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582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治疗口苦的绝佳方药
治疗口苦有疏肝理气、疏利胆汁,方宜疏肝散;药宜柴胡、桑叶、白芍、制香附、郁金、青皮、金钱草、海金沙、牡丹皮等。和调要点:该证为脏腑失和,肝胆气郁,失于疏泄,胆汁外溢而口苦;治宜疏肝理气、疏利胆汁;药宜疏肝、理气、利胆等药对合用
4539
0
0
0
运用千斤拔、牛大力药对治疗痹证、颤证医案
男,86岁,因腰痛就诊,舌淡,苔白腻,脉沉细,诊断为“痹证-湿证”。方以补肝肾、强筋骨、通筋络为法。方中茯苓、白术、甘草健脾益气,桑寄生、千斤拔、牛大力、牛膝补肝肾强筋骨,薏苡仁利湿(牛膝、薏苡仁取四妙之意而去清热燥湿之黄柏、苍术),细辛、附片加强通络之效,白芍缓急止痛。
2796
0
0
0
“香附”的用法13则
月经痛原因很多,治法各不相同,但通气止痛是各种治法所必需的,以香附通气止痛最为适宜,再加延胡索、川楝子、益母草各15克,莪术9克,煎汤温服,止痛甚好。痛经缓解时,可用香附配当归、白芍、川芎等药同用。
1153
0
0
0
王清任少腹逐瘀汤
阳瘘(气血瘀滞,精窍不畅型)治宜活血散瘀,和畅气机,宜通精窍。少腹逐瘀汤去干姜、川芎、蒲黄,加枸杞子15克,香附、仙灵脾各10克,柴胡、枳壳各6克为主治方。
16274
0
0
1
新安王氏内科辨治便秘经验
便秘无论虚实寒热,都存在腑气不通这一病机,故临证多配伍疏通腑气之品,如制香附、炙柴胡、陈枳壳、制川朴、花槟榔、莱菔子、炒枳实等药。香附、柴胡尤宜于肝郁日久,气机阻滞,波及肠腑之便秘;枳壳、槟榔、莱菔子、枳实等为理气通腑常用之品,可使脾升胃降,气机畅达,肠腑通畅。
663
0
0
1
董建华“对药”临床经验选析
全蝎伍蜈蚣董老常用此药治疗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面瘫、顽固性头痛、中风、痫证等病。全蝎味辛咸性平、入肝经,既能散肝经风热而平肝熄风止痉,用于治疗急慢惊风、口眼㖞斜、手足抽掣等,又能祛风通络以止疼痛,用治顽固性头痛。
670
0
0
0
卫矛和豨莶草的临床应用
豨莶草又名野葵花,祛风,止痛,降血压。据古方豨莶丸,以本品与黄芪、川芎、桂枝、当归、鸡血藤水煎去滓,浓缩,制成药粉,装入胶囊,每次3~9g,日3服,医四肢麻木不仁,酸痛,屈伸困难,不宁腿综合征,根据病情,连续应用,能见卓效。方内豨莶草之量,要占四分之一。
643
0
0
0
益母草在妇科、肾病、高血压等疾病中的临床运用
益母草治高血压常用,对产后高血压尤有效验,肾性高血压和顽固性蛋白尿必用,尿少水肿亦常用。配川芎、草决明、槐米、玄参、丹参,治高血压病;配杜仲、桑寄生、草决明、磁石,治肾性高血压;配黄芪、石韦、薏仁根、金樱子,治反复蛋白尿。
750
0
0
0
常见病分型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思路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多由感受风寒湿热之邪而发,表现为腰骶部酸楚疼痛,活动不便,或痛连项脊,或下肢关节肿痛,痛呈游走性,晨起明显,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病变X线表现多不明显,常需CT确诊。实验室检查多无异常。治宜祛风化湿,散寒通络。药用秦艽、独活、土茯苓、薏苡仁各20g,羌活、威灵
1591
0
0
0
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经验
强直性脊柱炎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明显型,有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不同;二是隐匿型,有气血两虚、肝郁肾虚、脾湿肾虚、脾肾两虚之分。强直性脊柱炎在早期就有疲乏、消瘦、贫血、低热、关节痛等症状,往往未被重视,在受外伤、过度劳累或感染之后易诱发
