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4766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方证对应派的同学注意了,请关注:胡希恕气化浅说
胡希恕老师精通《伤寒论》,有《温病》著作,同时亦研究《内经》。附院楼道有“学习园地”,老师发表“气化学说”连载,笔者(陈雁黎)于1962年冬站录此文。唯意深语奥,请读者细研。 一、气的概念气是一种抽象名词,经常用以说明具有动能、为目(眼睛)所不能辨别的事物。如
2191
1
0
0
《伤寒杂病论》中的外治法
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系统总结了东汉以前的中医学成就,其中尤以经方和辨证论治体系光耀千古,以至于书中其他医学成就不为中医学界熟知。实际上,张仲景在著作中还记录了丰富、实用、有效的外治方法,展示了中医简便廉验的特色。 官窍外治法官窍也称“九窍”即耳、目、口
1985
0
0
0
胡希恕讲伤寒
《胡希恕讲伤寒》目录
《胡希恕讲伤寒》目录
4234
0
0
0
胡希恕讲伤寒
胡希恕讲伤寒(109):其腹必满
第109条: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太阳伤寒,发热,表证呀,啬啬恶寒病在表,咱头前讲过了,伤寒发热恶寒嘛,啬啬恶寒就是表证的就是然啬啬恶寒,表证一个名字,大渴,里有热才大渴,本来太阳伤寒他要大渴也是病
1421
0
0
0
胡希恕讲伤寒
胡希恕讲伤寒(108):腹满谵语
第108条: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这一条和下一条都有问题的,那么就这个证候呀,腹满谵语,是阳明病,胃不和者谵语嘛,腹满他里实,开始得的是太阳伤寒,腹满谵语就是传里了,传里发生阳明病了,但寸口脉呀还浮而紧,太阳伤寒表还没撤呀,还没罢,那么说明
1192
0
0
0
伤寒质难:客邪区分有机无机篇
本文是《伤寒质难》(作者:祝味菊)中的一篇,对外感病的理解上,强调了无机邪和有机邪的区别,探讨了六气与细菌的相互关系。作者辩证分析了气候对细菌产生和繁殖的影响,提出了细菌栖息于世、适者生存的观点,同时纠正了只关注六气而忽视地理气候差异的不足。
1168
0
0
0
发热“捂汗”对,还是物理降温对?听经验丰富的老中医给你分析
有恶寒的情况下,不管发烧多少高,中医认为就是表寒证,风寒在表,用姜等热一点的药辛温解表,同时要保暖,促使他出汗,出一点汗,热就可能退了。假如没有恶风寒的症状,只是发热,中医认为是里热证在里面热,不是外面热,要清热泻火,同时要适当减少衣被,帮助他散热退热。
1616
1
0
0
从《伤寒杂病论》的类方揣摩张仲景严格的用药法度
桂枝汤原方,芍药加倍为180克(即桂枝加芍药汤),再加饴糖一升(约今33克,分三次服)。此方以饴糖为药,以缓中补虚,倍芍药,与桂枝共成酸甘相合,有敛而补中、缓以止痛的作用。凡脘腹疼痛,按之软,重按、久按痛减,得温亦减,脉弦涩者,宜用之。
2373
1
0
0
经方治疗胸胀满心下堵医案一则
男、46岁因新冠二阳持续发烧伴气喘住院。查CT示:肺大泡、肺气肿。住院2周出院,出院后胸闷气喘、心下堵仍稍有,尤其腹胀满厉害,按之硬满疼痛,怕热,脾气急、口苦、口干、口中稍腻,大便干、心烦眠差。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数。诊断:大柴胡汤合达原饮证
1777
0
0
0
诊断痰饮水湿,牢记这些要点
