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330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秋燥胜气病医案
患此病者是当时病势非常严重,最剧时其外状酷似大承气汤证,但脉象沉细无力,且腹不胀满而又无痛而拒按之象,后经详细了解,始知病发之头两天内,曾吃生梨子七只,现在心窝部自觉有铜钿大一块其冷如冰,因测知其秋燥之邪为寒凉所遏伏,故方中除用平胃等以破寒湿外,更加入少量麝香以消瓜果之积而收到满
360
0
0
0
补中益气丸治疗大便困难数年
补中益气丸有补益中气,升阳举陷之功效。巜金匮翼便秘》曰:“气秘者,气内滞而物不传也!”六磨汤治疗该病出于巜和局方》,由木香,枳壳,乌药,沉香,槟榔,大黄组成,具有行气导滞,消肿止痛,通腑导下的功效。
4004
0
0
0
“同病异治”疗闭经
女,35岁。停经半年余。八珍汤加味服药后,诸症有所好转,但月经仍未来潮。八珍汤加味方继服12剂。后改服归脾丸2个月,月经正常,余症痊愈。
1248
0
0
0
巧用右归丸治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的一种鼻科疾患,属于中医“鼻鼽”范畴。其主要表现为鼻痒、阵发性喷嚏、大量水样涕、鼻塞等,多数患者伴有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大便稀溏,舌淡胖苔薄、脉沉迟无力。右归饮源于明代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是张氏温肾填精的代表方。
1718
0
0
0
连建伟运用地黄饮子经验撷菁
“地黄饮子”出自刘河间《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之“主治暗痱,肾虚弱厥逆,语声不出,足废不用者”。暗痱证乃因下元虚衰,虚阳上浮,痰浊随之上泛,堵塞窍道所致,方中熟地黄、山茱萸滋补肾阴;肉苁蓉、巴戟天温壮肾阳,均为君药。附子、肉桂之辛热,以助温养真元,摄纳浮阳;麦冬、石斛、五味子滋阴敛液
1352
0
0
0
孔圣枕中丹治疗小儿多动症
孔圣枕中丹以龟板、龙骨、菖蒲等质重沉降之品重镇安神,补肾益智,同时配伍远志养心安神,使降中有补,质重不碍胃,补而不壅滞,与黄酒同服可增强其补益心肾之功,同时可收活血行气之功。临床常用于心肾不足诸证。
4501
0
0
0
便秘案一则
南阳乙字汤,有柴胡黄芩当归升麻大黄组成专门治疗痔疮,本患者虽然痔疮没有发作但是也符合少阳郁热辨证,因为夹湿,所以又加苍术燥脾祛湿,半夏健胃祛痰湿;通幽汤原治疗胃肠燥热,阴液损伤,通降失司,噎塞,便秘,胀满。脾胃初受热中,幽门不通,上冲,吸门不开,噎塞,气不得上下,大便难。
1048
0
0
0
升陷汤治愈顽固性失眠
升陷汤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专为胸中大气下陷而设。方中黄芪补气、升气为君,臣以知母,制黄芪之热性,佐以升麻、柴胡引大气上升,桔梗载诸药之力上达胸中为使药。本病迁延日久,气虚明显,故加人参以培气之本。诸药合用,使大气上升,心神得养,顽症得以解除
1457
0
0
1
治疗冠心病医案
冠心病多立足脾胃,调脾胃,化痰浊,疏利气机。从发病上说,一般多为中年以后发病,这时脾肾功能已开始由盛渐衰,病人多虚实兼夹,因虚致实者多。从症状上说,多数病人伴有乏力,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或者是劳累、饱餐后发病的特点。
1099
0
0
0
升阳益胃汤恢复胃气的经典案例
患儿拒绝进食因受惊吓而起,《内经》有云“惊则气乱”。又云:“邪之所在,皆为不足。”故推测患儿平素极有可能存在胃气不足之证,惊吓气机紊乱后,脾胃受累。盖胃主纳谷,阳虚则失其功能,而成拒食症。升阳益胃之法所以奏效也。
2065
0
0
0
枸杞子的止血妙用