2074
0
0
0
抑肝散与七味白术散联合治疗小儿常年磨牙
女,9岁,磨牙,每晚磨牙,牙龈有青瘀色。胃口差,纳差,喜欢吃重口味的东西。肝强脾弱夹杂湿热证,一方用抑肝散治疗肝强脾虚,二方用七位白术散加《外台》茯苓饮健脾胃除湿热。两方子交替服用,各有针对性,点对点的狙杀,又联合起作用,比把两个方子合在一起效果好。
2848
0
0
0
常见病分型治疗
治疗抑郁症的用药诀窍
痰浊中阻主要表现:精神萎靡不振,嗜卧懒动,喉间痰涎壅盛而气粗气阻,头重而晕,或头重昏蒙;兼胸闷脘痞,呕恶或反胃,纳呆不食,便溏。治疗:化痰和中、降浊开窍,方宜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药宜明天麻、法半夏、白术、苍术、石菖蒲、陈皮、佩兰、川贝母、白芥子、茯苓、厚朴、金钱草等。
1283
0
0
1
癫狂梦醒汤
癫狂梦醒汤重用桃仁配赤芍活血化瘀;用香附、柴胡、青皮、陈皮疏肝理气解郁;苏子、半夏、桑皮、腹皮降气消痰;木通清热利湿,;一则清解气郁所化之火,二则利湿有助消痰,三则通窍;倍用甘草缓急调药。诸药相伍,活其血、理其气、消其痰。血活则气畅、气畅则郁解,郁解痰亦消,痰消窍则通。
8008
0
0
0
仙鹤草治疗盗汗、咳嗽、脱力有特效
仙鹤草又称脱力草。始见于《伪药条辨》,能治劳力过度所致的脱力劳伤,有止血、强壮作用。而各种原因所致的盗汗、自汗,不外乎阴阳失调,营卫不和、卫表不固以致汗液外泄失常。而仙鹤草味涩收敛,合大枣同用以益气固表,调和营卫,使荣卫调,腠理固,阴阳协,汗液不得外泄,盗汗自除。
1572
0
0
0
“龙胆草”临床论治16条
龙胆草通过不断摸索,体会到龙胆草是治疗膝关节积液的要药。治此症,可重用龙胆草为主,加桂枝和营通阳,加陈皮行气化痰,或合三妙散、四妙散以清热利湿等。以此为主,据其证情加减组方,每获良效。现代医学认为,关节积液与组胺释放及变态反应有关。
1562
0
0
0
治气、理血、补养的常用方剂
四君子汤为治疗气虚的总方。主治面色晄白、精神萎靡、言语声低、四肢倦怠无力、动则气短、食欲不振、大便溏泄、脉来虚濡等症。近代常用来治疗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神经衰弱、胃肠功能紊乱等病表现为气虚证者。
4780
0
0
0
“羌活”使用指南17条
羌活治眼常用,经过恰当配伍,可广泛用于多种眼病。眼病之畏风羞明、作痒、流泪,可以其祛风以治之;睑眦糜烂、湿痒肿胀,可以其胜湿以除之;眼病肿、瘀滞、结块者,可以其温通以散之;眼痛不止者,可以其止痛之力以缓之;目昏糊因气血难以上注者,可以其升阳以助其充养;
1965
0
0
0
赵绍琴治疗温热病的重要法则
透热转气,大致有四种情况:第一种,热郁者,清之即能转,即所谓开郁泄热,如桑叶、菊花、金银花、连翘、竹叶等;若郁结重者,加蝉衣、僵蚕、防风。第二种,湿郁上焦者,宣之即能转,即所谓宣化湿浊,如佩兰、藿香、豆豉、杏仁、蔻仁等。
569
0
0
0
川朴、冬瓜仁药对应用经验
川朴与冬瓜仁药对,适用于久病体弱者、老人、小儿、脾胃禀赋不佳者;二者甘淡平和,推滞缓下,是岭南地区用药特色,具有“平淡起沉疗”之妙用。用川朴配合冬瓜仁治疗便秘,宣发上焦以舒畅下焦,是对“提壶揭盖”法的延伸应用。
696
0
0
0
地肤子+白鲜皮从根治愈皮肤瘙痒
地肤子、白鲜皮各50克煎水熏洗,这两味药都能清热止痒,它们是治皮肤湿热瘙痒的黄金搭档,可以独当一面,也可以加到辨证方中去强强联合。白鲜皮在皮肤病方面用的比较多,主要是它能够清热解毒,能清热燥湿,但是主要是外用,局部洗,治疗一些湿热,或者热毒引起的皮肤病。
3606
0
0
0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