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582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柴葛解肌汤速愈小儿感冒高热
作者/余国俊俗云“千方易得,一效难求”。笔者治小儿感冒高热,推重柴葛解肌汤,乃因临床所见,符合此汤证者不少,而本方退热相当快捷,且一般不会热退复热,经得起重复验证。或鄙其司空见惯,平淡无奇,而熟视无睹,舍近求远者,去道亦远矣。 方义新释明·陶华创制的柴葛解肌汤,由
3706
0
0
0
阳和汤加味治甲状腺功能减退
作者/徐书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不足的一组症候群。由于长期缺少甲状腺素可引起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的抑制状态,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怕冷、水肿,表情淡漠,闭经,阳痿。属于中医的“虚劳”“水肿”等范畴。本病病机为脾肾阳虚为本,水、痰、瘀血是标。治疗
4143
0
0
0
路志正:祛湿十二法
对湿之论述,始于《内经》、《难经》,湿病之名可追溯到《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湿证最早见于《景岳全书·湿证》,专论有薛雪著述《湿热病篇》,路志正教授发煌古旨,博学诸家,主张不独南方有之,北方亦多湿邪,辨病多从内外分证、三焦辨治,笔者通过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所级课题《路志
7938
0
0
0
升降药对七组临床应用
作者/沈敏南药对是二种中药特殊的配伍方法,有力专功宏之优。升降药对又是用升提药、沉降药配伍,有调节升降气机之作用。笔者临床运用以下七组药对,有得心应手之妙。现介绍于下,以求正于同道。 一、葛根、大黄治痢疾葛根甘辛平,性升,为升发脾胃清阳之要药,《用药法象》载“其气
1016
0
0
0
一味徐长卿疗荨麻疹
作者/王幸福徐长卿这味药是种不错的药,我临床常用于祛风止痛、风湿口疮,疗效显著,怎奈读书中,发现贵州名医石恩骏先生用其治疗皮肤病之顽证荨麻疹乃一绝,方精药简,使用方便,疗效显著,故录之扬也。主方:徐长卿25g,蜂蜜15g。主治:急、慢性荨麻疹。用法:一般急性者用水
2088
0
0
0
岳美中几十年治咳经验总结
咳嗽一症,虽非大病,治不得法,亦缠绵难愈,是历代方书,论之甚详。古方良法妙药虽多,然用者难精反而莫知适从。仅将数十年治咳经验介绍如下,或许于临证者有所裨益。咳嗽名目尽管繁多,有热咳、寒咳、火咳、燥咳、五脏咳、六腑咳等等,但主要仍然在肺,所谓“咳证虽多,无非肺病”。立论过繁,反
835
0
0
0
从三阴治疗糖尿病
各位老师晚上好。今天非常高兴在这里与各位老师分享我三十年来学习中医、感悟中医、实践中医的心得体会。做一名合格的中医师,不光会看好病,而且还能勤奋动笔总结,能讲出来,能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今天晚上我在这里主要是讲从三阴诊治糖尿病。在讲糖尿病之前,我提两个问题供各位同道思考。
1844
0
0
0
胃苓汤临床应用举隅
作者/常亚平胃苓汤由平胃散和五苓散组成,具有运脾、和中、利湿之功,笔者根据脾和湿之间的生理和病理关系,随证加减,以之用治于临床多种疾病,每收良效,兹举例如下: 一、湿温李某,男,42岁。诊于1983年7月20日。因持续高热、食欲不振7天入院,按“伤寒”予补液、氯霉
4575
0
0
0
《古今录验》续命汤治脑干梗死
王天柱医生患者:某男年龄:53岁(家住吉林省前郭县)初诊日期:2019年1月17日主诉: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伴言语蹇涩7天,加重2天现病史:患者于2019年1月10日发病,于2019年1月15日来前郭县医院神经科住院治疗,住院后拍头CT,头核磁均回报:脑干梗死,
799
0
0
0
巧用六味地黄丸治疗贲门癌
一个编者同事宋医生1992年在病房收治了一例贲门癌患者,辛某,女,50岁,工程师。1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困难,进行性加重,近半月来饮食不下,食入即吐,就诊于某肿瘤医院。经检查确诊为“贲门癌”。行开胸切除术,术中见肿瘤已满布全胃,并侵及胃及胰动脉,无法切除而关胸。予灭吐灵、爱
1033
0
0
0
熊继柏:不能轻视的感冒
作者/熊继柏我们从今天开始讲病证。今天讲第一个病:感冒。感冒是个小病,也是个最常见的病。但是,我们却不可小视。清代的名医徐大椿,这是个很聪明的人,又叫徐灵胎。他有一句话,他说:“伤风不醒,便成痨。”感冒称为“伤风”,“不醒”就是“不愈”——“便成痨”,会变成痨病的。意思是
