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4766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经方医学快速逆转新冠病毒感染老年重症 “白肺”
对新冠病毒感染的处理,应该用严谨的经方思维去动态看待,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人群,所表现出的特征性的症状反应,新冠病毒感染后具体呈现的六经八纲方证特点。虽然经方是 “先辨六经继辨方证” 的“随证治之”思维,但应用经方思维发现青少年人、中老年人发病有其各自不同共性特点。通过对发病
3218
0
0
0
桃核承气汤释义
一、条文字眼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但少腹急结者。 二、组成桃仁五十个,去皮尖 大黄四两 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 芒消二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消,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4035
0
0
0
黄连阿胶汤释义
一、条文字眼心中烦,不得卧。 二、组成黄连四两 黄芩二两 芍药二两 鸡子黄二枚 阿胶三两,一云三挺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三、方解1、黄连、黄芩
3375
0
0
1
白术与苍术异同辨析
白、苍二术,《神农本草经》称“术”,列为上品,但未有白术和苍术之分。至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提出:“术乃有两种,白术叶大有毛而作桠,根甜而少膏,可作丸散用。赤术叶细而无桠,根小苦而膏,可作煎用
3107
0
0
0
刘渡舟妙用黄连阿胶汤治失眠
现代中医学家刘渡舟一生擅用《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子,活人无数,功德无量,桃李满天下,被誉为现代中医界一代宗师。刘老擅用阿胶,用起来出神入化,果然有回春的好手段。话说有一个男性编辑,49岁,两年来为失眠所折磨,苦不堪言。西医不管三七二十一,说是神经衰弱,开出多种镇静安神药物,可惜了
1407
0
0
0
苦杏仁与甜杏仁的差别
苦杏仁味苦、辛,性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 主治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失声、胸痹、水肿血瘀诸证等,尤其多用于治疗外感咳嗽。苦杏仁中含有苦杏仁苷可分解为苯甲醛和氢氰酸,是止咳的主要成分,也是主要的毒性成分;还含有多种挥发油、多种
902
0
0
0
白附子与附子勿混淆
白附子与附子是不同科属的药品,其性味与功效亦不相同,不可相互混淆。《本朝纲目》云:“白附子乃阳明经药,与附子相似,故得此名,实非附子也。”科属与形态附子系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块根上所附生的子根,主产于四川。其外皮灰黑,内部白色。根据不同的加工
763
0
0
0
防己真伪鉴别
□ 胡本先 陕西岚皋县中医医院正品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本品呈不规则圆柱形、半圆柱形或块状,多弯曲,长5~10厘米,直径1~5厘米。表面淡灰黄色,在弯曲处常有深陷横沟而成结节状的瘤块样。体重,质坚实,断面平坦,灰白色,富粉性,有排列较稀疏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苦。伪品
1127
0
0
0
养心安神酸枣仁
酸枣仁别名枣仁、山枣仁,味甘酸,性平,归心、肝、胆经。功能养心益肝,安神,敛汗。入药煎服,常用量为9~15克;研未吞服,每次1.5~2克。本品炒后质脆易碎,便于煎出有效成分,可增强疗效。心悸失眠:酸枣仁能养心阴,益肝血而有安神之效,为养心安神之要药。主治心肝阴血亏虚、心失所养、
462
0
0
0
酸枣仁汤治失眠
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酸枣仁汤是东汉张仲景创制的名方,是治疗失眠的经典方剂,《金匮要略》记载:“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方由酸枣仁18克、甘草6克、知母12克、茯苓6克、川芎6克组成,具有清热除烦、养血安神之功,主治肝血不足、虚热扰神证,临床可见失眠心悸、虚烦不安、头目
1659
0
0
0
吴茱萸外用7则
吴茱萸,性热,味辛、苦,能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止呕,既可内服,亦可外用治疗多种疾病。胃肠病:吴茱萸研末加醋,凡士林少许,调成软膏,敷于中脘、神阙穴,治疗胃痛、泄泻有较好的疗效。湿疹:吴茱萸30克,黄连15克,共研末涂敷患处,每日一次,治疗湿疹,效果显著。口腔病:以陈醋调
1262
0
0
0
葛根汤治落枕
患者胡某某,男,64岁。于2008年7月就诊。3天前睡觉起床后出现颈项、肩背拘紧不舒,渐至颈项不能自主扭转。刻下症见:颈项强直,不能扭转。形体壮实,畏寒无汗,口淡无味。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证属风寒外束,经气不利,治以发汗解表,升津疏经。处方:葛根60克,麻黄45克,桂
843
0
0
0
葛根汤
升麻葛根汤【组成】升麻300克,芍药300克,炙甘草300克,葛根450克。【主治】麻疹初起。疹发不出,身热头痛,咳嗽,目赤流泪,口渴,舌红,苔薄而干,脉浮数。(本方除用治麻疹外,亦治带状疱疹、单纯性疮疹、水痘、腹泻、急性细菌性痢疾等属邪郁肌表,肺
1032
0
0
0
小承气汤
小承气汤【出处】《伤寒论》【分类】泻下剂寒下【组成】大黄(酒洗,12克)厚朴(去皮,炙,6克)枳实(炙,9克)【功效】轻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轻证。谵语潮热,大便秘结,胸腹痞满,舌苔老黄,脉滑而疾,或痢疾初起,腹中胀痛,里急后重者。
2739
0
0
0
小建中汤
【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本方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功能性发热等属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者。)
856
0
0
0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葛根汤【出处】《伤寒论》【分类】解表剂辛温解表【组成】桂枝(6克)芍药(6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3枚)葛根(12克)【功效】解肌发表,升津舒经。【主治】风寒客于太阳经输,营卫不和证。桂枝汤证兼项背强而不舒者。【
891
0
0
0
升麻葛根汤
升麻葛根汤【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分类】解表剂辛凉解表【组成】升麻(300克)芍药(300克)炙甘草(300克)葛根(450克)【功效】解肌透疹。【主治】麻疹初起。疹发不出,身热头痛,咳嗽,目赤流泪,口渴,舌红,苔薄而干,脉浮数。(
831
0
0
0
《伤寒杂病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葛根汤证解读
原文: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解读:太阳病者何也? 少阴虚寒心肾不得气化,太阳化源无根,阳气不达肩背,太阳不开,营气素虚,腠理不坚,故无汗、恶风。以桂枝汤调和营卫,以葛根引阳气上达肩背,以麻黄开太阳之玄府。。葛根汤方葛
468
0
0
0
中药黄芩的作用
【化学成分】黄芩根含黄芩甙元、黄芩甙、汉黄芩素、汉黄芩甙和黄芩新素,还含苯甲酸、β-谷甾醇等。[br]茎叶中含黄芩素甙。[br]【药理作用】①抗炎抗变态反应黄芩甙、黄芩甙元对豚鼠寓体气管过敏性收缩及整体动物过敏性气喘,均有缓解作用,并与麻黄碱表现协同。[br]甙元的磷酸钠盐较硫酸
399
0
0
0
柴胡的副作用
【别名】地重、山菜、茹草、柴草。【功效】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不良反应机制】柴胡中含的粗皂苷有较强的溶血作用。柴胡挥发油能引发心率减慢,脉搏细弱。【不良反应】(1)口服柴胡制剂后可有倦怠、嗜睡、食欲减退、腹胀等。(2)柴胡注射液肌
655
0
0
0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