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21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常见病分型治疗
中医分型辨证治喉痹
慢性咽炎中医称之为“喉痹”。主要临床表现为咽部不适感,如干燥、发痒、灼热、微痛及异物感,一般无疼痛,全身症状不明显,查咽部呈暗红色,有颗粒状淋巴滤泡增生。慢性咽炎病变部位特殊,病因复杂,症状顽固。现将分型辨治慢性咽炎的几则验方介绍如下。
2434
0
0
0
治疗梅核气的5个验方
癔球症是主观上有种说不清楚的东西或团块,在咽底部或胸骨后引起梗塞、受压,或胀满等不适感的病症,属胃肠道功能紊乱(胃肠综合征)中的一种症型。很可能与咽肌或上食管括约肌的功能失调有关。男女均可发病,以女性为多见,尤其多见于绝经期妇女。中医称本病为梅核气。
8169
0
0
1
干祖望:耳鼻喉科病常用的29张经方
1 桂枝汤凡过敏性鼻炎,狂嚏连绵,嚏后清涕滂沱,日必数作,遇寒更甚。局部黏膜苍白水肿,大量清水样分泌物,舌苔薄,脉浮者,用此方。2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用于严重肺寒导致的多涕症、过敏性鼻炎、鼻塞不通。盖其虽曰肺寒,实则元阳首先无火,使鼻窍无温煦之气以养。
1929
0
0
0
半夏散治疗慢性咽炎
半夏散:半夏30克,桂枝30克,甘草30克若不能服散剂而需水煎服用者,则用小剂:半夏15克,桂枝15克,甘草15克。半夏散出自《伤寒论·少阴篇》:“少阴病,咽中痛,足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半夏散及汤主之。”并列服药方法,云:“右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
3076
0
0
0
仲景先师治疗“咽喉病”的经验
张仲景的著作作为我国医学的经典著作,在总结东汉以前的医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辨证论治原则,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急性热性病,还是内外妇科等方面的辨证立法,迄于今日还在沿用。现仅就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两部著作对咽喉病症辨治立法作初步探讨。
818
0
0
0
干祖望:耳鼻喉科运用经方的点滴经验
桂枝汤与肾气丸治疗过敏性鼻炎凡急性过敏性鼻炎,喷嚏频作,清涕不断,鼻塞失嗅,遇寒更甚,舌苔薄白,脉浮者。局部检査:鼻粘膜苍白,鼻甲水肿,有水样分泌物。属于肺经感受寒邪,失其调和,可用桂枝汤治疗。桂枝汤功能温肺祛邪,调和肺气,用治此疾,效果确实。也可酌加蝉衣、
1072
0
0
0
治疗鼻部疾病的三味引经药
对于鼻部疾病的治疗,梁老将苍耳子、辛夷及防风作为引经药。 苍耳子祛风除湿,通窍止痛苍耳子味辛苦性温,归肺经。本品温和疏达,味辛散风,苦燥湿浊,善通鼻窍以除鼻塞、止前额及鼻内胀痛,为治鼻渊之良药。《本草备要》曰其:“善发汗,散风湿,上通脑顶,
4960
0
0
0
桂枝加桂汤合附子理中丸治多年耳鸣
郭某,男,29岁,2020年10月3日就诊。病史:耳鸣多年,乏力,便溏日1一2次,余(一)。舌淡红薄白苔,略齿痕,脉弱。辨证:太阴病处方:桂枝加桂汤合苓桂术甘汤合附子理中丸药物:桂枝30g,赤芍10g,附子20g,干姜6g,白术10g,茯苓10g,
3763
0
0
0
妙用清金散救鼻干
“清金”者,清金散也。清金散本为治鼻疳之剂,见于《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余认为:“疳”虽不同于“干”,但疳含干。平日临症时,不分男女老幼,每必问鼻干与否,必须重视鼻干之症。人体内津液的盛衰十分重要,正如朱丹溪所说“有津液则生,无津液则死”。对此当审时度势,予以明辨之。肺
1333
0
0
0
温阳利水治疗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病因不明,可能跟内耳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变态反应、代谢紊乱及内耳压力突变等有关。多因情绪刺激、疲劳、妊娠、饮酒、环境温度气压改变等诱发。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者可致聋、致残。早期
