掌握了各自的用量,其攻下、除满或开胸泄饮之主治就不会张冠李戴,桂枝汤中的桂枝、白芍是等量的,如白芍用量重于桂枝,就变为桂枝加芍药汤;而桂枝重于芍药,就是桂枝加桂汤了,方不同,主治不同。
1093
0
0
0
12个煎煮中药的基本常识
滋补性中药煎煳后,其性味会由甘甜变成苦涩,不可能再起到滋补作用;活血化瘀药物煎煳后,会变成具有止血作用的药物。大部分中药煎煳后,有效成分都会遭到破坏,甚至效果相反,该清热的不能清热,该滋补的不能滋补。因此,中药煎煳后应丢弃。
11038
0
0
0
少阴病之脉象
在六经八纲辨证体系中,少阴病属于表阴证,多因病体质虚衰,年老气血俱衰,无力抗争外邪,邪传入里,气血津液俱不足,故脉应之微细。少阴病之脉象,除脉微细外,还可以见到多种脉象。从少阴病全篇来看,提到脉象的有15条之多,除了提纲所说的脉微细外,其他条都是反映少阴病的合病、并病、转归变化
1711
0
0
0
黄帝内经讲呼吸精气
一呼一吸之间,肚子的一张一吸,气海神阙与命门的一进一出。吸气的时候和呼气的时候,这个腹部的运动的变化。呼气的时候,那么心与肺的浊气呼出去了,但是,气海穴的真气去贴近命门穴。
629
0
0
0
康复也要看体质
日光疗法是根据日光的生物效应原理,科学地利用日光的照射,以促进机体康复的方法,也称日光浴。日光照射可温壮体内阳气,增强机体抗御疾病的能力,同时还可振奋精神,使人心情舒畅,消除抑郁,适宜于阳虚质、气虚质等。
328
0
0
0
更年期综合症的辨治“攻略”
月经赶前错后,量或多或少,经前乳房作胀,忧虑多疑,抑郁不乐,头痛目眩,口燥咽干,往来寒热,神疲倦怠,恶心食少,舌淡红,脉弦而虚。治法:疏肝解郁,健脾养血。方药:逍遥散加味。
568
0
0
0
一张小柴胡汤打天下
运用小柴胡方治疗外感病证,除宗仲景之意,重用柴胡30g之外,还加大黄芩剂量至20g。治疗内伤杂病,则柴胡、黄芩均用15g。无论外感内伤,均用党参代人参,治外感用10–15g即可,治内伤则加大为20—30g。
1575
0
0
0
龙砂医派的经方家们
经方家,是一批擅长应用经方治病的医家他们强调方证相应,重视药物及其配伍的研究,重视临床技术的研究,以擅用经方大剂为临床特色,近代也有“经方派”的称呼。龙砂医派都是临床医生,他们对疗效的重视比然加强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学习与研究,经方应用成为其临床不可缺失的部分。
3388
0
0
0
乳腺增生病的一针疗法
乳房在足阳明胃经循行线上,人迎穴治疗乳腺增生病是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灵枢·卫气第五十二》有这样一句话:“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可见三阴三阳这六经的“标”和“本”是多么重要。
510
0
0
0
生姜在养生界的妙用
着社会高速发展,因压力增大而导致脱发的人群越来越多,“发际线节节高,头屑如雪花”的状态让年轻人无法面对,因此,生发与去屑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生姜具有防脱发与去头屑的作用,生姜可促进头皮微血管循环,调节血行,活化毛囊组织,强壮发根,从而改善脱发症状
484
0
0
0
3张养生必知的抗衰长寿方
首乌延寿丹与还少丹均以滋养肝肾为主,前者适合于肝肾阴虚、阳气偏亢之人,药性稍偏凉;后者适合于肝肾精血虚、心肾不交、而阳气亦不足之人,药性稍偏温。对于脾胃虚弱之人,两方均不适合,服后容易出现饱胀、腹泻之症。萃仙丸则脾肾兼顾,对于消化吸收功能不好,胃口欠佳,经常腹泻的老年人,最为适合
2625
0
0
2
肛门湿疹两则医案
本案湿热祛、肝气畅、内风息而痒止,故以疏风清热、利湿止痒中药汤剂内服,及清热燥湿、祛风止痒中药汤剂坐浴,使湿热祛、肝气畅、内风息而痒止。方中黄连、黄柏、秦皮、龙胆草清热淋湿以解肠道湿热,泽泻、木通利尿使湿热自小便而出,柴胡、木香疏气以达气行湿走滞散
2705
0
0
0
治疗过敏性鼻炎中医有妙招
据辨证施治原则,常采用经脉刮痧,结合局部穴位点刮痧,以皮肤潮红出痧为度。临床实践证明,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见效快、疗程短、痛苦小,许多患者治疗一次便可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且治疗费用较低,为众多患者解除了鼻炎痛苦。
1007
0
0
0
结节性红斑的治疗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发生于小腿的急性炎性皮下结节。本病好发于青年女性,以春秋季多见。其病因尚未明确。患者多伴有风湿病、结核病或白塞氏综合征等病,病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主要是血管炎性改变,尤以深层静脉血管管壁变厚、肿胀、变硬,甚至完全闭塞的改变,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治则
995
0
0
1
瓦楞子和螺蛳壳的用法
瓦楞子为蚶科动物魁蚶、泥蚶科的贝壳。适应胃酸过多,溃疡病,便脓血,泻痢,小儿佝偻病,肠结核。螺蛳壳为田螺科动物方形环棱螺的陈旧螺蛳壳。治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多,胃酸过多之胃痛,反胃呕吐,脱肛痔核,疮疖。
1253
0
0
0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脉学
下面我们以《伤寒杂病论》脉学为准,以病脉证治为基础来阐明脉法的诊断运用。 1、《伤寒论》脉学浮脉,浮脉主病在表,浮脉,轻按即得,主阳气浮于外,各种病脉都是正邪相搏的结果。# 太阳病脉学1、浮缓脉,浮为病在表,缓为虚,缓脉慢于平脉,脉浮缓名为
4391
0
0
1
委中穴放血治疗牛皮癣等疗效甚佳
放血治疗牛皮癣疗效甚佳。先用止血带系在委中穴的上端,常规消毒,右手持三棱针,对准委中努起的静脉,徐徐刺入脉中0.5~1分,然后缓缓将针退出,血即流出,待黑色血出尽,变为赤色,再将止血带松开,以消毒棉球按压针孔,其血即可自行停止。
2659
0
0
0
高血脂相关的典型脉象
浊虚脉:见于高脂血症病人减肥及服降脂药期间。也可见部分消耗性疾病的早期浊缓脉:常见于下肢关节的酸痛、功能不良性病变。也见正常体力工作者冬季脉象。浊紧脉:见于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病人,常见血压的低压高。浊涩脉:见于脑心血管疾病。浊数脉:见于部分发热及心脏病病人。
2741
0
0
0
南宋女科圣手陈自明的几首“妇人通用方”
四物汤,由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四药组成,补血活血调经之剂,被收录于《局方》,是补血调经的基本方。方中熟地黄滋阴养血,填精补髓;白芍养血和营,补益阴津;二药滋阴养血,调补肝肾,为血虚而设。白芍不仅益阴,并具柔肝解痉作用,经脉挛急而痛,得此可以消除。
1196
0
0
0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