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408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止园医话》头痛方治疗偏头痛屡试屡验
组成:连翘15克,菊花15克,桑叶15克,黄芩10克,薄荷10克(后下),苦丁茶10克,夏枯草15克,藁本10克,白芷10克,荷叶边15克,鲜茅根30克。加减:失眠者,加夜交藤、合欢皮、酸枣仁各15克;心经有热,舌质红赤,加柏子仁15克、莲子心5克;睡眠易惊醒,加生龙
851
0
0
0
中医免疫疗法的第二种典型模式
乙肝的治法,各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有的偏清热利湿解毒,有的偏益气活血,有的偏调肝运脾。说法不一,大致上各人都依据自己的一些治验,自以为是。在中西医结合的深度层面上,他们都可以集结于一系统之内,特别是在现代免疫学这个知识层面里。试述如下,供诸君一笑。首先我们必须弄明白一点,乙型慢
627
0
0
0
活络效灵丹,治痛真是灵
《医学衷中参西录》里有一个药方叫活络效灵丹,治由于气血凝滞而引起的各种痛证,效果很好,可谓药少而效宏。这个方,我多是用来治腿脚痛的,可以说是屡治屡愈,见效奇快。第一次使用这个药方,是治疗一个中年妇女的急性坐骨神经痛,上午服药中午即可下床行走自如,见效之快着实让我十分吃惊。那时
15266
0
0
0
还少丹治疗健忘、尿频、脑萎缩、前列腺肥大
医案常某,男,65岁,河北人,退休干部,2002年7月4日就诊。患者近年来记忆力显著下降,以前的事尚能回忆起,刚做过的事情转眼即忘,腰酸痛,夜尿多,余沥不尽,睡眠不实,易早醒。西医检查患脑动脉硬化,轻度脑萎缩,前列腺肥大。察其面色不华,精神萎靡,反应较迟钝,舌淡,脉沉缓。
3442
0
0
1
导气汤可治肝气、肝郁、肝寒、湿聚
导气汤出自《医方集解》。其方组成为:小茴香6~9g,川楝子12g,木香9g,吴茱萸3~9g。据《王正宇医疗经验存真》载,在本方基础上加槟榔 9g、木瓜12g,则为加味导气汤,具有调肝理气、温通止痛、燥湿行水三大功效。至于加减法则,《王正宇医疗经验存真》中记载详细,
2514
0
0
0
陕西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试行第二版)
人民网西安2月2日电(邓楠)陕西省卫生健康委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于1日发布了《陕西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试行第二版)》,方案中提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属于中医“风瘟”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病位在肺,基本病机特点为“寒、湿、热、毒”。为此,陕西省结合本省气候
699
0
0
0
三焦辨证应对新冠感染
吴鞠通继承并发扬了叶天士的辨证治法,他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在《温病条辨》当中,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实用方剂,像银翘散、桑菊饮、清营汤、清宫汤等等。一定程度也弥补了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体系不足,比如三仁汤
1617
0
0
0
清代名方蒿芩清胆汤
蒿芩清胆汤源于清代名医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组成由青蒿4.5~6 g、竹茹9 g、半夏4.5 g、(赤)茯苓9 g、黄芩4.5~9 g、枳壳4.5 g、陈皮4.5 g、碧玉散9 g功用清胆利湿、和胃化痰,主治少阳湿热痰浊证。本方与《伤寒论》小柴胡汤同治邪在少阳之证
6412
0
0
0
归脾汤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笔者习用以来,结合现代医学所言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特点和体征,分别治以黄芪建中汤和归脾汤,不仅方证辨识更为清晰,且疗效倍增。曾治一例28岁十二指肠溃疡女性患者,前医屡用丹参饮、黄芪建中汤不效,处归脾汤6剂而效,继以归脾丸常服而愈,且月经量增多,气色转佳。同时,临床多用下
1760
0
0
0
说说纳入“第四版治疗方案”的防风通圣
1月2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其中为那些未能确诊的观察期患者,制定了以藿香正气、防风通圣等中成药为主的治疗方案,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能够一定程度上消除患者的无助和恐惧心理,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防风通圣散的历史,以全面了解这个千古名方的
855
0
0
0
古代那么多瘟疫,医家们都怎么“战斗”的?
