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847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六经辨证临床案例三则
1. 范某某,男,52岁,干部。因烦渴不止一个月来诊。患者述:一个月前发热恶寒,头痛,汗出,鼻塞流涕,在当地医院内科,诊断为感冒,医生给予对乙酰氨基酚片、头孢氨苄及复方大青叶片治疗。用药3天,汗出热退痛止。但随之出现口渴,多饮,小腹胀满,一天喝2~3暖瓶水,最多时能喝4暖
1655
0
0
0
“丹溪壮年有梦遗”等五案
第一案丹溪壮年有梦遗证,用凤髓丹、河间秘真丸,唯有小效,遗终不除,改用远志、菖蒲、桑螵蛸、益智仁、韭子、枣仁、牡蛎、龙骨、锁阳等为丸,服之寻愈。第二案一人年六十五,精滑常流,丹溪以黄柏、知母、蛤粉、牡蛎、山药饭丸,盐汤下。第三案一人每至夜,
956
0
0
0
禤国维教授运用六味地黄汤治疗皮肤病经验介绍
戳蓝字“三鹊经方”关注我哦!禤国维教授行医40余载,善采各家之长,又有独到之处,尤擅用六味地黄汤治疗多种皮肤疾病,每获良效。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兹择数则医案,介绍于下。1.白塞氏病黄某,男,37岁,1998年8月4日初诊。患者4月前,唇与舌出现溃烂
2281
0
0
0
经方辨治不寐四则
不寐,又称失眠,是指经常就寝后难以入睡,或多梦易醒,醒后不能再睡,甚至彻夜不得寐。五脏六腑之病,皆令人不寐。虽有多种原因可致不寐,总而言之,可分为虚实两类:实证是指形体违和,致营卫不调而不寐的,如“胃不和则卧不安”;虚证是指精神因素及气血亏耗方面的病变,如思虑伤脾,恚怒伤肝,致血
1939
0
0
0
“伤寒”方与时方配合应用的经验
笔者多年来以“伤寒”方与时方配合应用的经验介绍于下: 1、小承气汤合乌梅下蛔汤治疗小儿蛔虫性肠梗阻宋某某,男,6岁。1979年10月15日诊。患儿脐周疼痛二天,呕吐、不能进食。一医予藿香正气水一瓶,服之无效。大便五天未行,不排气,且吐出蛔虫四条。检查:腹膨胀,
667
0
0
0
冯世纶经方愈妊娠甲亢案
案例陈某,女,27岁,孕妇,2014年10月16日初诊。患者主诉心慌1月。患者一月前(妊娠10周左右),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2014年10月10日就诊于北京宣武医院妇科,检查胎儿发育正常,建议内分泌科就诊,予查甲功五项均异常:T3 3.00mmol/L,T
488
0
0
0
经方治疗胸胀满心下堵医案一则
男、46岁因新冠二阳持续发烧伴气喘住院。查CT示:肺大泡、肺气肿。住院2周出院,出院后胸闷气喘、心下堵仍稍有,尤其腹胀满厉害,按之硬满疼痛,怕热,脾气急、口苦、口干、口中稍腻,大便干、心烦眠差。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数。诊断:大柴胡汤合达原饮证
1768
0
0
0
温经汤治崩漏医案一则
此案诊为更年期崩漏,人是体瘦面黄肤细的桂枝人,口干,唇淡,头晕沉,极度乏力为典型的阴血大亏之证,加之唇干起皮,下肢干燥入冬尤甚,为典型的温经汤证,出血量大且持久,随时有晕厥风险,温经汤为味甜的膏方服用,二诊反馈无效,考虑中气亏虚明显,加人参粉吞服所幸虽有惊但无险。
1209
0
0
0
甘草泻心汤使用的三则医案
甘草泻心汤主要的病理因素是里虚。对三个泻心汤做了比较,心下痞硬 呕而肠鸣下利的是半夏泻心汤,在这个基础上出现干呕食臭,下利明显的是生姜泻心汤,如果出现黏膜性病变,或者因虚造成的精神方面的疾病是甘草泻心汤证。
2824
0
0
0
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椎病医案一则
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椎病,一般都是用原方,必要时进行加减,最重要的是用药的量一定要足,其中桂枝和白芍的用量一般要达到30g,葛根的用量一般要达到45-90g头痛或颈项僵痛严重者加用元胡,细辛,吴茱萸以行气散寒止痛,若有肢体麻木者,可加地龙,桑枝,鸡血藤活血祛风通络
