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2050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鸡鸣散治疗风心病顽固性心衰的经验
风心病所致慢性心力衰竭是一个危重的病证,多因病人反复发作而体质极度虚弱,疾病的演变只系于厘毫之间。因此,宋教授临床应用鸡鸣散治疗本病认证十分严谨,必须具备:1. 心肺瘀滞,口唇青紫,心悸,喘咳。2. 脾肾阳虚,寒湿泛滥,足胫浮肿。3. 水寒上冲,喘促不得卧,咳唾口沫,呕恶,烦闷
1112
0
0
0
用温病方广治杂病
在用沙参麦冬汤治疗萎缩性胃炎时,如胃痛较甚者,伍以川楝子、玄胡、白芍等;如因胃阴不足而便秘者,伍以火麻仁、玄参等;胃阴不足而胃火上炎者,每有口舌糜烂,可加入盐水炒知母、盐水炒黄柏、桂枝木、人中黄等;胃阴不足而兼有气机不畅者,佐以橘白、生麦芽、川朴花等
480
0
0
0
打嗝老不好试试丁香柿蒂汤
丁香柿蒂汤本方主治胃气虚寒,气逆不降之呃逆。以舌淡,白,脉沉迟为使用要点。本方是为虚寒呃逆而设, 故治宜温胃降逆止明之法。方中丁香辛温芳香,能温中散寒,降逆止呃,为治疗胃寒呃逆之要药;柿蒂苦平,善降胃气,亦为治疗气上逆之呃逆的要药,以上两药配伍,温胃散寒,降逆止呃之功力加倍。
2612
0
0
0
经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相关抑郁症疗效观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简称 IBS)。是一种肠道功能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的一组综合征;而与IBS相关的抑郁症尚有情绪抑郁、疲乏、不欲饮食等肠外症状,临床治疗IBS往往多注重肠道症状的改善,
955
0
0
0
升陷汤治疗中气不足所致的小便失常
小便不畅指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能,欲解不得,此症又称“癃闭”。病由中气不足,膀胱气化不利。用升陷汤益气升阳,化气行水。黄芪20克,柴胡、升麻、桔梗、知母各10克,加乌药10克,肉桂、通草各6克,车前子20克(布包)。
1941
0
0
1
风引汤
男,52岁,素患高血压病,半月前与人口角后,头晕头痛,烦躁易怒,有时感到左上肢抽动,唇战。面红如醉,油亮发光,诊断为高血压,方用风引汤加生石决明、双钩各30克,5剂。上方连服月余,血压一直维持在130~150/85~90毫米汞柱之间。
3058
0
0
0
11种男科病的民间验方
早泄(1)阴虚:保阴煎加莲子心。2)阳虚:右归丸加紫石英一两。(3)情志抑郁:血府逐瘀汤加五子衍宗丸。不射精(1)血府逐瘀汤加蛇床子三钱,韭菜子三钱。(2)炮山甲、龟板等分研末,每包一钱,一日二次,酒下。
1931
1
0
1
中药调周法治疗月经病
无论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色、经质、经量的异常,或以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症状为特征的疾病,均可称为月经病。既可见于西医学的功能失调性疾病,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卵巢功能低下等,亦可见于器质性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盆腔炎症等引起的月经异常。
1063
0
0
0
《伤寒论》——禹余粮丸
病人久患慢性肾盂肾炎,腰痛,小便已阴疼,上午轻而下午重,持续约半小时自止,阴中灼热而尿色多清白(有时服药后色黄)。过去夏月病情加重而冬令减轻,今年则冬夏均剧。投以《古本伤寒论》禹余粮丸方加减,连服2剂。腰痛及小便已阴疼大为减轻,尿后阴中痛持续时间缩短到3分钟左右。守上方再进14剂
2884
0
0
0
各类肿瘤的经方治疗
本文参考王立芳《抗肿瘤经方临床应用手册》整理
3293
0
0
2
《伤寒论》——大结胸证治
结胸是一个证候,可以出现于许多疾病中,如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腹膜炎等,临床表现上腹部或全腹疼痛、压痛、硬满拒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辨证属实热病邪结聚于胸腹部,均可按结胸辨治。
