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359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著名老中医治疗失眠症的方法
(1)邹云翔治疗失眠症的验方方名:清热安眠汤药物:全当归9g,生地15g,川芎2.4g,桃仁9g,红花、黄芩、白蒺藜、蒲黄、龟板、麦冬、竹茹、龙齿、牛膝、夏枯草均为9g,柴胡、枳壳、陈胆星、甘草各3g,山栀6g,黄连0.9g,酸枣仁12g,火麻仁15g。功
706
0
0
0
民间治疗发热妙方的9种用法
发热是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远在西洋医学传入中国之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善于用中草药治疗疾病,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治疗发热的方子介绍如下,读者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化,以取得良效。方药及用法柴胡1215克,黄芩1012克,青蒿3540克,生石膏3545克,荆芥1
357
0
0
0
验方眩晕宁可治美尼尔氏综合征
于氏临证以痰湿中阻型最为多见,据此于氏匠心独具,立疏肝化饮、降浊祛风之法,以小柴胡汤、五苓散及二陈汤三方合用,加川芎、天麻,组成习用的眩晕宁煎剂,一以针对本证型而治,二则随证加减通治其他三型,对美尼尔氏综合征确能桴鼓相应,药到病除。
3034
0
0
0
验方一张治耳鸣耳聋
环境污浊,药物刺激,周围噪音,空中废气,饮食不当,沙尘堆积,肝胆火旺,性格暴躁,营养缺乏(如维生素、氨基酸),供血障碍,严重缺氧,伤损耳神经细胞,发生耳鸣,日久转为耳聋。通过清热、泻火、开窍、解毒、固肾阴,激活耳神经细胞,恢复听觉功能,来完成治疗程序。
2360
0
0
0
刺猬皮散专治遗精
刺猬皮复方①治反胃吐食:猬皮烧灰,酒服或煮汁,或五味淹炙食。(《普济方》)②治肠风下血:白刺猬皮一枚(于铫子内煿针焦,去皮,只用针),木贼半两(炒黄)。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空心食前。(《杨氏家藏方》猬皮散)
1498
0
0
0
固胎饮治疗习惯性流产
有一女患张某,28岁,已婚,农民。素体虚弱,三孕俱殒,今孕将近3个月,胎漏不已,色淡质稀,腹坠不舒,腰痛不适,两足乏力,面色萎黄,纳呆食少,眩晕,舌质淡,苔白,脉沉细。以固胎饮去黄芩加菊花10g,山药20g、升麻10g、杜仲25g,3剂,水煎服。药后妊妇漏红已止
382
0
0
0
谢远明老中医治疗甲状腺问题的经验方
气血阻滞,痰瘀互结型甲状腺囊肿,症见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腺体表面不平坦,质软无痛,可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用原方合四逆散加减:海藻10g,昆布10g,黄药子10g,土贝母10g,重楼10g,生牡蛎30g,柴胡15g,白芍30g,枳实15g,郁金15g,菖蒲12g。以理气疏肝,散结
2982
0
0
1
治疗哮喘的7首外治验方
二白和蛋清调敷法(自拟验方)主治:冷哮及寒嗽久不愈者。组成:白芥子、白胡椒各等份。用法:共为细粉,以鸡蛋清调厚糊,敷于大椎、肺俞穴处,一日一换,连敷数日,再加内服汤药,温肺散寒,祛痰平喘。
1100
0
0
0
老中医关幼波治肝病的三首方子
荣肝汤主治: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症属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湿热未清者。方解:党参、白术健脾益气,培土荣木;苍术、木香醒脾化湿;茵陈清热解毒、利湿退黄;香附、佛手疏肝理气;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山楂、泽兰、王不留行活血化瘀;牡蛎软坚散结。诸药合用,脾土得健,湿浊得化,热毒得清,瘀血
