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780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艾叶熏蒸治好阴道炎的经历
很多女性朋友罹患阴道炎后,特别烦恼,治起来麻烦不说,还容易反复,特别是霉菌性阴道炎。其实,咱们古老中医里有一个小偏方,很管用,不仅能调理阴道炎,对尿道炎也有效,还能治疗痔疮! 今天分享一个网友的亲身实践,供参考。
7764
0
0
0
口服三七粉的不良反应
三七味甘微苦性微温,主入肝胃经,临床上主要有行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现代医学认为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等,故三七除能治疗各种出血外,并对冠心病、肝硬化、肿瘤和许多疼痛等病症都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本药是临床常用有效中药之一,故很少发现有不良反应。就
581
0
0
0
治疗鼻部疾病的三味引经药
对于鼻部疾病的治疗,梁老将苍耳子、辛夷及防风作为引经药。 苍耳子祛风除湿,通窍止痛苍耳子味辛苦性温,归肺经。本品温和疏达,味辛散风,苦燥湿浊,善通鼻窍以除鼻塞、止前额及鼻内胀痛,为治鼻渊之良药。《本草备要》曰其:“善发汗,散风湿,上通脑顶,
4961
0
0
0
龙骨、牡蛎镇咳化痰
龙骨乃动物化石,埋藏地中,味淡,微辛,性平,最具翕(合也,敛也)收之力。凡人身阴阳将离、气血滑脱、神魂浮越之证,皆能用之。多用于心悸怔忡,自汗、盗汗,吐、便血,梦遗白浊,大便滑泄,小便失禁及崩中漏下等症。
3892
0
0
0
这些经方里的用药精髓,你掌握了么
1.姜汁,是生姜榨汁还是熬姜汤好?我们看看小半夏汤(半夏一升,生姜半斤),生姜半夏汤(半夏半升,生姜汁一升),两个剂量几乎是反过来,剂量调反过来,就变成了两个方子。而且生姜半夏汤中,生姜不是煎煮,是用的生姜汁。两者有什么不同呢?用生姜的汁,辛辣走窜的力量,比生姜煎
523
0
0
0
叶天士用乌梅大法揭秘
乌梅,是一味药食同源的中药,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神农本草经》记载乌梅具有“下气,除热烦满,安心,止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痔,蚀恶肉”等功效。清代以前医籍多认为乌梅有止痢、止泻、止咳、止血等功能,而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对乌梅的使用具有新的认
3336
0
0
0
什么是百合体质?什么样的人适合食用百合?
吃百合的季节来了,有人说秋季燥邪当令,燥最容易伤肺,而百合刚好可以滋润防燥,并且药形如肺,故百合润肺。这有一定道理。但是作为研究经方的医生,尤其是跟随黄煌教授学习以后,我们还需要认识一下百合人,就是适合长期食用百合或者百合类方的病人,或者说这类人的体质特点。首先,我们要认
758
0
0
0
杏仁是“长生不老药”?
