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4999 篇文章
筛选
中医分期辨治原发性“甲减”
□ 高天舒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较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其中原发性甲减多见,约占甲减的96%,是由甲状腺本身的病变引起的。本病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以女性居多。及时的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能改善甲减症状,恢复甲状腺功能。然而激素替代疗法存在如下不足:长期不适当服用L-T4治疗
1
0
0
0
啜粥之法浅谈
□ 范铁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粥”是我国重要的饮食形式之一,对人的身体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诚如《素问·玉机真脏论》云:“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仲景在《伤寒论》中善用粥调治疾病,其寓意丰富。以助药力,祛邪外出《伤寒论》桂枝汤证,方后“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金
1
0
0
0
攻补兼施治肝硬化腹水
□ 张翠颖 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肝硬化腹水属中医学“臌胀”之“水臌”范畴,其成因不一,缠绵反复,变化多端,虚实错杂。初起气结在经,久必血伤入络,累及肝脾,迁延至肾,三脏功能失调,导致气机郁滞,水湿内停,瘀血阻络,气、血、液相互交结,进而形成臌胀。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虚以肝脾肾亏虚为主,实以水
1
0
0
0
标本兼治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从形态和病变机理上理解,属于《灵枢·刺带真邪篇》中的“骨蚀”与《素问·痿论》中的“骨痿”范畴。长春中医药大学赵文海教授认为股骨头坏死乃本虚标实之证,肝肾亏虚乃其病之本,瘀血痹阻为其病之标,治疗股骨头坏死要局部与整体兼顾,采用内治法治疗当通瘀除痹,健骨强筋。赵文海认为,股骨头坏死病位在骨,涉
0
0
0
0
仲景治疗心中懊
□ 范铁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中懊 ?”一症,可见于《伤寒论》太阳病篇、阳明病篇,《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中酒疸的证治,但其发病机理各有不同,因此必然采用不同的治法和方药进行治疗,这就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灵活性。栀子豉汤证《伤寒论》67条:“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
1
0
0
0
骨折后的现场急救
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难免有跌、坠、撞、扭伤等不幸发生,轻者造成软组织损伤,重者会发生骨折,现场急救是保存伤员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对创伤发展和预后影响极大。现场急救,首先要及时止血和治疗休克,骨折后引起休克的重要原因是出血、疼痛和内脏损伤,一般出血多数可用纱布等消毒物品在伤口处加压包扎止血,如果现场没
1
0
0
0
自拟养阴清胃汤治白塞氏病
□ 胡艳 辽宁省台安县中医院笔者自拟养阴清胃汤治疗白塞氏病多例,效果满意。白塞氏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全身性自体免疫性疾病,患者以16~40岁青壮年为主,常有口腔黏膜溃疡、外生殖器溃疡,以及眼部损害,病程较长,易复发。杨某,男,37岁,2006年9月6日初诊,口腔多处溃疡,花剥苔,双眼发红,无外生殖器溃
1
0
0
0
针灸十七椎治原发性痛经
□ 蔡晓刚 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原发性痛经即功能性痛经,伴随排卵周期而发作,集中在下腹部,常呈痉挛性或绞窄性或持续的钝性疼痛,可放射至腰骶部或股内前侧。约有50%以上患者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头痛及疲乏感等胃肠道及心血管症状,偶有因剧痛而晕厥及虚脱者。疼痛一般于月经前或月经来潮时开始,24小时
1
0
0
0
论膏浊病
□ 仝小林 刘文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膏、浊病名始见于《内经》。生理状态下,膏、浊参与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病理状态下,膏浊致病广泛,变证丛生,尤其与多种代谢紊乱性疾病及心脑血管病发病密切相关,所涵内容广泛。本文基于《内经》膏浊论述,探讨膏浊病成因、发展、转归、治疗等内容,以期为代谢相关性疾病的临
1
0
0
0
小议白术