812
0
0
0
国医大师张磊教你活用三清汤
张磊,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第三届国医大师。他从医70年,医理纯熟,医术精湛,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于内科杂病的治疗。三青汤组成为桑叶、丝瓜络、竹茹。三味药皆色青入肝,故名三青汤。原为王孟英治疗妊娠恶阻和血虚内热、胎动不安的方子。方中桑叶、竹茹皆性
4002
0
0
0
应用运气思维治疗流感
最近发生的季节性流感符合戊戌年的运气特征,即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眼下属于六之气,主气太阳寒水、客气太阴湿土,岁气火运太过。“凡太阳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天气肃、地气静。寒临太虚,阳气不令,水土合德。寒政大举,泽无阳焰,则火发待时。”(《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正是由于
436
0
0
0
如何治疗恼人的“牙痛”
“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这一俗言说明了牙痛虽为小病,却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痛苦。因此,明确和掌握牙痛的发病机理及辨证治疗,也是除疾利民之思。01牙痛为多种牙齿疾病及牙周疾病常见症状之一。五脏六腑的功能失调,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发病,其中以胃、大肠、肾与其关系最为密切
1377
0
0
0
五皮饮:行气治水消肿
五皮饮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方药组成:茯苓皮,生姜皮,陈皮,桑白皮,大腹皮方义分析:治水者,先治气,益气则水自化;治气者,当先行水,以水行气亦行也。行气治水,大率以五皮饮为第一方。盖此方妙在以皮治皮,不伤中气也。茯苓皮、生姜皮去皮肤中停水,陈皮理气,桑
4003
0
0
0
傅青主12种治痰之法及方药
痰嗽门作者/傅青主古人所主治痰之法,皆是治痰之标,而不能治其本也。如二陈汤上、中、下、久、暂之痰皆能治之,而其实无实效也。今立三方,痰症总不出其范围也。 初病之痰伤风咳嗽吐痰是也。方用:陈皮、半夏、花粉、茯苓、苏子、甘草各一钱,水煎服。二剂而痰可消矣。
4642
0
0
0
最全整理:治咳嗽14法
咳嗽在中医属一种病证,在西医则是一个病的症状,是一种病理上防御性的反射,这种反射对排出毒素具有积极的作用。所以临证治疗不能一味地止咳,必须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方能因去而咳嗽止。今对辨证治咳嗽十四法的临床应用作一小结,供同道参考。 01 宣肺法适用于外邪犯肺,肺
15097
0
0
0
从两例皮肤病,谈中医辨证思路
群里的各位老师、各位同仁,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主要讲一下两例皮肤病。一例是北京协和医院诊断的叫“类天疱疮”,另一例是小儿脓疱疮。这两个病例,我看的还是比较有意思,也比较典型。借机给大家引申、阐述一下,在临床上,见到了湿证,我们如何思考,如何辨证治疗。
573
0
0
0
阳和汤治虚寒性痹痛
新疆地处西北边陲,冬季时日过长,气候严寒,痹证发病率甚高。《素问·痹论》:“所谓痹者,……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痹者,闭也。病邪犯人肌表、经络、关节,气血凝滞,闭阻不通,无论风、寒、湿孰轻孰重,皆引致关节疼痛,屈伸不利,麻木不仁。重则病势难忍,反复不已,关节畸形,
1249
0
0
1
蒲辅周治疗急性发热病经验
蒲辅周老师尤其注重掌握治疗外感热病必须掌握季节性。他指出,“时病指的是春夏秋冬季常见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古人统名之为伤寒、热病,如《内经》云‘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一切外感病称时病,也称六气为病”。一年十二个月,有六个气候上的变化,即风、火、暑、湿、燥、寒。大寒、立春
1184
0
0
0
67
68
69
70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