2485
0
0
0
武汉抗疫方是寒湿疫病的通治方
在院确诊和疑似的轻中症患者,推荐使用抗新冠肺炎通治方——武汉抗疫方。本方以麻杏石甘汤、葶苈大枣泻肺汤、藿朴夏苓汤、神术散、达原饮等化裁而成,以开通肺气、祛湿化浊、解毒通络为主要原则进行治疗,从“态、靶、因、果”四个层面入手,寒湿既是本病之因,也是初感之态,故散寒除湿调理内环境
2336
0
0
0
乾清汤治疗鼻源性头痛
鼻源性头痛的检出率越来越高,致使这一缠绵难愈的顽症,逐步成为当今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我根据患者的患病部位和发病机制自拟的“乾清汤”可迅速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能益气固表,提高机体免疫力,阻断患者感冒一头痛一感冒的恶性循环,不失为对付这一顽症的较为理想的处方。
732
0
0
0
名医名方
吴伟康教授治疗痛风经验方
土茯苓20g,萆薢20g,丹参15g,延胡索20g,通草20g,泽泻20g。作为吴老治疗痛风的常用基础方,临床上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与证型加减变化:红肿热痛,加金银花、忍冬藤、秦艽;血瘀,加赤芍、当归、川芎;肝肾虚者,加山萸肉、桑寄生;关节变形者,加补骨脂、杜仲、牛膝、狗脊
2153
2
0
2
名医名方
蔡慎初老师自拟验方——治萎化异汤
四君子汤(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通过促进细胞凋亡,而抑制肿瘤细胞的体内成瘤能力。当归气味辛温,可补血活血;丹参有生新血去恶血之效;莪术破气中之血,虽破血然不伤气;徐长卿性急猛,为宣导善走之药,四药合用,可行气活血而通络。
929
0
0
0
一味地榆饮治疗慢性胃炎
考地榆苦酸微寒,归肝、胃、大肠经,凉血止血,解毒收敛,为治疗中下焦血热之便血、痔血、血痢等消化道炎性病变,地榆亦为烧烫伤之要药,研极细粉末外用,可减少皮肤、黏膜之渗出与疼痛,加快创口之愈合,亦常用于皮肤黏膜之炎性溃烂。
852
0
0
0
验方化痔丸治疗内外痔
男,40岁。患内痔10余年,经常便秘,大便下血,每次大便后痔核即脱出,必须用手指托回方可,痛苦异常。服化痔丸5日后,上述症状基本消失。连续服药1个月,查痔核略见缩小。经追访1年,未见复发。
614
0
0
0
僵蚕粉治疗婴幼儿急慢性支气管炎
先把僵蚕研为细末,分为每包零点三克或零点六克。一岁以内的患儿,每日三次,每次零点三克,一至三岁患儿每日三次,每次零点六克,开水送服。一般连服三日即可奏效。僵蚕粉服用剂量小,无异味,易为婴幼儿所接受。
908
0
0
0
郭贞卿先生的3个经验方
牙痛有虚实之分,虚责之于肾,实责之于胃,足阳明入上齿龈,手阳明络下齿龈,但肾主骨,齿为骨之余,所以,牙痛无不关乎于胃肾,治疗上需要善于调整二者。东垣清胃散(当归、黃连、生地、丹皮、升麻),治实火牙痛。《医方集解》引录此方时,更加石膏,则清胃之功更显著。
1096
0
0
0
名医名方
施今墨老先生的“桔梗四味”随症加味治梅核气
施氏对药“桔梗四味” 治胸膈满闷,痰气不畅,是“采用桔梗之升,杏仁之降,薤白之开,枳壳之导”,宣降肺气,利咽散结,行气导滞,宽胸除满。又加香附、半夏、旋覆花解郁散结,化痰降逆,故疗效颇佳。
1669
0
0
1
沈氏女科12种妇女病家传秘方
痛经不论寒、热、虚、实,总以“不通则痛”为基本病机。宫寒和肝郁常是不通的主因,故止痛经常要抓住温通和解郁。桂枝10g,炮姜10g,香附10g,赤、白芍各10g,乌药10g,柴胡10g,玄胡10g,川楝子10g,鸡血藤15g,晚蚕砂(包)15g,三七粉(冲)3g,琥珀粉(冲)3g。
939
0
0
0
中医故事趣话
钱乙黄土治惊厥医案
宋神宗的小儿子突然高烧不退,呼吸急促,面色发青,神宗着急万分,急忙召唤太医前来诊治。钱乙躬身来到皇子卧榻前,仔细地诊视了一番,然后在纸上写了一剂黄土汤方,呈给神宗。小皇子服下一剂黄土汤后,抽搐、口吐白沫的症状很快得到控制。待服完两剂,病竟痊愈,恢复如初。
1365
0
0
0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