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4766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临证20多年总结成2句话
马新童:自古以来,众说纷纭。中医是按照天地、宇宙和人自身的规律相配合、相参照而成的。因此,我把我工作头二十年的临床总结了两句话:第一句话“天人地合参,神气形同调,病脉证并治”;第二句话“医学不过“五”、“六”之学”。
645
0
0
0
经典名方之五苓散
五苓散,由五方之令调动五脏的气及气化来治疗水饮痰饮类的疾病,都可以用到五苓散。五苓散的功效远远超出了伤寒杂病当中上面那些调表的,它要从六经的角度来看它属于太阳、阳明、太阴合病或者合症。它从脏腑来说,可以治疗五脏六腑的水蓄、水逆、水痫、癫痫、水肿,等
18459
1
0
2
术数,是如何影响中医经方的组成与剂量的
用现在统计学的方法发现伤寒杂病论当中的方子,药味一般都在十二味以内。换言之,如果按照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里面的方子,药物全部在十味以内。我们在和道门的一些传承者交流的时候,他说《伤寒杂病论》用的是天元式法。天元式法用的是十天干,那么它的方子药味不应该超过十味药。哪怕用十二地支…
2055
0
0
0
解读经方用药法式
经方有没有加减法?——有。几个方子有加减:小青龙汤有加减法、小柴胡汤有加减法、真武汤有加减法、理中汤有加减法。啥有?水有,水变动不居,所以真武汤有好多变化;还有呢?风有,变动也是很大的,所以柴胡类的方子进行变化。
2222
0
0
0
桂枝汤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桂枝汤的组成,桂枝和芍药一阳一阴,芍药酸苦微寒,主收,桂枝辛热主升,一散一收,一个入肝一个入肺,金木交兵,升降调和,而且等量,都是三两,让开阖能够调和,充实中丹田的能量,让它转动起来,后面再以胃海来支撑气海,姜、草、枣,生津补液,把中气补足。
14115
0
0
1
中医经方的组成与剂量
理中汤治遗尿的病。我们先用炮姜甘草汤,甘草和炮姜4:2的比例。等遗尿好了以后,先用汤剂,之后怎么巩固?理中丸吃去。这孩子的特点,经常尿床的小孩有个特点,爱流哈喇子,这就是脾不固摄的问题,实际上核心的药就是干姜、甘草,“此肺冷也”。这是经方的运用。
1391
0
0
0
太阳中风桂枝汤证解读
太阳经其实是指六经里面的病,包含了太阳经络,它的概念要大一点。太阳经落到人的身上,有两个脏腑,分别是膀胱和小肠。那么经过伤寒之后,伤及了太阳经,当疾病强大到一定程度,伤害累积到所属的脏腑,改变了膀胱和小肠的生理功能,我们称之为腑证。
1818
0
0
0
多角度熟悉桂枝汤
到今天,糖尿病人到底有多少人是消瘦的?很少了。这里面告诉你们一个智慧,以后在治糖尿病时不妨改变一下思路,从肾气丸、真武汤的角度去考虑考虑,去发动下焦的气化,不要只盯着阴亏。我们讲过膀胱气化的概念,气化不上来,再怎么弄也没用。
1427
0
0
0
丹栀逍遥散合酸枣仁汤治疗乳腺癌术后综合症
患者在洗澡时偶然发现乳腺上有个小结节,经过详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进行了手术和化疗。患者因发现早,并及时进行了治疗,预后比较好。患者有沉重的思想包袱,担心会复发。每日胡思乱想,情志抑郁,思虑过度,引起多脏腑功能紊乱,尤其是导致肝脾功能失调。方选丹栀逍遥散合酸枣仁汤加减。肝郁得疏
1121
0
0
1
附子汤是治疗整体阳虚寒湿的好方剂
毛某,男,38岁。患者形体消瘦,颜面苍白无泽。西医诊断为“肝炎”,经治三月余,未见疗效。便以附子汤投之。三诊服药后,全身舒适,双手温和,为八年罕有之感。诊其脉已滑活,遂令服归脾汤、逍遥散两方各三剂,交替服用。两月后赴医院复查,已为正常。
2575
0
0
2
五脏积水治法要略
暂无简介
4365
1
0
2
顽固性口腔溃疡医案
女 ,53岁 ,口腔溃疡一年。周而复始甚是苦恼!患者口中多处溃疡,溃疡周边颜色红,上有黄白色膜覆盖,火烧样疼痛,不愿进食。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中药颗粒7剂一剂开水冲服早晚分服。患者口服中药三剂疼痛止,七剂服完溃疡面消失,至今未复发。
760
0
0
0
萸黄前胡汤
暂无简介
3772
0
0
1
危险!少阴病出现下利多死症
临床上阴证重证的时候是不应该出现烦躁、息高、发热、面红等实证、热证表现,假若出现类似症状,说明有了格拒,阴盛格阳、阳气欲脱,都是病情危重的表现,古代除了给通脉四逆汤或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以外,没有别的治疗手段,所以多死证。
2641
0
0
0
经方治疼痛医案
男,50岁。左肩部疼痛、左手麻木已数年,汗出偏多。二便可,眠纳可,舌淡红,苔略腻,脉弦细。处以桂枝汤合真武汤,七剂后复诊,左肩痛、左手麻木均有明显减轻,汗出多亦减。效不更方,上方七剂。复诊,诸证均除。
3375
0
0
1
大柴胡汤深度解析
大柴胡汤临床用于治疗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胰腺炎、肝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腹膜炎、肠梗阻、疟疾、肠伤寒、流行性感冒、肺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
16192
0
0
1
经方合方治愈神经性耳鸣
神经性耳鸣如从脏腑辨证入手,可能困难很多,而从方证辨证,相对简单。头痛沉,结合口不渴等无热火表现,吴茱萸汤证明显;头沉痛日久,身无力,嗜睡,无汗,脉沉,麻附细辛汤证、麻黄附子甘草汤证兼有之;面白兼暗,阳虚兼瘀,川芎引药走上,又可活血,对应头痛、耳朵堵闷,一举两得。
1461
0
0
0
扶正消水汤合鳖甲煎丸治疗晚期肝癌大量腹水
鳖甲煎丸出自《金匮要略》。方中有鳖甲、乌扇、黄芩、柴胡、鼠妇、干姜、大黄、芍药、桂枝、葶苈子、石韦、厚朴、牡丹皮、瞿麦、紫葳、半夏、人参、䗪虫、阿胶、蜂巢、赤硝、蜣螂、桃仁。全方具有行气化瘀、软坚消癥的功效。我常用此方治疗肝硬化、肝癌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
2267
1
0
0
温补上焦的首选方甘草干姜汤
甘草干姜汤与四逆汤为典型的甘温升法的代表方,是诸多经方的方根。方中重用甘草,取其补益甘缓之功,配以辛温的干姜,共奏补益之效。值得关注的是两药的配比,甘草的用量是干姜用量的两倍,足量的甘味可以缓解干姜之辛味,以达温补而不升散耗气之目的。
3930
0
0
2
五苓散治漏汗医案
女,60岁。自51岁绝经后汗出增多,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征治疗多年,未能根治。用五苓散加味,小便明显增多,一夜尿5次,汗随尿止,次日感全身舒适,肌肤清爽。5剂后,汗出基本停止,全身肿胀感减轻,面色较红润,大便成形。守上方共服5剂,汗出身暖,精神倍增,临床痊愈,未见反复。
1152
0
0
0
229
230
231
232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