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案一则
焦,女,59岁,初诊:2021年9月12日
主诉:便秘30年,现伴有口苦口臭口粘四五年,怕冷无汗脚凉,头晕阵发,食欲可,尿黄,大便球,黏;有痔疮病史。睡眠可。左脉弦,右脉寸浮沉取无力关尺沉取略弱。舌淡红苔薄腻,舌底瘀络。
处方:柴胡10克,枳壳10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当归10克,升麻6克,苍术10克,生地熟地各15克,制大黄6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肉苁蓉15克,甘草6克,五剂日一剂,
二诊患者自述效果极好,一天一次大便,因此再守原方隔日一剂巩固。
本案便秘口苦,口黏,舌苔薄腻,显然属于少阳夹湿;然而还有舌底瘀络,也符合久病入络表现,另外脚凉尺弱似乎也有肾虚。因此考虑从少阳湿热瘀血等入手,斟酌南阳乙字汤,李东垣通幽汤合方。
南阳乙字汤,有柴胡黄芩当归升麻大黄组成专门治疗痔疮,本患者虽然痔疮没有发作但是也符合少阳郁热辨证,因为夹湿,所以又加苍术燥脾祛湿,半夏健胃祛痰湿;
通幽汤原治疗胃肠燥热,阴液损伤,通降失司,噎塞,便秘,胀满。脾胃初受热中,幽门不通,上冲,吸门不开,噎塞,气不得上下,大便难。
方中生地黄、熟地黄、当归身滋阴补血润燥;桃仁、红花又可协助当归,活血祛瘀,润肠通便;升麻为阳明引经药,既可引诸药直达病所,又能升阳散郁,使清阳升,浊阴自降,从而加强通幽通便之功;炙甘草调药和中。诸药相合,共奏养血润燥、活血通幽之功。
全方由于对症效果卓然,三十年便秘五剂缓解。注:本案为远程指导医案
作者: 吴修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