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582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引经药小议
《医鉴》所称引经,《珍珠囊》称"通经以为使";《汤液本草》称“报使”;《医学启源》、《本草发挥》称“各经引用”;《本草纲目》称“引经报使";《本草洞诠》则以引经作为“引经报使”之简称并用。其义,沈石匏谓:“引经之药,剂中用为向导,则能接引众药,直入本经,用力寡而获效捷也。"申斗垣
458
0
0
0
犯大寒头痛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
《内经》摘要《素问·奇病论》云:“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此安得之,名为何病?”岐伯曰:“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病名曰厥逆。”外受大寒之邪,深入脑髓,因而头痛甚剧。 临证应用举验一
497
0
0
0
鲜为人知的“补虚药”
杏仁明代医药学家普遍用杏仁来补益。例如:吴旻《扶寿精方》日用仙酥丹,“补百损除百病”。方由莲肉、柏子仁、杏仁、胡桃仁、枣肉、砂仁、酥油、白蜜等组成。《太医院经验奇效良方》用“家杏仁”制杏仁酥,“治万病”。李中梓《医宗必读》有一治嗽补虚
677
0
0
0
叶橘泉:尿路结石的中医治疗
尿路结石,包括肾盂结石、输尿管结石和膀胱结石。结石有大有小,或大如石、或细似砂,当排出时,尿路收缩或痉挛而发生刺痛或绞痛,同时可出现尿血。在中医学中证属“石淋”、“砂淋”、“血淋”。病由肾和膀胱气化功能不利而致本病。此外,相关病因为肥甘辛辣之饮食习惯。本病多基于下焦湿热蕴
2063
0
0
0
中医临床组方技巧精解
第一篇:开方法临床按病辨证选方,是切实掌握好“辨证论治”的重要一环,是中医临证基础知识之一。正如清代名医柯韵伯所说:“因名立方者,粗工也;据症立方者,中工也;于证中审病机,察病情者,良工也。”强调了辨证立法后选方的重要性,提示在“以法统方”的同时,还要做到方从剂
2381
0
0
0
那么多种地黄丸,该如何选用
六味地黄丸出自 《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黄、山萸肉、干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6味药组成。滋补肾阴,专治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证。原从《金匮要略》的 “肾气丸” 减温燥的桂附而成,原治小儿发育不良的“五迟” 证,现改为汤剂,是补肾之效方。《金匮要略》还有附子及桂枝这两
1827
0
0
0
中医治皮肤病用药法则
皮肤病的种类虽多,但他们之间都存在着病因上的共性,所以在治疗上就存在着用药的规律,笔者在长期的临床观察中,发现它们的病变基础就是“风”风性善行数变,符合皮肤病此起彼伏的病理特性,而“风”在病因学上有内风外风之分,外风者感受外邪,风为百病之长,常兼夹其它邪
835
0
0
0
月经先期、后期、无定期、经水多少的辨证论治
妇科疾病,根据其生理特点,其病因,病理多属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和饮食,房室所伤,从而损伤冲任二脉所致,应不使有伤正气,同时要防避六淫的侵袭(风寒湿暑燥火),以预防妇科疾病的发生。女子只要月经通畅,则可少生他病。故妇科以调经为首要。月经不调,原因很多,治以调畅气血为主。故
2000
0
0
0
阴火与阳火的证治
火的病证,为临床常见的病证之一,其治疗方法与理论的阐述,在中医学文献中有极为丰富的记载。火病的种类虽多,简言之,不外虚实两类。实火属于邪实,一般用清解之法治之;虚火属于正气的不足,一般用温补和滋补之法治之。然实火又名“阳火”,虚火又名“阴火”,故汪寅谷又有“阳火一清便退,
1031
0
0
0
中医6把救命钥匙
第一把救命钥匙:速效救心丸当心梗即将发作的时候立马服用速效救心丸,转危为安。速效救心丸的药方非常简单,有两味药:川芎与冰片。川芎的药性《本草纲目》说得非常简明扼要,把它的通窜性概括得不差分毫:川芎为血中之气药,上达巅顶,下通血海,中开郁结,旁达四肢。上达巅