4360
0
0
1
经方治疗急症肠梗阻医案一则
患者男,68岁出现院腹胀满难耐,急入乡医院,诊断为不完全性肠梗阻,经胃肠减压、灌肠、输液治疗三日,胀满稍缓。出现左侧腹部痛,大便已四日未解,医恐肠坏死,欲行手术治疗,患者不愿。辩方证为:厚朴三物汤合大黄附子汤加炙甘草汤证。用法:上药急煎,频服。于当夜0时左右,腹胀痛顿消
1185
1
0
0
黄连汤加味可治疗新冠感染后出现自汗症状
女,45岁,感染新冠之后,出现汗出较多,白天多见,伴有乏力有时上楼出现气喘,自感长年下肢冰凉。处方7剂,水煎服。复诊:汗出症状好转明显。
581
0
0
0
实证腹胀医案一则
患者属实证,为肝脾气滞、肝脾不和之证,治疗以疏肝理脾、舒畅气机为法。方以四逆散加减。四逆散出自《伤寒论》,主治肝脾不和证,由甘草、枳实、柴胡、芍药组成,具有透邪解郁、疏肝理脾的功效,方中药物均选用。本病案符合肝脾气滞实证,脾气雍滞需破气散结,肝气雍滞需疏肝理气。
762
0
0
0
周仲瑛医案赏析:当归四逆汤加减治雷诺病
【病历摘要】陈某,女,61岁,2002年9月24日初诊。去年入冬以来两手清冷,肤色苍白,接触冷水加重,锻炼后身体热而两手清冷更甚。于上海长征医院检查示“IgA升高,抗核抗体1:1000,抗SSA()”,经多家医院确诊为“雷诺病”,多方治疗无效。舌苔少,舌质淡隐紫
1193
0
0
0
周仲瑛医案赏析:小青龙汤治疗肺寒久咳
案1:王某,男,35岁,2003年1月14日初诊。患者自1999年开始咳嗽,迁延至今不愈,X线胸片示慢性支气管炎,咽部炎症常见发作,刻下咳嗽不畅,咯痰不多,质黏色白,舌苔薄黄,舌质暗红,脉细弦滑。证属陈寒伏肺,肺气不宣。处方:蜜炙麻黄5g,杏仁10g,桔梗3g,生
1577
0
0
0
周仲瑛医案赏析:小柴胡汤治疗妇女产后“热入血室”
【病历摘要】陈某,女,32岁,2006年6月19日初诊。病史:患者于2005年8月产后曾患外感,发热,咳嗽,经治疗后热退,咳嗽好转,但睡眠欠佳,夜寐多梦,并且逐渐加重至经常失眠,伴有心烦意乱,性情急躁,并自觉有时发热,多次测体温均在正常范围。曾多次到多家西医院诊治
1154
0
0
0
柴胡桂枝汤治疗多年眼干眼痒医案一则
女,54岁。主诉:两眼发干、发痒、流泪6年有余,加重半年。患者6年前自觉眼干、眼痒、流泪。六经辨证属太阳少阳合病。病机为营卫不和、少阳枢机不利。柴胡桂枝汤为小柴胡与桂枝汤并为一方,乃太阳、少阳合病之方。患者服用第1剂约2/3的剂量后,自觉眼痒、流泪开始出现好转
1775
0
0
1
温经汤治排卵期出血医案一则
黄煌教授应用温经汤经验丰富,论述详尽:温经汤是“天然的雌激素”,适用于虚性体质人群,主治不孕症、卵巢早衰、痛经、更年期失眠等,对体质偏热者慎用,体型肥胖壮实及面色红润者慎用。
1118
0
0
0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大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牙痛医案一则
牙龈疼痛肿胀,但视之不鲜红,饮食不能下咽。全身怕冷,无汗,面晦暗,精神萎靡,疲倦无力。全身怕冷、无汗、头部如冷水浇,典型的太阳表实证。牙龈虽然肿胀但不鲜红,说明不是阳明证,此为太阴寒湿聚集,舌质淡白,舌体胖大,太阴证。太少合并太阴证。大黄附子细辛汤加麻黄附子细辛汤。
1115
0
0
0
千金乌头汤治疗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症医案一则
多汗、怕冷、不发热,太阳表虚证;吃桂枝芍药知母汤汤后口淡、口水增多(误诊使用石膏、滑石阳明药物所致)、有齿痕、脉弦滑,太阴证;腰疼、脉沉弱,少阴证;局部膝关节发热为假象,不能武断认为是阳明证,合起来为太阳太阴少阴痹证,方用《千金》防己汤加《千金》附子汤
694
1
0
1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