□ 王春霞 河北医科大学扁鹊医学社白术,苦,温,色黄,为脾家之要药,能健脾化湿,固表。《名医别录》认为白术能“利腰脐间血”,笔者认为“利腰脐间血”可理解为健脾祛湿,湿去则血自行。《灵枢·决气》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白术为中焦的要药,能够健脾除湿,湿气去,则脾气自升,清阳上达于肺,而致
1
0
0
0
关幼波健脾补气法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
□ 陈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又云:“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方隅在《医林绳墨》中提出:“人以脾胃为主,而治疗以健脾为先。”故在肝病治疗中,古今医家均非常重视固护脾胃之气。肝病“实脾”是治疗肝病的一个重要治则,
1
0
0
0
临证更应察机用药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张效霞《回归中医——对中医基础理论的重新认识》(以下简称《回》书)一书考证得出:“证的概念,实际上是根本不存在的。”证与症并无区别。因此,“辨证论治”及其衍生出的“方证相应”都是在强调“症状”,即对症用方,这与中医临床核心之“察机用药”显然不同,并认为这也正是“几
1
0
0
0
活用经方治脑囊虫病
□ 苗小玲 河南中医学院经方研究所脑囊虫病是由寄生虫(猪绦虫为主)所传染的一种顽固性脑组织及大脑中枢严重损伤的颅脑内疾病,病人痛苦大,后遗症多。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及混合型。河南中医学院王付教授多年临床用纯中药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疗效。李某,男,36岁,许昌人,于2011年1月
0
0
0
0
痛经案 田淑霄治疗妇科疾病验案(6)
□ 胡锦权 席沙 沈菲 河北医科大学扁鹊医学社李某,女,18岁,2009年8月3日初诊。月经周期正常,经前腰痛,乳房胀,7天净,经期腹坠痛,甚必服止痛片,大便稀,腹凉喜温,恶心,初诊时为月经来潮第二天,舌正常,苔白,脉滑。证属脾虚气滞血瘀,治宜健脾益气,活血祛瘀。处方:益母草15克,桃仁、红花各10
1
0
0
0
自拟方治萎缩性胃炎
□ 孔明云 青海省平安县中医医院慢性萎缩性胃炎,其病理变化是以胃黏膜退化,胃壁变薄,胃腺萎缩为特征。现代医学认为主要与多种因素导致胆汁反流,致使胃黏膜长期处于炎性剌激,或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有关。中医认为多因饮食失节,情志内伤等多种因素损伤脾胃所致。病理上以脾胃升降失调为重点,多以脾阳虚弱或胃阴不足为
0
0
0
0
“祝由”与“祝由科”名义考
□ 贾延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有“祝由”和“祝由科”。“祝由”一词出自《素问·移精变气论》,云:“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句中的“祝由”一词,古今学者都有注解,但大都误释。如唐·王冰注:“祝由:祝说病由。”明·吴昆注:“祝由:祝说其病由也。”后来无论是《内经》的各种注本,还
1
0
0
0
用中药就要遵循中医思维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伤寒论》第16条“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一条主要是讲太阳病表证的治疗一误再误,不仅病证不愈,而且病情发生了复杂的变化,病邪或自表入里,或由阳入阴,或损及脏腑,桂枝证已经不存
1
0
0
0
益气疏风 温阳化饮 治疗过敏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
□ 孙子凯 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分别属于中医“哮病”和“鼻鼽”的范畴。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有研究表明,78%鼻炎患者伴发哮喘,58%哮喘患者伴发鼻炎。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其发病多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内伏痰饮,三者相合,
1
0
0
0
甘补脾胃当首分阴阳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喻嘉言云:“脾胃者土也,土虽喜燥,然太燥则草木枯槁,土虽喜润,然太湿则草木湿烂,以补滋润之剂,使燥湿相宜,随证加减耳。”补脾胃者,当使燥湿相宜,医者选方用药,当以甘味为主。《内经》指出:“五味入胃,甘先入脾。”又“脾欲甘”。说明甘味是补脾胃之主味。然甘有甘温甘凉
1
0
0
0
产后身痛案 田淑霄治疗妇科疾病验案(5)
□ 胡锦权 席沙 沈菲 河北医科大学扁鹊医学社赵某,女,已婚,2010年9月13日就诊。2008年剖腹产手术后,由于产后护理不周受冷,导致关节酸痛、麻木,腰背痛至今。现翻身诸症加重,腹胀,脉沉无力,舌淡苔白。证属产后真元大损,气营两虚,治宜益气养血,温通经络。处方:黄芪15克,党参15克,当归15克
1
0
0
0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