痰饮水湿的论治需辨虚实、寒热、表里。从病位表里言,风水、溢饮、湿家从表论治,多取汗;痰饮、悬饮、支饮、留饮、伏饮多从里论治,使之从二便祛除。“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即是阴阳表里辨证之意,上下分消之法。以腰分表里上下,腰以上为阳、为表,故发汗
2324
0
0
0
千古名方小柴胡汤的退热妙用
小柴胡汤用于发热病人的指征有以下几点:(1)寒热往来;(2)口苦、咽干、目眩;(3)伴有恶寒症状;(4)体温很高而无大热、大渴、面红、烦躁等阳明病症状。上述四点但见其一,即可投以小柴胡汤,不必悉具。
2187
0
0
0
大黄甘草汤治各种类型呕吐效果好
大黄3g,生甘草1g。将2药放大口盅内,加沸水100ml,加盖焗片刻含服。临床上以呕吐为主的病症,如神经性呕吐、酒后呕吐、药物性呕吐及妊娠呕吐等,对实热症和虚寒型呕吐亦有效,无禁忌症。
1000
0
0
0
祛痰利湿的三大方
小半夏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苓桂术甘汤、泽泻汤、十枣汤、甘遂半夏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厚朴大黄汤、己椒苈黄丸等方剂均具有“温药”,其中,苓桂术甘汤健脾消饮、温而不燥、温中兼消,故为“温药”代表方。
4619
0
0
1
温经汤治崩漏医案一则
此案诊为更年期崩漏,人是体瘦面黄肤细的桂枝人,口干,唇淡,头晕沉,极度乏力为典型的阴血大亏之证,加之唇干起皮,下肢干燥入冬尤甚,为典型的温经汤证,出血量大且持久,随时有晕厥风险,温经汤为味甜的膏方服用,二诊反馈无效,考虑中气亏虚明显,加人参粉吞服所幸虽有惊但无险。
1218
0
0
0
甘草泻心汤使用的三则医案
甘草泻心汤主要的病理因素是里虚。对三个泻心汤做了比较,心下痞硬 呕而肠鸣下利的是半夏泻心汤,在这个基础上出现干呕食臭,下利明显的是生姜泻心汤,如果出现黏膜性病变,或者因虚造成的精神方面的疾病是甘草泻心汤证。
2828
0
0
0
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椎病医案一则
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椎病,一般都是用原方,必要时进行加减,最重要的是用药的量一定要足,其中桂枝和白芍的用量一般要达到30g,葛根的用量一般要达到45-90g头痛或颈项僵痛严重者加用元胡,细辛,吴茱萸以行气散寒止痛,若有肢体麻木者,可加地龙,桑枝,鸡血藤活血祛风通络
4366
0
0
1
经方治疗急症肠梗阻医案一则
患者男,68岁出现院腹胀满难耐,急入乡医院,诊断为不完全性肠梗阻,经胃肠减压、灌肠、输液治疗三日,胀满稍缓。出现左侧腹部痛,大便已四日未解,医恐肠坏死,欲行手术治疗,患者不愿。辩方证为:厚朴三物汤合大黄附子汤加炙甘草汤证。用法:上药急煎,频服。于当夜0时左右,腹胀痛顿消
1187
1
0
0
治疗风寒头痛的应对方法
一般新冠之后出现的慢性头痛,或者脑力劳动者,学生反复发作的偏头痛,再或者寒风季节,风一吹就出现的头胀头痛者,都可以选择川芎茶调散以疏风活血止痛。
1141
0
0
0
黄连汤加味可治疗新冠感染后出现自汗症状
女,45岁,感染新冠之后,出现汗出较多,白天多见,伴有乏力有时上楼出现气喘,自感长年下肢冰凉。处方7剂,水煎服。复诊:汗出症状好转明显。
583
0
0
0
白虎汤的临床应用
病者壮热恶寒而烦渴,喜冷饮头痛,但头汗出,面赤鼻干而喘,唇赤口燥苔薄无津溲赤,大便三日不解,据云已服发表之剂未愈,投白虎汤:石膏30g,知母15g,粳米一把, 炙甘草10g,寸冬20g,沙参15克。三剂,次日烦渴已止,脉静身凉,继以生脉散加生地杭菊一剂霍然。
1009
1
0
0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