615
0
0
0
口服三七粉的不良反应
三七味甘微苦性微温,主入肝胃经,临床上主要有行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现代医学认为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等,故三七除能治疗各种出血外,并对冠心病、肝硬化、肿瘤和许多疼痛等病症都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本药是临床常用有效中药之一,故很少发现有不良反应。就
582
0
0
0
中医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体会
腺样体是鼻咽部淋巴组织,又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部的后部及顶部。2~10岁是腺样体增殖旺盛期,10岁后逐渐开始萎缩,至成年则大部分消失。儿童期因多次感染而肥大者,称腺样体肥大或增殖体肥大。如腺样体肥大堵塞呼吸道,导致脑供氧不足,则需手术治疗。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
4183
0
0
0
消化性溃疡论治
姜春华论我对消化性溃疡之疼痛剧烈,遇寒而发者,常用制川乌6克,肉桂3克,乳香9克,九香虫9克,高良姜6克,常可应手取效。有的病人脘痛彻背,背痛彻胸,可用全瓜蒌15克,薤白头9克,太子参9克,我体会太子参补的作用不大,对胸膈痞闷效佳。消化性溃疡见有
647
0
0
0
治疗鼻部疾病的三味引经药
对于鼻部疾病的治疗,梁老将苍耳子、辛夷及防风作为引经药。 苍耳子祛风除湿,通窍止痛苍耳子味辛苦性温,归肺经。本品温和疏达,味辛散风,苦燥湿浊,善通鼻窍以除鼻塞、止前额及鼻内胀痛,为治鼻渊之良药。《本草备要》曰其:“善发汗,散风湿,上通脑顶,
4964
0
0
0
十全大补汤治疗小儿中耳炎、瘘管、肛周脓肿
十全大补汤是古代治疗气血两虚的专方,经典的补益剂。有气血双补的功效,具有促进造血、调节免疫、调节肠道菌群、抗肿瘤血管新生等作用,被称为生物反应调节剂、植物性益生菌,适用于以久病虚损为特征的疾病。小儿常有中耳炎、瘘管、肛周脓肿等慢性顽固性感染性疾病,经常因反复发热、流脓而接
1160
0
0
0
大青叶、五味子,还有如此奇效?
诊断现场胡某,女,65岁。2007年7月10日初诊。面项部泛发红斑瘙痒,持续月余。1个多月前,外出活动被阳光照晒后开始面项部发斑,斑色红赤,成片成块,高出皮肤,瘙痒不止。遂自服阿司咪唑(息斯敏)、赛庚啶及维生素C等不效,乃改延中医用消风散加味,数日
420
0
0
0
门纯德:活化汤治疗各类血管疾病效果好
活化汤【组成】当归30g,丹参30g,鸡血藤40g,桃仁10g,红花12g,土鳖6g(研末冲服),山甲珠10g,地龙12g,水蛭6g,黄芪20g,桂枝12g。
1166
0
0
1
口味辨证施治体会
“口味”是指人在饮食时口舌感觉的味道,也指平人口中的主观味觉。平人无病,口舌灵活,津津滋润,亦无异常之味,称“口中和”。有恙在身,就会出现口味异常,如苦、淡、腻、酸、甜、咸、腥等。临床根据口味异常辨证,常可进一步了解脏腑寒热虚实,治疗亦可有较好疗效,现将笔者体会介绍如下。
636
0
0
0
产妇一定要补吗?
产后疾病,是泛指妇女分娩后(包括堕胎、小产后)1个月内所患的疾病。孕妇足月分娩,本是瓜熟蒂落的正常生理过程,但由于产伤出血,元气亏损,抗病力减弱,容易发生各种疾病。所以对产后的护理,要有足够的注意,对于产后疾病,要及时发现和治疗。同其他疾病的治疗一样,对产
439
0
0
0
学会从博览中提高临证水平
20世纪的中医界,临床分科的倾向较之清代以前更为普遍。特别是建国后,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及各地中医学院、中医医院相继建立,医院中的分科更为细致,这是祖国医学临床医学进步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各中医院一般分内、外、妇、儿、骨伤、眼科、针灸等科。
368
0
0
0
23
24
25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