枸杞子甘平,入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养肝明目之功。临床用于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遗精、头晕、视物模糊等症。有止血之功,用于慢性肝病之牙龈出血尤为适宜,而且认为,但凡肝肾阴虚之牙龈出血均可见效
602
0
0
0
四味药治小儿多动症
小孩子处于心腎陰虚的状态。心腎陰虚,虚火内绕,上灼于心,这才产生整日活动不停的。既然如此,就调理孩子的心腎,滋陰安神,开窍醒神。古方孔圣枕中丹的配伍,加减磁石。患者用药3周以后,整个人忽然就安静下来了
1036
0
0
0
人参养荣汤合止嗽散治疗肺腺癌术后剧烈咳嗽
患者做全面体格检查时,发现左肺有一个结节,进一步完善胸部CT及穿刺检查后,确诊为肺腺癌,并进行了手术切除。术后出现重度乏力、剧烈咳嗽,寻求中医中药治疗。在治疗上选用具有补脾益肺、气血双补的人参养荣汤和宣肺疏风、止咳化痰的止嗽散加味。
1123
0
0
0
老中医治胃痛、烧心
用黄连、炒栀子、蒲公英等清泄胃热;姜半夏、炒白术、茯苓、陈皮等和胃降逆;炒白术、茯苓、陈皮、草豆蔻等健脾化湿;海螵蛸、瓦楞子等制酸止痛;白芍、甘草等缓急止痛;陈皮、枳壳等和胃消痞。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化湿、和胃降逆之功
4826
1
0
1
加味寿胎丸治疗先兆流产医案一则
妊娠期气血精津不足以养胎,胎动不安,阴道流血,甚至宫内血肿,瘀结宫内,活血恐引起胎元不固,下胎。不活血,瘀血难能排出与吸收,新血又难以生成,胎元无所养。止血又忧瘀血加重,宫内瘀血难去,时间长引起宫内感染,影响胎儿发育,因此在选择活血止血散瘀药之时要谨慎,切忌使用峻烈祛瘀之品
1266
0
0
0
前贤医案赏析之耳病
《曹仁伯医案论》卫道观,前头鸣,右盛,头为天谷藏神者也。面无精彩,头苦常鸣,岂非天谷内虚,神色无华乎?然头鸣右盛,痰火必多,不得不兼顾之。用:大熟地、天冬、党参(三味煮膏)、制于术、黄芪、龙眼肉、炙草、茯苓、远志肉、石决明、枣仁、木香、半夏、橘红、阿胶、竹茹、
630
0
0
0
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法则
女,46岁。2003年4月22日初诊:患高血压已五六年。防风通圣散加减药后汗出且利,周身舒坦,上症皆减。脉沉滑欠畅,舌暗红已轻,苔薄白,面色如前。既有寒闭热郁,自当散寒清热,方选防风通圣,发汗泄热。药后汗利并作,邪势挫而周身舒坦,血压随之下降。汗法是治疗高血压的一大法门
975
0
0
0
“过敏煎”治疗过敏性疾病
男,26岁全身刺痒2年余确诊为过敏性荨麻疹,剌痒难忍,晚上加剧,划痕后2分钟起条状荨麻疹,色红,突出皮肤。处方:银柴胡、乌梅、荆芥、丹皮、白蒺藜各10克,五味子、防风各12克,炙甘草、红花各6克,生地、紫花地丁各15克。早晚各1服。药渣以水5斤浓煎,每晚洗浴,6天后症状基本控制
1648
0
0
0
肠癌临证经典四君子汤
女,67岁。患者于2008年2月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结肠癌肝转移,行姑息术治疗,术前术后行全身化疗多个疗程刻下症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腹胀痛,恶心纳差,大便不成形,无规律,小便尚调,夜寐可,舌质淡,舌苔黄腻,脉细。方用四君子汤加减。随访3个月余,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原方长期服用。
2089
0
0
1
治结石医案一则
笔者以往治疗尿结石或胆结石恒用金钱草剂,如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滑石、甘草等,但效果并不明显。目睹剧烈的绞痛使患者坐立不安、呻吟不止,面色苍白,汗出湿衣的痛苦情形,加入威灵仙没想到效果竟如此显著,几乎是覆杯而愈。
1415
0
0
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