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408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王幸福:治湿热的甘露消毒丹
中医里有一个湿热证,外感内伤均可见,治疗起来比较麻烦,什么三仁汤啦,龙胆泻肝汤啦,也都是治疗此类证的名方,但是从临床实践上来看,还有一个更好用的方子,这就是清代著名温病学家王士雄的“甘露消毒丹”。甘露消毒丹出自王士雄《温热经纬,方论》第九十五方,组成为:“飞滑石十五两,绵茵陈
5147
0
0
0
一文读懂舌诊的奥秘
舌的形态舌体是由一块肌肉所组成,肌肉乃脾之所主,望其形态,可知脾脏之情况。中医认为舌体变化,也与全身肌肉变化是一致的。故望舌形不但能测知肌肉方面的病理,而且据此并与临床其它见证,结合闻、问、切三诊,进行辨证,就能全面地得出精详的病机病理。具体望舌的操
746
0
0
0
中医故事趣话
六味地黄丸的来历
大名鼎鼎的六味地黄丸,最早的时候出自北宋名医钱乙创作的《小儿药证直诀》,作为一种补肾方,六味地黄丸具有滋阴补肾,可用于经常性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因为六味地黄丸是以补肾阴为主的中药,如果吃错了,可能会引起阴虚,所以需要对症服药。殊不知被人们广泛运用的六味地黄丸,最初却是治
11561
0
0
0
三仁汤打通三焦最好用的方子
治病的成方中有一首叫做“三仁汤”的,首药即杏仁——苦杏仁。“三仁”者,是对三种种仁药味的简称,指的是苦杏仁、白蔻仁和薏苡仁。三仁汤的命名也因此而来。不过,三仁汤组方并非只有三味药,它共有八味药组成。三仁汤出自清朝吴鞠通《温病条辨》,是治疗湿热内蕴、三焦不利和湿温初起的鼻祖
10275
0
0
0
左金丸治疗脘胁腹痛的临床指南
左金丸,出自《丹溪心法》,其组成只有二味药,比例是6:1,即黄连6成,吴茱萸1成。其性味前者为苦寒,后者为辛温,寒温共投,相互为用。01其能入肝经,为治肝火要药。主治肝火燥盛,左胁作痛,脘闷腹痛,吞酸,呕吐泛恶,口苦口干,便结或便稀,舌红,脉弦数。其作用机制:因是
1324
0
0
0
黄芪建中汤和归脾汤加味治疗胃肠病
笔者习用以来,结合现代医学所言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特点和体征,分别治以黄芪建中汤和归脾汤,不仅方证辨识更为清晰,且疗效倍增。曾治一例28岁十二指肠溃疡女性患者,前医屡用丹参饮、黄芪建中汤不效,处归脾汤6剂而效,继以归脾丸常服而愈,且月经量增多,
1942
0
0
0
独活寄生汤治腰腿关节疼痛疗效好
独活寄生汤为唐·孙思邈的创制方,见著于《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八诸风第二》,是中医临床常用著名方剂。其丸剂是在原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方由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当归、芍
5064
0
0
0
没有食欲,还有可能是脾阴虚
翻开张子琳先生1970年到1983年保存完好的3万余则病案,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那就是多数内伤杂病患者症状描述的第一个词是“能食”、“食纳好”、“食纳一般”、“食欲尚好”、“食欲不振”、“食欲差”等等。这一点形象生动地体现了张老对“脾为后天之本”理论的重视程
782
0
0
0
《内经》教你远离抑郁
抑郁症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使人失去了感知快乐、希望和愉悦的能力,让人绝望,生无可恋。怎么才能远离可怕的抑郁症呢?学学《黄帝内经》,或许能找到出路。《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这段话,如果大家能够认真学习领会并实践,应该就会很快乐,不会抑郁。
799
0
0
0
病情危重十怪脉,临床定要细分清
但凡无胃、神、根的脉象均为病情危重脉象,即死脉。所谓真脏脉、怪脉、败脉、绝脉等均提示是病情危重脉象,如散、涩、代、风脉,及脉弦如刃等。十怪脉是病情危重脉象,由于临床所见不多,许多中医书上多不提及。为防范临床风险,了解此种脉类也有必要。十怪脉包括:釜沸脉、解索脉、雀啄脉、鱼翔脉
