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780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仲景药物学:桃仁
桃仁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干燥种子。性平,味苦。归心、肝、肺、大肠经。 功效主治:1.活血化瘀如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治瘀血在少腹,鳖甲煎丸治瘀血在胁下,大黄牡丹皮汤治血热互结在大肠,桂枝茯苓丸治癥痼,下瘀血汤治瘀血在脐下。瘀血在不同的部位,仲景制
4728
0
0
0
桂枝使用说明
(一)性味:辛、甘,温。 (二)定性:太阳药物。 (三)历代本草论述1、《本经》: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2、《别录》:无毒。主治心痛,胁风,胁痛,温筋通脉,止烦,出汗。3、《本草经疏》:实表祛邪。主利肝肺气,头痛,风痹骨节
3489
0
0
0
中医实战用药心法
用药心法:宣:可以去壅,姜、橘之属是也。通:可以去滞,木通、防己之属是也。补:可以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泻:可以去闭,葶苈、大黄之属是也。轻:可以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重:可以去怯,磁石、铁浆之属是也。滑:可以去着,冬
2663
0
0
0
生姜与干姜的临床区别
姜在我们生活是人人皆知,它不仅是食物,也是一味重要的药物,我在临床中误把干姜用成生姜,亲身体会到了二者在温化水饮功效上的区别。患者,女53岁,哮喘咳嗽1年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用药物治疗病情时轻时重,近一个月来咳嗽加重,出现胸闷气短,夜晚发哮喘影响睡眠,哮喘发
834
0
0
0
活用“草、虫、石”治疗小儿癫痫
治疗癫痫用药范围很广,拟方常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合用,根据证候及病情缓急各有侧重,所谓“活用虫、草、石”。总的来说,矿物类药质重潜阳,安神定惊,动物类药灵动性猛,平肝熄风,止痉定痫,比之草木之类更胜一筹。故发作期,常以虫类药及矿物类药合用为主,取其药效迅猛,以期迅速定痫
1078
0
0
0
汉海昏侯墓出土中药地黄炮制品工艺复原研究取得突破进展
研究团队首先对地黄炮制工艺的演变进行了本草考证,古籍文献中主要记载了5种地黄制品,分别为鲜地黄、生地黄、蒸制地黄、米蒸地黄、砂仁蒸地黄。其中生地黄最早记载于汉《神农本草经》,蒸制地黄最早记载于《刘涓子鬼遗方》(499年),米蒸地黄最早记载于《备急千金要方》(652年),砂仁蒸地黄
633
0
0
0
壁虎这味药用途广泛
以前邻村一个老赤脚医生据说患了癌症,去青岛割掉了,后来在村里,捉各种毒蛇,蛤蟆,壁虎,蝎子等服用。之后又活了十几年,但是在他大概六十多岁时候病情复发没治好去世了;从他以上经历可以看出毒蛇,蝎子这些,以毒攻毒还是有比较确实效果的。今天要讲的就是壁虎,又叫守宫。《全国中草药汇
2949
0
0
0
初学用药必须遵守的规矩
病有万变治各有药。补气以蜜芪、人参,补血以芎、归、芍、地。气之滞者,行之以香附、砂仁,气之逆者,顺之以陈皮、苏子、杏仁、乌药。理肝气以青皮、木香,泻肺气以前胡、枳壳。沉香降肾气,菖蒲开心气,小茴治疝气,是则所宜之也。 至于血有当破者则有苏木、红花、三棱、莪术、桃仁、
560
0
0
0
张锡纯:用药剂量大小的基本规律
张锡纯为近代中西汇通的代表人物,著有《医学衷中参西录》等临床专著,其用药独具妙法,有“用药以胜病为主不拘分量之多少”之论。一、“用药以胜病为主不拘分量之多少” 药为病设,药物作用的主体对象为疾病,药物的选择及剂量大小,当以病之轻重为确定剂量的原则。而病之轻重
1906
0
0
0
表里合病清热要选石膏
表里合病的时候,清热药物,只用生石膏配过麻黄,不用黄芩黄连。热者寒之,也就是用寒凉的药物,寒凉又分为辛寒、甘寒、苦寒、酸寒和咸寒。黄芩黄连是一个苦寒,苦寒有收缩收敛的一个特点,不利于解表,解表是想让气机向上、向外透达,而苦寒收缩不利于解表。石膏虽然是一个矿物质药物,但它
644
0
0
0
胡黄连治疗肝胆湿热的效果比黄连好?
