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847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经方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高热案
化脓性扁桃体炎为临床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属于中医学“乳蛾”范畴,以春秋季多见,儿童和青少年是高发人群。其起病急,咽痛明显,多伴有高热,畏寒,体温可达39摄氏度以上,且易反复发作,全身和局部症状均较重,并可诱发风湿热、关节炎、心肌炎和急性肾炎等多种疾病,故应及时治疗,不可延误
2248
0
0
0
冯世伦诊治一例重症肌无力验案的体会
去年跟诊冯老,有一则医案至今记忆犹新,当时诊病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卢某某,女,71岁。2018年9月8日初诊。患者患重症肌无力18年,口服新斯的明治疗。近三月眼皮无力、四肢无力逐渐加重,服新斯的明后只在4小时内有效,汗出多、怕热、足凉,足底板样感,夜尿4~5次,睡眠差。察患
1134
0
0
0
王琦医案:安魂汤治盗汗10年的小伙
并不像其他病人一样一坐下就急切地询问倾诉,他缓缓坐下来,沉默着,直到导师王琦问他:“你是李威?”他点了点头,说:“是。”“怎么不舒服呢?”王琦教授继续问。“盗汗10年了。看遍了医生都没有治好,现在越来越严重。”这个小伙子声音里带着明显的低落和失望。盗汗是临床常见病,可
787
0
0
0
熊继柏:治顽固性反胃呕吐
【诊疗经过】这里讲的是“顽固性翻胃呕吐”,翻胃又叫反胃。有这么一个病人,这个病人病到什么程度呢?严重的反胃呕吐,不能进食,差不多快绝食了,一吃就呕,西医诊断为“十二指肠淤积症”,这是一个疑难病症。一个15岁的女孩,姓秦,长沙人,2007年就诊。呕吐2个月,每于饮食之后5-
1001
0
0
0
加减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
张梦侬(1896~1977),男,原名炳亟,后更名为梦侬,湖北汉川人。自幼嘱从师孰学习中医,后因其父兄相继逝世,半农半医为业,继又师从当地名医林士安研学针灸及中医典籍,相继于湖北、郑州、陕西行医,后回湖北。湖北中医学院著名老中医,谙熟经典,博采众长,擅治奇难杂症。张氏认为哮喘
528
0
0
0
经方治疗中虚奇病案
彭某,女,36岁,2012年5月11日来诊。其体型偏瘦,面色黄白,说话语声温柔低沉,诉近几月来多食善饥,非常容易饥饿,没有过多久又想吃东西,食物亦无所偏好,无口苦、口干、口渴,无腹胀,本月9号来经,月经稍黏稠,白带正常;小便淡黄,大便每天一次,便稀不臭。唇淡红,舌苔白稍厚腻润,舌
840
0
0
0
姜附剂不寐治案
古人编选医案是有讲究的:“每部医案中,必有一生最得力处,潜心研究,最能汲取众家之所长。”(周学海语)“变法稍有出奇者采之,诸庸常者不录。”(《名医类案·序》)“凡医案观其变化处,最耐寻味。”(《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序》)意思是说,编选医案要摘其“众家之所长”,治法有出奇
498
0
0
0
见微知著:精细辨证案例
真寒假热案20 世纪70年代,广西中医学院会诊一病例。患者是一老干部,发烧40多天不退。用过各种抗生素,服过不少中药,体温始终不降。于是请全院名医会诊。就在大家聚精会神讨论病情的时候,林沛湘老中医注意重到一个细节:病人从暖瓶中倒了一杯水,马上就喝下去了。当时天气很热,喝
1007
0
0
0
黄煌:猪苓汤医话两则
认识猪苓汤上周门诊上来了一位精神抖擞的老妇人,如果不自我介绍,我还真认不出来了。她是上个月我去宜兴看病时,从病房里用床推出来开方的那位膀胱占位术后一周的患者。那时,她脸色憔悴,小便出血,入夜汗出湿衣。我用的是猪苓汤加栀子甘草。老人高兴地告诉我,服药后很快血止汗收,睡眠好
2026
0
0
0
承气汤类方治外伤
