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4766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为何少阴病条文多死症?
死证都放在少阴病篇,开头冠以少阴病,本质在于少阴病在表的时间短,非常容易入里,传变为太阴病,多死证。因此死证多冠以少阴病,放在少阴病篇,都是仲景为了提示我们重视少阴病的治疗,少阴病治疗不当,一旦传入于里阴证的太阴病,病情就比较危重了。
1366
0
0
0
桃核承气汤
女,25岁,患者结婚后,月经未潮,自认为妊娠。后经某医院妇产科检查,并非妊娠。即用调经药,医治十余天,月经仍不来潮而停药。遂选用桃仁承气汤加味。四诊后脉象缓和,经后病愈,从此停药,膳食静养。
3909
0
0
0
用“地黄”养心安神
地黄+百合,养阴清心安神二药为养阴清心安神之常用配伍,常用于治疗百合病。主要是由心肺阴虚内热引起,主要表现为心神不安及饮食行为失调等症状,伴口苦,小便赤,脉微数等。
1654
0
0
0
附子止血的运用
男,20岁,西医诊为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阴盛阳衰,非附子回阳温里摄血之重剂不足以为功。遂用制附片20克(先煎)合参、芪之属三剂。嘱其冷服、缓服,以防格拒。药后症状好转,胃纳增加,皮肤紫斑逐渐消退。守方共服九剂,皮肤紫斑全消,乃以归脾丸调理善后。
988
0
0
0
血府逐瘀汤治盗汗
女,42岁。盗汗20天。20天前开始半夜2点左右盗汗而醒,每晚均发生1次,醒来擦一下身体之后能较快再入睡。平素怕冷,脚冷,手足心出汗,经常腰痛。月经量少,面部有黄褐斑。服上血府逐瘀汤服4天盗汗除,面部黄褐斑减淡。
3753
0
0
0
复方地肤子汤治疗急性肾炎
女,37岁,本院职工,1998年12月9日初诊。患者刮宫后浮肿、腰痛已半月。舌黯红无苔,脉沉细。处复方地肤子汤加三七粉(冲服)6g,5剂。12月19日复诊,诉服药时轻度腹泻,停药后泻止,浮肿随之消退,复查尿常规正常。
590
0
0
0
越婢加半夏汤治疗肺气肿急性发作
患者,哮喘反复发作二十余载,每逢季节更换时加重,冬季尤甚。犯病时胸部憋闷气端,甚则不能平卧,自觉痰多阻塞气道。治以越婢加半夏汤加味治之。越三日,患者复诊,服药后胸闷气喘减轻,吐痰较前清利,色白,时或吐黄痰。前方既效,毋庸更方,复以七方三剂治之,患者诸证悉减。三周,患者基本痊愈
3889
0
0
0
仲景常用药物运用特点
仲景治“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的太阳病都要用到桂枝汤,桂枝汤是以桂枝和芍药为主药。桂枝、芍药所主治的患者,虽然有时也会出汗很少,但总是比较容易出汗的。正因其容易出汗,脉搏必不紧张,肌肤必不粟起,所以发热也不会太高。
1476
0
0
1
谈谈桂枝汤的药物配伍
桂枝汤的两个核心配伍,第一个是酸甘化阴,用芍药、甘草、大枣来预防桂枝和生姜辛散可能带来的阴液的消耗;第二用桂枝生姜配上甘草大枣,辛甘化阳,激发鼓舞人的阳气,由内往外抗击表邪。
3966
0
0
1
三阳合病在临床上常见表现
白虎汤证在临床上出现的时间不会特别长。白虎汤证它相对是一个来得比较急、病势比较快的阳明内热炽盛证。那么壮火食气,阳明内热炽盛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对人的正气造成明显的损伤。大热就会耗大气啊,因此白虎加人参汤在临床上使用的频率更高,它要高于白虎汤。
1577
0
0
2
潜心精研《伤寒论》 融会贯通重临床
我在分析《伤寒论》的条文、在看条文描述的内容的时候,会发现有一类很接近某汤证但又略有差别的证。例如《伤寒论》给出桂枝汤、给出麻黄汤,这就是很具有标志性的证,但事实你在临床上会碰到很多离桂枝汤还有一点差距、离麻黄汤还有一点差距的证
778
0
0
1
中医理论其内在逻辑
在临床上会发现,好多的疾病,比如说外感病,它有可能会出现好多其他的津伤的症状,你要是在《伤寒论》里头去找具体的疾病对应的话,很难找得到。但是你要是学会了方子中的加减,可以说是你就会自己创造出很多新的类似于桂枝汤的一个加减,这些方法是能够对应到复杂多变的临床问题的。
603
0
0
1
十五味祛风败毒散在皮肤病的临床应用
荆芥连翘汤近代日本汉方流派一贯堂医学的经验方,是青年人腺病体质的调理方,有散风理气和血泻火解毒的功效,适用于以红、肿、热、痛为特征的头面部炎性疾病和热性体质的调理。
1795
0
0
0
如何学习中医之伤寒归真
《黄帝内经》为中医学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牢固的基石。而在《伤寒杂病论》上多下功夫,能掌握中医辨证论治的神髓。回顾历史,纵览隋唐名著、金元四家、明清各派,凡是在学术上、临床上有所建树的,无不取法经典,无不精通仲景医学。仲景之书,不仅讲术,而且
1132
0
0
1
中医之正本清源
现在中医很多观念都是错的,为什么是错的呢?比如说现代很多中医不遵循古中医剂量以及煎煮服用方法了。这是没有真正领悟古人的制方用意。我下面举例说明。
821
0
0
1
中医之临证观象
中医到底是如何看病的?如何诊病的?如何治病的?中医有没有什么捷径?我们许多的后学者都觉得中医非常难学,几十年才能够出来一些成果。或者有些人说到七十岁之前不要讲话,一讲便错。对吗?这句话说对也对,说不对也不对。如果一个人到了七十岁中医才刚刚入门,那么我们这个中医到底是治病救人的、切
680
0
0
1
心慌心悸急症良方桂枝甘草汤
在《伤寒论》中哪个治疗心脏病的方所对应的这个病症最重?既不是桂枝甘草汤,也不是桂枝去芍药汤,更不是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而应该是炙甘草汤。炙甘草汤的症状是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治疗的是心律失常。病人去做一个B超、心脏彩超,大多数病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心脏结构上的损伤。
7413
0
0
0
解读天人合一的生命观
仲景在《伤寒论》中告诉我们,如何通过辨证,了解是哪里的气机,出现了怎样的问题,“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症治之”。了解了气机的犯逆之处,仲景的解法是通过升法、汗法、清法、温法、下法、吐法,来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最终使病态的、逆天的生命态,回到本来的状态,恢复本来的功能。
1231
0
0
0
柴胡类经方合方临床应用技巧
我治过的病很多都用这个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总结一下,有失眠、惊悸怔忡、癫痫、郁症、狂症、眩晕、高血压、阳痿、遗精、帕金森综合症、小儿舞蹈病、耳鸣耳聋……这些都还不完全呢,还多得很呢。有人叫躁郁症,有人叫狂躁或抑郁,这个方子是其中首选之一。
2110
0
0
0
解读太阳病篇条文
生病不外乎外伤、饮食、内伤、七情,仲景在《伤寒论》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他只是给你一个模型来了解生命,你自己遇到相应的情况,就会有所体会,而不讲情绪致病怎么样,年纪大了怎么样,所以这不是一个包治百病的论述,他是从道的角度、天人合一的角度、六经的角度讲清楚了这个生命的机能。
1015
0
0
0
228
229
230
231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