2743
0
0
0
通过脉诊治疗阳痿
男,30岁阳痿3年,前医频用补肾壮阳之汤丸与西药治疗不效。审其除时有感冒之证外,别无所苦,脉弦缓。因思仲景营卫失调者用桂枝汤,“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宜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勉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不料却10剂而愈。
1852
0
0
1
用肾气丸治疗顽固性便秘
当下焦无火的时候,脾胃系统便没有办法运化,锅中水谷就煮不熟,所以就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呃逆等症状。而中焦一旦运化不佳,也便有了生痰,生饮,宿食的基础,痰饮宿食阻隔,气降不下去只能反向冲上,所以患者就往往失眠头晕。
1133
0
0
0
方证对应学经方
患者,女,66岁。右上腹反复疼痛40 余年,复发10天,伴畏寒,发热,呕吐(西医诊断: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石症)。经西医保守治疗无效,急行手术。但行硬膜外麻醉时,迅速出现急性循环衰竭,被迫终止手术。乃投大柴胡汤合金铃子散,一剂热退病减便通,呕苦止。
1419
0
0
0
《伤寒论》中“热利三方”的辨别运用
白头翁汤《伤寒论》第371条:“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条文解读:热利下重,即里急后重,以白头翁汤祛湿清热。胡老临床运用本方多加6g大黄,便血者,可加阿胶;若所下皆是血水,可服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2600
0
0
0
走近汤液经法图
汤液经法图系列(4):体用是什么意思?与补泻是什么关系?
前两期我们试着从汤液经法图角度,分析了桂枝汤这个具体的方子。结论是,桂枝汤为经典的补肝之方,药用辛-酸-甘的配伍,其中,辛补肝,酸泻肝,甘补肝。有人说,咦,金老师,在汤液经法图里面,左下角的那个肝木的区域,并没有写着辛补肝和酸泻肝,而是写着体、用和辛、酸啊。这个怎么理解呢
3724
1
1
1
走近汤液经法图
汤液经法图系列(3):桂枝汤与岐山臊子面的神交
在上一节课里,我们讲了“汤液经法图”给出的疾病诊疗思路。什么思路呢?就是通过虚实认识疾病,通过补泻治疗疾病。再准确一点说,通过五脏虚实认识疾病,通过五味补泻治疗疾病。有人说,这只是内伤病的辨治大纲吧,外感病也适用吗?我们认为,无处不阴阳,无病不阴阳,外感内伤都是人
1879
0
0
1
从气郁和血瘀论治失眠
气滞血瘀患者每多情怀不遂,肝失疏泄,初则气机郁结,日久必致气滞血瘀,凝滞脑气,神明受扰而失眠,即使入睡,也乱梦纷,兼有情志郁郁不乐,时喜叹息,胸胁胀痛,舌紫,脉弦或涩等。余以为血府逐瘀汤能平衡气血,调整阴阳,治疗瘀血失眠者,常可获显效。
2469
0
0
1
名医名方
用“经痛舒”调痛经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盆腔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的90%以上,青春期多见,常发生于初潮后的几年内;继发性痛经是指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黏膜下子宫肌瘤、盆腔炎、宫腔粘连等引起的痛经,其中以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痛经严重者可放
750
1
0
1
伤寒杂病论——宋本和桂林本的差别
太阳篇之后有一个炙甘草汤症。宋本它的症状是,脉结代,心动悸。桂林本写,脉结促,心动悸。桂林本对宋本做了很多修正,而且桂林本修正的地方都是宋本严重有问题的地方,为什么桂林本只允许写脉结促,而不写脉结代呢
1569
0
0
0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