在古代,还没有研制疫苗和抗生素。传染病的肆虐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不胜枚举。曹植就曾描述了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的悲修情景。古代医家不屈不挠地与传染病进行着斗争,如乾隆癸丑年(1793年)京师大疫,均以清瘟败毒饮授之,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这些抗争史都被记载下来,我们才得知
628
0
0
0
秦伯未:医籍的选读和读法
中医文献的浩瀚是闻名于世的。那么在习读时首先遇到的是选取什么书的问题。在中医学院求学的学生,当然主要是学习教材课本。大学规定课程学完后,仍有一个继续选读哪些书的问题。秦老认为明代王肯堂所辑《古今医统正脉全书》(简称《医统正脉》)共选了44种著作,这些名著基本上反映了明以前医学
490
0
0
0
马家驹:双黄连脱销了,买不到怎么办?
1月31日晚,新华视点发布的一则消息被刷屏,其中提及“记者31日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获悉,该所和武汉病毒所联合研究初步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很快,各大电商平台上掀起了一股针对双黄连的扫货潮。口罩之后,双黄连也被抢断了货。双黄连是一个中成药,方从法出、
473
0
0
0
中药抗疫,备上藿香正气
隔离,是对易感人群最重要的保护。那么,如果自己已经生病了,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发热等表现,会不会是感染了新冠?要不要马上去医院?等等,先别慌。现在医院发热门诊人满为患,交叉感染的机会相当大。如果全身状况尚可,不妨先暂时放松一下。毕竟,从2019年12月中下旬以来,每周,是每
627
0
0
0
焦树德:长期胃痛方
25年前,曾读已故著名中医学家焦树德老先生《用药心得十讲》一书,在百合一药中焦树德老先生曾云:“我常用百合30克,乌药9克,丹参30克,檀香6克(后下),砂仁6克,高良姜9克,香附9克,川楝子9克,作为基础方,随证加减,对溃疡病所致的长期胃痛,属于虚实并见,寒
931
0
0
0
《千金要方》口耳僻方
原方主治:口耳喎僻。组成:防风二两,柏实三两,独活、生姜各四两,麻黄三两,杏仁三十枚,附子、葛根各二两。用法:上八味㕮咀,以水一斗、酒二升,煮取三升,分四次服。方解: 1、麻黄、防风、杏仁、生姜、葛根,太阳药物,驱风透邪,驱侵入面部的太阳伏邪风痹,尤其是与酒同煎,
1049
0
0
0
中医怎么看过敏
过敏在今天已经成为一大类疾病的统称,比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皮疹、胃肠炎等。留意这些发病的部位,皮肤、鼻子、气管、肺脏和胃肠,都是人体与外界直接联系的地方。为什么呢?人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存在的第一个要求,就是确定自己所属范围的那道边界。皮肤,是其中分布最广泛的那道边;呼吸道
455
0
0
0
魏长春辨舌经验
一般正常人的舌质,应是红润有神。若舌质淡红,多为虚象。舌质淡白,是元阳不足的虚寒症。舌质深红,是有热。舌质红绛,在外感症是热入营分、血分之象。在内伤症则为五脏受损、阴液涸竭的危候。舌质光剥无苔,为肝肾阴液不足之征。倘一旦稍受外感而见浮白苔时,切忌用辛燥表散之药,只可给予淡味以
720
0
0
0
如何守住人体的正气?
正气其实是个很笼统的概念。这里一切从简,只从阴阳的角度来看,把正气分作阴气和阳气两大类。阴气负责滋养,凉润;阳气负责温暖、推动。那么,这次的新冠病毒,主要损伤的,是阴气还是阳气呢?换句话说,是阴虚还是阳虚的人,更容易沾染上这种病毒呢?要准确判断,首先离不开患者的表现。我对发病
398
0
0
0
近代中医防治疫病的历史回顾及学术思想概述
通过对民国时期中医治疗传染病的历史回顾,以及学术思想的梳理,能够为当今重建和发展中医传染病学提供借鉴。一、民国初年中医参与治疫的事记民国元年(1912年),内务部成立了卫生司。它的组织模仿日本内务省卫生局的制度。卫生司的职责之一为掌理传染病的防治,并设有专门的防疫部门。当
930
0
0
0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