案一作者/顾春 杭州市张同泰国药馆2018年10月15日初诊,患者自述一周前驾车行驶中,一辆汽车对面而来,双方刹住了车。自此以后感觉头胀痛,小腹硬痛,小便涩痛,大便秘结,到医院各种检查无异常。特来中医科求诊。舌紫苔白厚,脉沉实而涩者。诊断 :下焦蓄血淤热互结桃核
809
0
0
0
颜德馨示范清暑益气汤
李东垣以“暑伤元气”、“暑必挟湿”立论,制清暑益气汤治体虚而伤于暑湿者,方取党参、黄芪、白术、麦冬、五味子、甘草益气生津,以扶元气;黄柏、苍术、神曲清热燥湿,消食导滞,以祛病邪;升麻、葛根、泽泻以升清降浊;当归、青陈皮以调畅气血;生姜、大枣以调和营卫。全方攻补兼施,标本并治,气血
662
0
0
0
栝楼瞿麦丸加味治疗消渴
张某,男,57岁。住县化工机械厂家属院。患消渴三年,日日口干需手持水杯,早晚必须饮上两壶茶,晚上每次苏醒后口干则饮,夜尿五六次。多次检查血糖、尿常规无明显异常。查脑CT等也无异常。身体肥胖,血脂稍高,血压正常。自述年轻时当销售员,常常出门在外,坐车赶店,有时没有水喝就忍着。怀疑是
1115
0
0
0
刘渡舟治肺风案一则
王某,男,58岁。患有肺气肿病史五年多,病情逐年加重。现证:胸闷气短,喘息头晕,项背恶风,寸脉浮,舌质红,苔白。辨为“肺风”挟饮之证。麻黄5克、生姜I0克、半夏10克、生石膏15克、大枣7个、炙甘草6克。三剂。服药一剂后得微汗出,则觉胸中之满顿开而呼吸随之畅利,三剂后项背
1473
0
0
0
桂枝厚朴杏仁汤治疗水痘疱疹
邱某某, 女性 ,8岁, 濮阳市台前县人, 2018年6月14号来诊。体温低热,全身泛发性小丘疱疹,水泡,皮肤伴有瘙痒,精神欠佳,稍咳嗽,皮肤有抓痕,舌淡红,舌苔白厚,脉浮,纳差,大便3日未行。西医:水痘疱疹中医:六经辨证为太阳阳明合病四诊合参,脉浮,发热咳嗽,疱疹瘙
648
0
0
0
黄仕沛医案:反复发热伴右下腹部硬结、反跳痛
反复发热伴右下腹部硬结、反跳痛一例(待排除右侧盆腔占位性病变)Y某,女,33岁,阳江人,于2018年8月31日初诊。患者自诉7月12日晚上突然出现上腹部胀痛,立刻前往当地阳江人民医院住院,翌日其腹部胀痛感转至下腹部,直至7月17日继而出现反复高热,最高体温39.8℃,伴有
841
0
0
0
黄芪、枳壳治疗胃下垂
胃下垂,是指胃的位置不同程度的降低而言。引起胃下垂的原因,有先天和后天两种。先天性的,多发生在体质瘦弱、胸廓狭长的人;后天性的,多数由腹壁的紧张度发生变化所致。症状为食后腹部牵引疼痛,有饱胀压迫感,经常嗳气等。本病的确诊,还需X线钡餐检查。处方:黄芪一两 枳壳八钱用法
1818
0
0
0
经方治疗皮肤过敏
伤寒经方组方严谨,疗效卓著,为历代医家所推崇。作者在临床中,研习《伤寒论》,常将经方活用于皮肤疾患的治疗,每收奇效。今举数例,供同道参考,兼谈个人研习心得。 一、熟记经典遵经旨使用经方,必须熟记各条经典原文,深刻体会其义,见是证用是方。方与证,前贤刘渡舟氏认为“乃是《
2479
0
0
0
薏仁汤治疗麻木证两则
薏仁汤加味治疗麻木证一诊:张某,四川绵阳松垭人,女,56岁,2016年11月5。患者因为手指,下肢麻木,同时疼痛肿胀,治疗两年多无效果,听人介绍前来治疗。现症如下:中等个子,胖壮,面黄黑,说话声音大,手指肿胀,手指四肢麻木而痛,阴天或是下雨加重,人怕冷,比一般人怕冷
794
0
0
0
灵活运用郑钦安思想,麻黄细辛附子汤证4例
郑钦安学说是上溯《周易》、《内经》等古典医籍,精研《伤寒论》心法,下览历代医家著述而兼采其长,再以他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地辨识疾病的诊疗方法,继承和发展了伤寒学说,把伤寒三阳病和三阴病,尤其是三阴病的辨治推向了一个顶峰的代表。阳常不足阴有余,识证既确治何拘。莫怪四逆汤
1263
0
0
0
治疗黄褐斑,可选用血府逐瘀汤
冯某,女,30岁。主诉:面部黄斑丛生1年。患者平素多情志不畅。约1年前面部出现黄斑,经外用祛斑霜和口服美容养颜药物3个多月,并无寸效。刻诊:整个面部泛发黄斑,斑块大小不等,最大者如绿豆大,以两额部为重,触之不凸起,压之不退色,经期错后7~10天,有暗红血块,5~7天乃尽;经行
1385
0
0
0
73
74
75
76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