“杏林”是中医的代名词。一般认为中医与杏的渊源来自《神仙传》。《神仙传》记载三国时代医家董奉隐居庐山,为百姓看病,不收钱,凡来乞医而治愈者,重症令植杏五株,轻症令植杏一株,数年计十万余株,郁然成林。这是传说。我国是杏的祖产地,全国各地约有1500多个品种,如济南的
1263
0
0
0
薏苡仁的典故
薏仁,又名薏苡仁、苡米、苡仁、薏米、薏珠子、草珠珠等。是常用的中药,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主治风湿身痛,湿热脚气,筋急拘挛,湿痹水肿等病。清末民初中医名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珠玉二宝粥”,该方由生山药、生薏米、柿霜饼
2121
0
0
0
郭霭春总结的张锡纯106条用药经验
张锡纯,字寿甫(1860~1933),河北盐山人。举业未达,转而攻医。以济世活人为宏愿,遂广求方书,孜孜研究有年,自是临证几无虚日。晚年悬壶于天津,术精验宏,极著盛誉。 张氏治学极为严谨,每以“学问之道,贵与年进”而自强不息。临
976
0
0
0
张锡纯用姜的经验
张锡纯与张山雷、张生甫等“三张”,为医界公认的名医。在他的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我们可以发现,其用姜疗疾独具匠心,而且是每起沉疴,疗效卓著。重用干姜治痰饮,张锡纯治痰饮有“理饮汤”。方药组成是:干姜
1115
0
0
0
当归还是一味补肾药
一般认为,当归有养血活血的功效。妇科常用当归,有“十人九归”说。《神农本草经》称当归治疗“咳逆上气”,用当归治疗咳嗽,就很少有人知道了。我在这里提出当归还是一味补肾药。很多补肾名方中都有当归,其中以张景岳最为重视。例如:赞育丹(《景岳
1101
0
1
0
桔梗、杏仁、枳实三药调气的区别
桔梗苦、辛,平,入肺经。升提肺气,祛痰排脓。用量:5~10g。本品升提宣散,阴虚久嗽及有咳血倾向者均不宜用。仲景《伤寒论》治少阴病,二三日,咽痛,用桔梗汤。桔梗伍以甘草,取其苦辛散寒,甘平除热,后人谓二味合投,能调
2703
0
0
0
茯苓的利水功能具有双重性吗?
学生:茯苓的利水功能具有双重性吗?耕铭:中医认为它能利水渗湿,西医讲它利尿,又可以促进小肠对水的重吸收。我个人认为,该利则利,该不利则不利,这取决于人体自身的稳态平衡。具体到作用靶向的双重性,只要水液代谢障碍就可以考虑功能和能量的问题,当然不只是
612
0
0
0
黄连小方10法治杂病
1、黄连直折心火:突然头晕眼花心烦 30g《长江医话》曰:李公老人,家住流江,务农为业。年近花甲,犹有此容,从不问于医事。一日突觉头晕目眩,眼前发花,无奇不有,形状万千。延医入诊,服用归脾汤十剂无效,且心烦失眠,自语不休,说,蜂乎!蝶乎!入吾手足
1006
0
0
0
细辛敷脐疗法治疗口腔溃疡
【方法】取细辛2g,研细末,加蜂蜜适量,调成糊状,洗澡后外敷脐部(神阙穴),外用塑料纸覆盖,保持湿润,再用绷带包扎固定,保留4~6h揭下,1天换药1次,5~7天为一疗程。【按语】口腔溃疡是临床常见病,且缠绵难愈,西医学认为与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有
1246
0
0
0
薤白治疗痢疾后重
薤白在临床上有两个主要应用:一、治疗胸痹,二、治疗泻痢里急后重。薤白治疗胸痹为人们所熟知,治疗泻痢里急后重则应用较少。下面让我们读一则孙润斋老先生的医话,跟随孙老先生学习一下薤白治疗泻痢里急后重的经验。薤白治疗痢疾后重,最早见于《伤寒论》中31
1493
0
0
0
用人参、黄芪等补药,就能治好胃病吗?
胃病的治疗,目前有趋补之势。01胃为后天之本,后天有病,多由气血、阴阳、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当先调整,使之归于平衡,非必以补,方能助其后天。胃与脾互为表里,脏腑通过经络络属。胃主纳,脾主运;胃宜降,脾宜升;胃喜润,脾喜燥。其纳、运、升、降、
944
0
0
0
邓铁涛运用四味中药治疗肺病咯血的经验
今天学习邓铁涛先生运用“百合、百部、白及、海蛤壳”四味药治疗肺病的经验。单味功用百合,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百合等的地下鳞茎。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经。本品气味稍缓,甘中有收,既能清心肺之余热,而敛气养心、安神定魄,用于治疗热性病
1391
0
0
0
治疗疑难病症中重用薏苡仁
薏苡仁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薏苡的成熟果仁,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肾经。具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之作用,常用于泄泻、水肿、湿痹脚气、肺痿肺痈、肠痈淋浊等证。用量一般为9~30g。薏苡仁药用历史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已被列为上品。唐代《广剂
1178
0
0
0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