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4766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治疗十类低热的临床经验
痰湿发热症见恶寒发热,或夜热晨止,体胖,胸膈痞闷,喘促气急,饮水则呕,恶心欲吐,口内黏膩,不欲食,大便溏黏不畅,舌质暗红,苔黄厚腻,脉滑稍数。证属痰湿交结,气机郁遏,治宜健脾和胃,化痰祛湿,方用二陈汤加味。
1006
0
0
0
皮肤瘙痒经方来解决
患者,女,8岁。主诉:身上反复出现荨麻疹,剧烈瘙痒三天。方药:给予麻桂各半汤,两剂,分三天喝。后随访痊愈。
1652
0
0
0
大黄硝石汤
黄疸郭某,男,48岁,工人。门诊就诊。患者开始发热,恶寒,头眩恶心,继而但热不寒,惟头汗出,心下烦闷,口干渴欲饮,下腹胀满,两胁下胀拒按,大便4日未解,遂投大黄硝石汤合茵陈蒿汤,服5剂后,大便通利,小便转淡黄,腹部微胀,其他证情亦有好转。
2535
0
0
0
《伤寒论》112方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872
0
0
0
颈椎病美容案一则
女,29岁一方面为颈椎病导致面部血供不足。另一方面肾虚及长期上夜班导致内分泌失调所致。首诊:2019-11-14,针刺取穴:风池、颈椎夹脊,天宗、外关、合谷、太溪、太冲等。艾灸神阙。中药以葛根汤加减,推拿舒筋活血,通络止晕。
553
0
0
0
六经八纲辨证篇
所以说葛根汤比麻黄汤,桂枝汤,在治疗感冒上还常用一些。因为第一在临床,这种类型特别多,第二的话葛根汤相对于麻黄汤发汗又平稳些,相对于桂枝汤,开表之力又要强一些,我们还有麻黄桂枝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这些都是用于治疗一些虚实错杂的一种表证,我们临床当中就去运用,不用那么呆板。
657
1
0
0
苓桂术甘汤治疗眩晕病
一女,患病毒性心肌炎,经中西医治疗,病情缓解,然心悸、短气、胸闷、头眩诸症不除,且疲乏无力,面色白虚浮,舌淡胖,苔水滑,脉沉弦而结。方用桂枝10g、茯苓18g、白术10g、泽泻10g、太子参15g,服药12剂,诸症基本消失,脉律整齐,继以苓桂术甘汤善后,巩固疗效
3737
1
0
0
仲景药对方41则
泻火护水药对方:大黄+黄连=大黄黄连泻心汤。宣透郁热药对方:栀子+豆豉=栀子豉汤。破湿暖中药对方:干姜+甘草=甘草干姜汤
1390
0
1
1
治疗困倦、无食欲医案一则
男52岁,初诊:2020-04-10主诉:困倦、无食欲2月。方药:麻黄附子甘草汤合《外台》茯苓饮,5剂中药配方颗粒,开水冲溶,日一剂,分温三服。二诊:2020-04-15,患者述精神明显较前旺盛,食欲亦明显改善。
1792
0
0
1
竹叶汤治头痛案
y女士,58岁,头痛10年。竹叶汤7剂,水煎,每日一剂,早晚温服。第二诊:药后头痛明显好转,四肢冰凉感略减,夜起小便次数减少,胃胀感减轻,睡眠转佳、脉沉,较前有力。三诊守方10剂,52服法。服药后回访,诸症愈。
1202
0
0
0
学习中医的良好路径
一位老妇人,重度抑郁症。失眠,口渴,大汗,忽冷忽热,大热天冷起来需要盖棉被。请名医治疗,处方药物渐达56味,7付药1000多元,治疗3个月,少效。我们考虑是寒热错杂的厥阴病,处以经方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几味药?7味。7付药才100多元钱,治疗了10余天就明显好转了
857
1
0
1
葛根药证
葛根配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止利;配麻黄,发汗解肌解表;配桂枝,止痉挛疼痛;配天花粉,生津止渴;配藿香、木香(七味白术散之义),除湿止泻;配升麻,透疹,升提下陷;配丹参、川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1641
0
0
1
半夏厚朴汤拯救被“逼疯”的家长们
经典的情志病方,传统的理气化痰方,具有利咽喉、止呕吐、除胀满、止咳喘、定眩悸等功效,现代研究提示能抗焦虑、抗抑郁、镇静催眠、抑制咽喉反射、调节胃肠蠕动等,适用于以咽喉有异物感乃至躯体感觉异常、腹胀、恶心为特征的疾病。
1582
0
0
0
柴桂姜汤方
柴胡桂枝干姜汤所疗之黄,乃介于阳黄与阴黄之间之黄。便于记忆,吾姑且称其为“中黄”!又思“治黄要活血,血活黄自去”。于是处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7剂未完,目黄显退,纳增,神增。
1629
0
0
0
治疗慢性肾炎的验方
“益气化瘀补肾汤”治慢性肾炎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治疗各型慢性肾炎。临床实践证实,本方对隐匿性肾炎疗效最为显著,观察了10例,4例完全缓解,5例基本缓解,1例部分缓解,全部获得疗效。
1214
1
0
1
五苓散医话五则
女 ,48岁,主诉复视4个月。4个月前因孩子生病着急后出现复视,伴突眼,头晕,发作时站立不稳,脑中常感觉一片混沌,双眼畏光,眼周肌肉跳动。五苓散与当归芍药散合方每日一剂,分3次服用。服上方15剂后,视野正面及右面重影已缓解,头晕、凸眼减轻,下肢浮肿消退。
1384
0
0
0
从10大良方入门经方思维
小青龙汤:感冒第一、二天不要用,第三天后不管有哪些症状,只要流清涕或稀白的痰都可以使用,一吃不管是咳嗽、流鼻水、发烧恶寒,通通可以痊愈。
2678
0
0
1
麻黄药证
麻黄治哮,重在配伍,合桂枝发汗散寒;合石膏宣肺清热;合桑白皮清肺达邪;合葶苈子宣肺下气;合射干祛邪化痰定喘;合厚朴理气宽胸平喘;合党参宜气调脾,宣肺定喘;合熟地黄滋肾纳气,温肺止咳;合附子温肾阳,宣肺气,化痰治喘。
1954
0
0
1
黄煌 临床语录26条
黄连温胆汤多用于高血压、精神分裂症、应激障碍、惊恐障碍、癫痫、抽动秽语综合征等,而除烦汤多用于神经症、焦虑症、抑郁症、哮喘、胃炎、肠道易激综合征等、特别是发热性疾病过程中的烦躁失眠最有效果。也就是说,两方在主治疾病谱上有所不同。
858
0
0
0
《张仲景50味药证》学习笔记
大黄证的客观指征为“口燥舌黄”,其舌质坚老,舌苔黄厚干糙,或如干焦锅巴状,笔者称之为“大黄舌”。大黄体质:体格健壮,肌肉丰满,食欲旺盛,容易腹胀,或大便秘结,口唇黯红,皮肤易生疮痘。血压偏高,或血脂偏高。
2336
0
0
1
231
232
233
234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