972
0
0
0
窍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两案
案例一X女士,30岁。2019年3月8日诊。主诉:突发性耳聋2天。刻诊:暴聋2天,自觉耳朵闭住了,嗡嗡响,舌稍胖大,舌质暗有淤点。处方:生麻黄9g(药房缺,换炙麻黄12g) 制附子10g 细辛5g,3剂。疗效反馈:当晚煎服,第2天耳朵不闭了,患者诉“感觉耳朵里
1235
0
0
0
四生散治耳中痒
四生散出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药仅四味,皆生用,故名四生散。01《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文:“治男子妇人肝肾风毒上攻;眼赤痒痛,不时羞明多泪;下注:脚膝生疮及遍身风癣。服药不验,居常多觉两耳中痒,正宜服此,无不取效。黄芪、川羌活、沙苑蒺藜、白附子各等分。右为细
1575
0
0
0
急性中耳炎一周痊愈
王某 女 35岁就诊日期:2019年2月20日主诉:中耳炎伴发热1月余现病史:一月前吃辛辣食物后出现耳朵疼痛,发热,于医院确诊中耳炎,给予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遂前来就诊。刻下症见:口干口苦,耳朵疼痛,牙龈肿痛,发热,舌苔白厚腻质红。辩证分析:患者口干口苦
979
0
0
0
耳鸣六经辨证思路及重用防风经验
患者女性,60岁,反复头晕、耳鸣2年,加重3天就诊。在外院诊断为后循环缺血、神经性耳鸣,经过予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现在:头晕,晕沉感,无恶心呕吐,无天旋地转,无表症,无身痛,腰痛,无口干口苦,半夜易醒,胸闷,心悸,无四逆,纳可,双下肢乏力,大便一日三
2884
0
0
0
喉科几种常用中药的应用
在临床各科用药方面,有很多药物属于专用之品,如“疮家圣药”、“治疡要药”、“女科主帅”等,喉科疾病亦有不少专用之品,诸如薄荷、牛蒡子、桔梗、山豆根、射干、挂金灯、玄参、僵蚕、藏青果、马勃、一见喜等不下数十种。这些药物虽然均可用治喉科病症,然而其药性各不相同,临床上必须根据具体病症
843
0
0
0
“引火归原法”在耳鼻喉科中的运用
“引火归原”,又称“导龙入海”,是治疗元阳浮越,肾火上升的方法。“引火归原”的“火”是指相火,又称“命门之火”或“龙雷之火”。相火一词,源于《内经》,有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君火居于上焦,主宰全身,相火居于下焦,温养脏腑,以潜藏守伏为宜。相火
942
0
0
0
干祖望运用经方治疗耳鼻喉科的经验
一、鼻1、桂枝汤应用:凡急性过敏性鼻炎,喷嚏频作,清涕不断,鼻塞失嗅,遇寒更甚,舌苔薄白,脉浮者;局部检査:鼻黏膜苍白,鼻甲水肿,有水样分泌物。镜检可见嗜酸性白细胞增多。属于肺经感受寒邪,失其调和,可用桂枝汤治疗。桂枝汤功能温肺祛邪,调和肺气,用治此疾,效果确实。也
2197
0
0
0
五苓散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作者:王振医生患者:李某性别:女年龄:29岁左耳反复流水,发胀,耳内堵塞感,在医院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多次进行抽液,十分痛苦,求诊于我。查:苔湿滑、润,饮食睡眠大小便可,平时手脚发凉,脉沉细。处方:五苓散方组:猪苓30g 茯苓30g 白术30g 泽泻5
1842
0
1
0
五官科疾病专方柴葛解肌汤
柴葛解肌汤主治外感风寒,内有蕴热证(注意与此前讲过的九味羌活汤、大青龙汤相鉴别)。外感风寒,本应恶寒较甚、而此方证恶寒却渐轻,身热却渐盛者,为寒邪郁闭肌腠日久化热所致。因表寒未解,故恶寒仍存,并见头痛、无汗等症。
2687
0
0
0
前贤医案赏析之耳病
《曹仁伯医案论》卫道观,前头鸣,右盛,头为天谷藏神者也。面无精彩,头苦常鸣,岂非天谷内虚,神色无华乎?然头鸣右盛,痰火必多,不得不兼顾之。用:大熟地、天冬、党参(三味煮膏)、制于术、黄芪、龙眼肉、炙草、茯苓、远志肉、石决明、枣仁、木香、半夏、橘红、阿胶、竹茹、
629
0
0
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