5134
0
0
0
妇宝胜金丹治不育证
1940年曾治唐山李某,37岁,婚后生一女孩,后13年再未受孕,经期趟前,量多而有白带,脉有濡象,投妇宝胜金丹,嘱早晚各服9克,2月后经事如期,白带减少,未及一年,即生1子。1943年治一徐某,成人,婚后10年未孕,体瘦,乳房发育如男性,经期趟前,先投四物汤加味数剂,后投妇宝
752
0
0
0
体弱之人反复感冒的中药治法
老年感冒难解,反复性大,病程较长。其巧治有五:(1) 分清风寒、 风热风寒者,苔薄白,脉浮紧;恶寒重,发热轻;咳嗽痰沫,头痛节楚。风热者,苔薄黄,脉浮数;恶寒轻,发热重;咳痰黏稠,咽喉肿痛。风寒辛温解表,投荆防败毒散;风热辛凉解表,投银翘散、 桑菊饮。(2
1242
0
0
0
调理脾胃的十种方法
笔者将调理脾胃法分为益气法、养阴法、升举法、温中法、清热法、理气法、祛湿法、攻下法、消导法、固涩法。又以攻、补为纲,分为两大类。攻法为理气、清热、祛湿、消导、通下诸法;补法为益气、升举、温中、养阴、固涩诸法。根据临床具体证候,每法又分为数法,或数法合用,则纲举目张,机圆法
4044
0
0
0
外科疮疡中成药:如意金黄散
如意金黄散治疗阳性痈疖效果非常好,几天就可有脓液流出,文中又介绍了肝癌疼痛、跌打损伤、腮腺炎、痔疮……甚至不孕症,看来如意金黄散的价值还很可挖掘。
2324
0
0
0
二陈汤的临床运用20种加减法
已故名医高秀峰运用二陈汤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1.用于截痰水源,发为面黄食少,咳唾痰多,常用二陈汤加白术,人参,泛用于脾虚水津失于布散而生痰的各种疾患,用量居首位。2.用于眩悸痰唾,水气凌心;常用二陈汤如白术,桂枝以温阳化饮,用量居二位。3.用于食积生痰,心下痞硬,嗳腐
4687
0
0
0
《苏沈良方》圣散子
圣散子出自《苏沈良方》,该书为北宋 · 沈括(1031一1095)所撰《良方》与苏轼(1037—1101)所撰《苏学士方》两书的合编本。《苏沈良方 · 论圣散子》载:“自古论伤寒为急,表里虚实,日数证候。应汗应下之类,差之毫厘。辄至不救,而用圣散子者。一切不问阴阳二感,或男子
1227
0
0
0
多种地黄汤加减法则
01杞菊地黄汤滋补肝肾要加味杞菊地黄丸系《医级》方,功专滋补肝肾,为滋水涵木的要方。方中熟地黄,滋补肾阴,山萸肉、枸杞子益肾并补肝,山药益肾并补脾,共奏滋阴之功。茯苓、泽泻健脾渗湿,丹皮、菊花清泄虚火,组方中兼顾肝肾同源,肝脾互用的关系,以滋肾阴为主,配以养肝清肝
3221
0
0
0
一些朴素的辨证心法
一、心脏有问题时1、呼吸会不顺畅,胸口会闷也会刺痛,刺痛的时间是短暂的,一发作几秒钟就过了,最多一分钟。2、严重了会从前胸痛到后背膏肓肩胛的地方,十天半个月会来一次,三、五个月发作一次,时间越短越严重。3、心脏不好会牵扯到左边手臂酸、麻、痛,因为我们心脏的神经与左手臂
464
0
0
0
麻、木、酸、胀、痛、痒、疲、乏……
1、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2、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3、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4、胀: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估胀。5、痛: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6、痒: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伤口愈合的时
530
0
0
0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辨证与治疗
复发性口腔溃疡,在中医文献中概称为“口疮”或“口疳”,是常见的一种口腔疾患。一般认为口疮多属火热为患,而火有虚火、实火之分。实火多为脾胃积热,治宜清泻;虚火多为真阴亏损,虚火上炎,治宜滋阴降火。笔者临床体会,本病以虚证为多,而且以虚为其病之本,理由如次:一、本病以长期反复发作
2344
0
0
0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