黄连 黄连,性味苦寒,入心、肝、胆、胃、大肠经,主要功效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心除烦。清热燥湿,偏清中焦热。心下痞满,可与黄芩、半夏、甘草等同用;痢疾可与木香同用;吞吐酸水,可与吴茱萸同用;内积热下便血,可与吴茱萸
1273
0
0
0
鸡子黄的21种临床妙用
【前贤论述】(1)李时珍:“鸡子黄,气味俱厚,故能补形,昔人谓其与阿胶同功,正此意也。其治呕逆诸疮,则取其除热引虫而已。”(《本草纲目》)(2)黄宫绣:“卵黄象地,甘温无毒,得风木出地之初气,以生化阴血,补中益气,养肺肾之阴以交心。”《本草求真》(3)黄元御:“补脾
1928
0
0
0
生姜在《伤寒论》中的量效关系探讨
中药有不少是药食同源的,如生姜就是典型的药食同源植物。或有医者认为生姜在临床处方中可有可无,其实不然。生姜始载于汉末的《名医别录》:“味辛,微温。主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又,生姜,微温,辛,归五藏。去痰,下气,止呕吐,除风邪寒热。久服小志少
1646
0
0
0
最基础的中药知识大全
第一节 中药的含义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天然药材资源,种类繁多,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这些宝贵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它是我国劳动人民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对于保障我国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也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
1834
0
0
0
单味药临床配伍法
桂枝桂枝配白芍:桂枝解表和卫阳、白芍滋敛能和营阴。相配解表则卫阳通畅而不伤营阴,滋敛则营阴调和而不滞阳气。桂枝配附子:桂枝解肌散表浅风寒,附子补阳祛深伏寒湿。合用温经通阳,祛寒止痛。桂枝配甘草:取桂枝通心阳,炙甘草益心气。合用辛甘化阳,益气通脉而补心脾。
5061
0
0
0
临床对药经验
(一)同类相须是指将两味功用相近的药物配伍合用,习称为“姐妹药”,如银花与连翘,三棱与莪术,乳香与没药,荆芥与防风,桃仁与红花等。临床运用要注意“姐妹药”并不是所有的作用皆相同,如桃仁与红花,在活血化瘀方面是“姐妹药”,但若用于大便燥结,红花不能代桃仁;用于关节痹痛,桃仁
446
0
0
0
叶天士辛开苦降法的5味药是什么?
辛开苦降,又名辛苦通降,是临床治疗的法则,历代医书中均有记载。但直到清代叶天士才明确提出“辛苦通降,斯热气痞结可开”,把它作为一个治疗法则而提出,叶氏的辛苦通降法则的药物组成共计五
1128
0
0
0
引经药小议
《医鉴》所称引经,《珍珠囊》称"通经以为使";《汤液本草》称“报使”;《医学启源》、《本草发挥》称“各经引用”;《本草纲目》称“引经报使";《本草洞诠》则以引经作为“引经报使”之简称并用。其义,沈石匏谓:“引经之药,剂中用为向导,则能接引众药,直入本经,用力寡而获效捷也。"申斗垣
458
0
0
0
鲜为人知的“补虚药”
杏仁明代医药学家普遍用杏仁来补益。例如:吴旻《扶寿精方》日用仙酥丹,“补百损除百病”。方由莲肉、柏子仁、杏仁、胡桃仁、枣肉、砂仁、酥油、白蜜等组成。《太医院经验奇效良方》用“家杏仁”制杏仁酥,“治万病”。李中梓《医宗必读》有一治嗽补虚
676
0
0
0
黄连、黄芩、黄柏,怎么给小孩子用?
“三黄”即黄连、黄芩、黄柏,是儿科临床上常用的三个药。我们谈到小儿用药慎用苦寒攻伐之药,为什么又说“三黄”为儿科常用之药呢?我们说任何事物都要去辨证地分析,既要看到它的正面又要看到它的反面,观其全貌,才能运用自如。 “三黄”的特点三黄的共性
1627
0
1
0
13
14
15
16
17