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相关的典型脉象

##浊脉概述

特指血液有形成分增加导致脉气浑浊的单因素。

##浊脉的研究

笔者认为:临床上大部分体力劳动者脉象宽大,脉势奔涌,与古人所述浊脉有相似之处。如果该类人,中年富贵(升官、发财、劳动减少、饮食厚腻)则多出现高脂血症的浊脉。近年来高脂血症有年轻化的倾向。 浊脉的产生机理,可能与血液中的脂肪含量高或血液黏稠度过高等有关。脂肪滴增多导致血管微循环通过障碍,而出现脉形宽大,血液通过缓慢的脉象。如果脂肪沉着于脉管壁,轻者出现浊紧脉,重者出现浊弦脉。浊脉的研究提示:近年来部分不典型脑中风疾病的病因与高脂血症有关。浊脉不应该与滑脉、动脉、细脉、微脉、弱脉、濡脉等相兼脉。

有时,浊脉也与糖尿病病人的特异脉象共存。这部分病人以“三高症”居多。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临床还见三高症病人有血尿酸的增高。

##浊脉的现代生理学、病理学基础

浊脉是血液有形成分的增加,如血脂的增高、血红蛋白的增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液黏稠度等原因而导致的血行速度的缓慢。而血行速度缓慢的原因:一是微循环的通畅度不够;二是血管的堵塞;三是因为心脏的功能减弱(心脏因血液黏稠度高而导致的供血不佳)。

##浊脉的特征

浊脉的性质:是血液有形成分的增加,血液黏稠度增加而导致的脉气浑浊的单因素。 浊脉的脉感:浮沉充盈浑厚有力,如漆行脉道,如触怒张的大隐静脉。

浊脉的兼脉:浊脉可同虚脉、弦脉、缓脉、紧脉、涩脉、滑脉、数脉、风脉、边脉、实脉、虚脉、芤脉、促脉、结脉、代脉等兼脉。

##浊脉的现代临床意义

浊脉主要见于高脂血症,也见于血红蛋白增多症、血液黏稠度高等疾病。临床上高脂血症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所谓三高症病人。浊脉还见于高血压合并有心脏疾病及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寸关脉脉晕点更有临床意义。

##浊脉三部的现代临床意义

浊脉是脉体整体的浊,因而浊脉不应有一部独浊之分。但在浊脉上常常出现一些脉晕点。根据脉晕点位置与性质可完成对疾病的诊断。详见脉晕点章。

##浊脉兼脉的现代临床意义

浊虚脉:见于高脂血症病人减肥及服降脂药期间。也可见部分消耗性疾病的早期。 浊缓脉:常见于下肢关节的酸痛、功能不良性病变。也见正常体力工作者冬季脉象。

浊紧脉:见于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病人,常见血压的低压高。

浊涩脉:见于脑心血管疾病。

浊数脉:见于部分发热及心脏病病人。

浊风脉:见于脑中风。

浊边脉:见于高脂血症病人同时伴有肩背部、肋神经等肌肉、筋膜无菌性炎症。

浊实脉:见于神经系统的早期感染性疾病或部分精神病。还见于肥胖合并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

浊洪脉:见于部分初发高热病人。

浊芤脉:见于过量口服降压药物及减肥病人。

浊弦脉:见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或糖尿病病人。

浊结脉:见于早期冠心病。

浊代脉:见于晚期冠心病。

浊促脉:见于活动后的隐匿型冠心病。

##浊脉的鉴别

浊脉属大脉类,因此,浊脉当与大脉鉴别。 浊脉:脉气浑浊,如漆流管中,脉浊为血液流利度不高的单脉素。

实脉:实脉是五脉的兼脉,见于弦脉、长脉、浮脉、沉脉、强有力之脉。

洪脉:脉的来势强,有波涛汹涌之势,来盛去衰之韵。

“太素脉”中的浊脉:该浊脉是实脉、滑脉、洪脉、数脉的兼脉。

作者:许跃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