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德:甘肃新冠疫情属于燥寒

访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甘肃工作组医疗救治组专家张忠德

新华社记者张玉洁、张智敏

10月18日至26日24时,甘肃省共有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5例。在此次疫情中,患者的特点是怎样的?采取了哪些治疗措施?在疫情防控中,人们如何加强防范?26日下午,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甘肃工作组医疗救治组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

问:此次疫情中,患者的特点是怎样的?

答:一是与以往不同,此次甘肃收治的患者中发烧的人少,但患者大多出现口干、咽干、干咳等燥热症状,一些人出现头痛、关节痛、流鼻涕等风寒症状。二是患者中老人比较多,绝大多数患者在50岁以上,重症患者中70岁以上的有9例。三是患者大多有基础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肺部疾病等。加之德尔塔毒株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转阴时间长、病情加重时间短等特点,治疗难度有所增加。

问:治疗采取了哪些方法?效果如何?

答:针对上述情况,国家、省、市的医疗队伍协同工作,采取了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有效阻断了重症病例向危重症发展。针对患者燥、寒的情况,我们加用了滋阴、补气、扶正、祛寒的中药,有效缓解了患者口干、咽干、干咳等症候。尤其发热的病人,在36至48小时内实现了体温控制,这是非常难得的。除了中医外,我们还采取了恢复期血浆、中和抗体等多种治疗手段,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问:对疫情防控,您还有哪些好建议?

答:一是建议市民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政策,非必要不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二是做好保暖,尤其是护好头、颈、脚等部位。三是饮食少辛辣、少烟酒,多吃蔬菜多煲汤,多补充滋阴、润肺的食物。四是保证休息,增强抵抗力。总之,加强自身防控是对抗击疫情最大的贡献。

按:甘肃属于西北地区,属于风寒之地,目前十月份属于深秋接近隆冬了,中医外感一般分为春温,夏暑,秋燥,风寒等;因此可以看出甘肃这次新冠属于寒燥特点。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当中把燥邪分为凉燥,温燥;凉燥吴鞠通解释属于次寒,次寒也得疏风散寒,主方是杏苏散为主;本方治外感凉燥,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嗌塞,苔白脉弦。

凉燥重症咳喘可以斟酌小青龙汤加减,本方散寒温化寒饮,恰好符合凉燥侵袭肺部,加之陈旧性寒饮。

至于温燥邪气干清窍翘荷汤,咳喘一类选用桑杏汤轻宣温燥,凉润止咳。临床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临床本方证可见头痛,身不甚热,干咳无痰,咽干口渴鼻燥,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而右脉大者。

对于重症咳喘可选用清肺救燥汤;本方清燥润肺,益气养阴。治温燥伤肺,气阴两伤所致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口渴鼻燥,胸膈满闷,舌干无苔,脉虚大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