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3499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黄连配干姜 降糖药对(1) 药对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一)
降糖药对(1) 黄连配干姜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编者按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全身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不但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居于肿瘤与心脑血管病之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仝小林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和体会,并善于将药对应用于糖
853
0
0
0
浅析《金匮要略》建中汤
□ 范铁兵 高俊峰 中国中医科学院东汉张仲景所著之《金匾要略》,共载有3个建中汤,即小建中汤、大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因其功能为建立中焦脾胃之气,故名“建中”。正如《伤寒溯源集》所说:“建中者,建立中焦之脾土也。盖脾为五行之主,四脏之本,即《洪范》建中立极之义也。中气虚馁,脾弱不
1010
0
0
0
浅说温胆汤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温胆汤出自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原方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生姜、甘草组成,用于治疗大病后虚烦不眠,眩晕心悸,呕吐,嘈杂,甚则癫痫等症。后世医家加入茯苓,故有温胆汤从“二陈汤化裁”之论。温胆汤临床常用于久病之后有痰饮郁蓄,未能尽
663
0
0
0
从药味数看超大处方之弊端
□ 王赐华 湖南省湘乡市中医医院中药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的过程。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某些植物、动物或矿物对人体的病痛具有治疗作用,因而发现了数以万计的中(草)药。在漫长的防病治病过程中又逐渐认识到将某些药物放到一起使用,其药用价值更高,治疗作用更好,便
359
0
0
0
急性乳腺炎的中医治疗
□ 张董晓 裴晓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急性乳腺炎,中医称为乳痈,是乳房最常见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征是乳房结块,红肿热痛,溃后脓出稠厚,伴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好发于产后一个月以内的哺乳妇女,尤以初产妇为多见。因为这种类型的女性缺乏哺乳经验,且乳腺管欠通畅,所以较易患急性乳腺炎。中
1636
0
0
0
《内经》的睡眠理论
□黄攀攀 游秋云 章程鹏 王平 湖北中医学院●心所藏之神有重要的作用。若心不藏神则神失安宁,营卫运行失常,跷脉推动无力,影响到脾、肺、肝、肾的功能,则人体正常之寤寐无从谈起。●寤寐主要赖于卫气与营气循行相会,并与外界阴阳变化相关,营气卫气阴阳相贯,营周不休,循环无端,共同为寤
1131
0
0
0
中医师必须擅长脉诊——与陈清光先生商榷
□ 胡心藻 湖北省监利县分盐镇渔场卫生室近读“中国中医药报”8月27日刊载的陈清光先生《正确认识脉诊》一文,有感于陈先生对中医脉诊的高度评价和认识脉诊的误区分析。但陈先生在文中说:“较为精准地据脉断证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不能也不应当苛求完全达到。”对此观点,笔者却不能认同,特与
264
0
0
0
子宫肌瘤中医诊疗技术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子宫肌瘤又称之为子宫平滑肌瘤,主要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子宫肌瘤多见于30~50岁之间的妇女,20岁以下少见,绝经后肌瘤可逐渐萎缩。据统计,至少有20%育龄妇女有子宫肌瘤,因肌瘤
418
0
0
0
小柴胡汤加减治暴发火眼
隋某,女,58岁。2009年3月20日初诊。患者半月前突然右眼结膜充血,目涩且胀。曾去西医院诊治,诊查认为是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所致,嘱服维生素C、芦丁等药,服药一周余,疗效不佳。北京中医药大学聂惠民教授接诊,见其右眼结膜充血,自诉伴有偏头痛,右侧腹部不适,舌有热感。舌尖红赤,苔薄,
434
0
0
0
子宫脱垂中医诊疗技术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称子宫脱垂。子宫脱垂常伴有阴道前、后壁脱垂。中医称本病为“阴挺”。 病因病机 主要病机是冲任不固,带脉提摄无力。气虚:素体虚弱,中气不足;产程过长,或分娩时用力太过,或产后过早操劳持重,
1060
0
0
0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考
□ 冯世纶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六经辨证符合厥阴病提纲,即此方证属厥阴病。●据《伤寒论》第147、148条所述,凡见上热下寒,又见阳微结者,即可认定为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胡希恕经前后对照研究、反复体会,认为《伤寒论》第148条即为前条做注解,主要在说明“
568
0
0
0
浅述《金匮要略》妇人篇特色
《金匮要略》妇人篇是研究和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专著,对妇人病的病因、病机、脉证和辨证论治都做了较详细的论述,所列方剂至今还具有一定临床实用和参考价值。基本内容《金匮要略》第20至22篇都是论述妇人病的,包括胎、产、经、带各种妇人疾病。第20篇主要讨论妇人受孕期的正常征象,以及一
967
0
0
0
流脑中医诊疗技术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临床以突然发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为主要表现。本病可在冬春季节流行,目前以散发为多。本病多见于儿童,大多数患儿小于10岁,发病高峰年龄为6~12月,暴发型病死率高。本病相当于中医的“春温”、
704
0
0
0
应用炙甘草汤体会
□ 江淑安 北京聚医杰医药科学研究院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方出自《伤寒论》,主治心阴心阳两虚所致的“脉结代,心动悸”。临床上用于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心房颤动,传导阻滞等引起的“脉结代,心动悸”证有较好疗效,笔者常用之。但亦闻及反映本方运用效果不好者,分析起来,在运用时除辨
927
0
0
0
杏仁开肺气善化湿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杏仁苦降为平喘要药,“肺苦气上逆”,肺气不降自当喘息,急食苦以泻之,“杏仁辛苦,辛能横行而散,苦能直行而降”。清·周岩《本草思辨录》中记载:“杏仁直降而兼横扩,若症两有需要,杏仁也两呈其用也。”杏仁既肃降,又横扩使肺气郁闭之势得到缓解,故具有下气平
340
0
0
0
中药配伍七情应改称中药七情
□ 吴红娟 彭江宁 佟茵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教研室中药配伍的起源中药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在远古时期,祖先们在寻找食物和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先后发现了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神农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史记·补三皇本纪》)。神农氏是古
560
0
0
0
仲景五泻心汤异同辨
□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五泻心汤出自仲景《伤寒论·太阳篇》,用以治疗太阳病误下变证的五种痞证。痞证是指患者胃脘部有痞闷不舒或有堵塞感的一种自觉症状,不仅可见于伤寒误下邪陷,亦可见于内科杂病、温热病等。仲景五泻心汤,首创辛开苦降、寒温并用的治疗大法。五泻心汤既有病因病机侧重点的不
574
0
0
0
水痘中医诊疗技术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以发热,皮肤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为其特征,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水痘与带状疱疹的病原体相同,初次感染时发生水痘,再度受同样病原体感染时可出现带状疱疹。水痘易感儿与带状疱疹患者接触,亦可发生水痘。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较
640
0
0
0
封髓丹 固精之要药
□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医宗金鉴》有“封髓丹为固精之要药”赞语。清代医家郑钦安在临证中体会到:“此一方不可轻视,余常亲身阅历,能治一切虚火上冲,牙疼、咳嗽、喘促、面肿、喉痹、耳肿、面赤、鼻塞、遗尿、滑精诸症,屡获奇效,实有出人意外、令人不解者。余仔细揣摩,而始知其制
458
0
0
0
张庆祥解说小柴胡汤
□ 王亚杰 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级中医传统方向班张庆祥老师是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教研室博士生导师。他通过对《伤寒论》小柴胡汤方义、加减及半表半里概念的分析,认为小柴胡汤是一外可清热散邪、益气解表,内可调理肝脾、和解少阳、清化湿热的方剂。笔者侍诊师侧,亲眼目睹老师以小柴胡汤为
402
0
0
0
166
167
168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